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2012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九年级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 (2)两题。 
①展示中国发展新貌,huì  cuì世界文明精华。②4月30日晚,举世zhǔ目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③会上,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奉献了一台精cǎi的大型文艺晚会。④整台演出分《相约上海》《江河情缘》《世界共襄》《致世博》四个章节,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新时代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真诚祝愿,表达了人类团结一心、携手面向未来、共建地球家园的美好心声。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ì cuì(        )   举世zhǔ(      )目       精cǎi (     )      
(2) 上面一段文字中第④句有一处漏了一个标点,找出并加上标点。                                                           

来源:2012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九年级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  
                      ,君子好逑。(《关雎》)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③ 晓战随金鼓,                     。(李白  《塞下曲》)
④                       ,志在千里。(曹操 《龟虽寿》)
⑤《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把送别的意境写得悠远绵长的,对友人依依不舍的句子是   :                        ,                      

来源:2012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九年级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

A.初中三年转眼即逝,我们不必叹恨时光如流水,毕竟我们获得的知识也与日俱增
B.去年以来,在亚丁湾这个海上咽喉之地,索马里海盗肆无忌惮地上演了一出出抢劫恶剧。
C.元旦文娱汇演中,他表演诗朗诵,声情并茂,明眸善睐,真是天才!
D.家电下乡活动开展以来,前来采购家电的农民络绎不绝
来源:2012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九年级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改正。
①龙虾肉中的一种物质与维生素C能起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三价砷,吃龙虾切忌不能同时服用维生素C。②龙虾还不宜与猪肉、狗肉、鸡肉等肉类同食,③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句,修改意见:                                                    。                                                        
       句,修改意见:                                                    

来源:2012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九年级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1)词人笔下描绘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
(2)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来源:2012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九年级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共6分)
2010年4月27日,中南大学的300名志愿者同一时间在湘江全流域湖南省境内的8市共5 0个水质监测点上打水收集样品,经过分析检测,发现湘江一些河段的水质污染情况比较严重,需要综合治理.志愿者们呼吁全社会都参与“保护湘江、保护水资源”的活动.某校积极响应,准备召开一个动员大会。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一条悬挂在会场的标语。
(2)以会议主持人的身份拟写一个开场白和结束语。
开场白:                                                      
结束语:                                                         

来源:2012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九年级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全民读书月”中,光明中学举行了“名著书评”活动,同学们写出了许多高度概括、语言精炼的书评,读罢令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
例如:《伊索寓言》:简洁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格列佛游记》:清新的文字,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将读者带人一个奇异的幻境。
请仿照以上书评的形式,在下列名著中任选一个写上精彩的书评。(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艺术特色、人物性格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等方面来写)(4分)
①《水浒》:                                                                
②《骆驼祥子》:                                                            

