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1-2012学年河南省许昌六校高一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下列关于SARS病原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引发传染病,但无细胞结构,不是生物 |
B.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 |
C.可在人工配置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培养 |
D.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
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 |
B.一个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 |
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者研究该地区藏羚羊的数量变化和繁殖情况,他们的研究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
A.个体 | B.种群 | C.群落 | D.生态系统 |
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 B.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的细胞 |
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 D.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
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你应该鉴定 :
①核膜的有无 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 ④膜上磷脂的有无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图方框依次代表细菌、草履虫、玉米、蓝藻,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不属于这种物质或结构的是
A.核糖体 |
B.脂质 |
C.DNA |
D.染色体 |
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像蓝藻一样,结核杆菌是自养生物 |
B.结核杆菌的遗传物质集中在细胞核中 |
C.结核杆菌是具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
D.结核杆菌细胞中只有DNA没有RNA |
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最可能的原因是
A.含量最高 | B.含量最稳定 |
C.分布最广泛 | D.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 |
在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最佳的一组实验材料是
①甘蔗的茎 ②油菜籽 ③花生种子 ④梨 ⑤甜菜的块根 ⑥豆浆 ⑦鸡蛋清
A.④②⑥ | B.⑤③⑦ | C.①②⑥ | D.④③⑥ |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不同生物体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
B.在所有生物体细胞中,各种元素含量相同 |
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 |
D.组成生物体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 |
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培养液离子浓度单位:mmol/L):
离子 |
K+ |
Na+ |
Mg2+ |
Ca2+ |
NO3- |
H2PO4- |
SO42- |
Zn2+ |
浓度 |
1 |
1 |
0.25 |
1 |
2 |
1 |
0.25 |
1 |
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A. Ca2+ B. SO42- C. Zn2+ D. H2PO4-
肽键可表示为
|
鸡蛋煎熟后,蛋白质发生变性,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中的
A.肽键 | B.肽链 | C.氨基酸 | D.空间结构 |
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最多能有多少个肽键
A.63个 | B.17个 | C.62个 | D.16个 |
某蛋白质由两条肽链组成,分子质量为5640,氨基酸平均分子质量为128,含有51个氨基酸,则氨基酸形成该蛋白质过程脱去水的质量是
A.662 | B.882 | C.888 | D.666 |
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催化分解淀粉,该物质
A.在4℃条件下易变性 B.只含有C、H
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
人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这两种细胞的功能却完全不同。其主要原因是这两种蛋白质
A.空间结构不同 | B.成分不同 |
C.合成场所不同 | D.所在的位置不同 |
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
B.葡萄糖和麦芽糖均可被水解 |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
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
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二糖和多糖分别是
①乳糖和葡萄糖 ②乳糖和麦芽糖 ③蔗糖和麦芽糖 ④糖元和纤维素 ⑤植物淀粉和纤维素
A.①④ | B.②⑤ | C.③④ | D.③⑤ |
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和主要的储能物质分别是
A.水和蛋白质 | B.糖类和蛋白质 |
C.糖类和脂肪 | D.蛋白质和脂肪 |
脂质是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最重要的依据是:
A.脂肪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
B.糖类可以转变为脂肪 |
C.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 |
D.胆固醇、维生素D等对维持正常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 |
在体育比赛时,有的运动员被取消成绩或参赛资格,原因是服用了类固醇药物,该药物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 B.垂体激素 | C.雄性激素 | D.生长激素 |
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糖脂 | B.磷脂 | C.糖蛋白 | D.脂蛋白 |
下列有关细胞中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乳糖、淀粉是叶肉细胞内的重要糖类物质 |
B.花生种子中没有蛋白质,只有脂肪,故常被用做检测脂肪的材料 |
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 |
D.对蛋白质的检测可用斐林试剂,但要现用现配 |
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个肽键