来源:2012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九年级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读《人性的爱抚》,回答8—12题(16分)
人性的爱抚
①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②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无异样。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③“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④“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⑤“你到底有什么事?”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⑥“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敏:“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⑦“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年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⑧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⑨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孩子,坐下来,弹一曲吧。”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   
⑩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男人有些不耐烦了:“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
(11)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铺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其实,不瞒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
从未有过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12)“是的,”他说。“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爱抚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
(选文有删改)
.(2分)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第(11)段中那位老师说他当时“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他当时有过“邪念”?
.(2分)文中两次描写店铺女主人的作用是以女主人的               反衬男主人的                       。
.(4分)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第⑧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2)第⑩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
.(4分)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链接材料,围绕“当今社会需要‘人性的爱抚”’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见解深刻,理由充分,字数不超过100字)
【链接材料】
(1)2010年3月23日,郑民生在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手持水果刀刺向13名小学生,致使8人死亡,5人重伤。据了解,郑民生曾是延平区马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2009年6月辞职后,屡次求职未果,生活日益窘迫,他一直未成家,与家人、邻里关系也不融洽。心理学家认为:在排除患有重度精神疾病的情况下,一个人在物质上、精神上屡遭挫折时,如果无法及时调整心理冲突,就会出现过激行为。
(2)近期,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连续发生员工坠楼自杀事件,人们在悲叹生命逝去的同时也不禁要问:这种高频度的坠楼自杀事件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些心理学专家通过调研发现: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劳动强度大、长期被漠视、身心疲惫无法排解以及性格孤僻、情感受挫、家庭突遭变故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来源:2012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九年级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17题。
熬住就是一切
张颐武
①我们经常用竞技来比喻人生。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林彪与越南的国防部长武元甲会见时。他告诉武元甲,与美国对抗只有一个字:熬。这一个字的确道出了人生的一种真谛,美国那么强大,和它对抗当然不容易,但因为“熬”住了,最后越南还是赢了美国。但真正熬得住又谈何容易。林彪自己经过了“熬”,成了接班人,最后却到底没“熬”住,闹到“抢班夺权”,遂有温都尔汗的一劫。
② “熬”住其实非常重要。人生中进进退退是寻常事,关键是能够“熬”得住。所谓“熬”就是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有时候就好像龟兔赛跑的那只乌龟,未必跑得快,但“熬”得住,却能笑在最后。
③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曾经看在大阪举行乒乓球世界锦标赛的电视转播,看到中国的刘国正和韩国金泽洙在男子团体赛上异常激烈的比赛,刘国正几乎老是要输,但居然能够九死一生地“熬”下来,也笑到了最后。当然这仅仅是一场比赛,但他旁边的教练蔡振华的经历就更加让我感慨。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蔡振华就是乒乓球运动员,以旋转球拍著名,他能够将球拍在手中飞速旋转,使对方无法知道他两面不同的胶皮,接不住他的球。但那时我们都是另外一位名将郭跃华的球迷。当时蔡振华多是赢不了郭跃华的,后来国际乒联又限制了旋转球拍,蔡振华便黯然退役。那时,郭跃华的辉煌和蔡振华的黯淡恰成对比。郭退役后开始从商,渐渐淡出了体育界,而蔡振华始终在这一行里“熬”着,直到成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副局长。
④文人的生涯“熬”也不可或缺。我曾经听到一位知名的老学者讲笑话,说他大学时同屋的三个人中,另外两个都才气逼人,他觉得远远在他之上,不过,天妒英才,一个在大学时因失恋自杀,才华还没有表现就死了。另外一个在五十岁就病故了,才华同样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他却身体健康,活到高寿。老先生说:现在几乎没有自己的同代人了,学生或者晚辈自然都捧场。于是乎水涨船高,就是泰斗了。老先生当然是说笑话,但仔细想想也非常有道理。
⑤写小说也是如此。有些人偶尔才华一闪,就再也不见了的,终究难于让人记住。我记得90年代初有位小说家叫薛勇,写都市人的心态写得非常妙,可惜作品不多,后来也不见再有作品问世。而贾平凹和莫言,从出道以来就没有中断写作,作品非常多,让人有了印象。未必他们每本书都写得好,我记得早年贾平凹还曾经被人批评过有粗制滥造的情况,但现在提起中国文学的大家,没有人能够绕过他们。这非常容易理解,在十部书中有两部杰作的概率总比仅仅写两部大得多。
⑥所以我们只能像阿甘那样,在人生的马拉松中“熬”住。诗人里尔克曾说:“挺住就是一切。”但“挺”字没有“熬”那么传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熬住就是一切”。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选文有删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把第②段中的“龟兔赛跑”的事例换为“守株待兔”好不好?请简要说说理由。
.用你平时所积累的名言警句为本文补写一个道理论据。
.把第⑥段中最后一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用自己的话从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中提炼出你对“熬”的理解。

来源:2012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九年级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
卖蒜老叟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义
(1)叟能如乎 (    )      (2)咳嗽不声 (     )
(3)老人徐徐蒜而归 (    ) (4)不肯告人姓氏。  (      )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旁睨而揶揄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B.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吾恂恂而起
C.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老人自缚于树所恶有甚于死者

.翻译下列句子 
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来源:2012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九年级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成长道路上,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有进步的喜悦,成功的自豪,也有落后的沮丧,受挫的烦恼,还有……
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             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来源:2012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九年级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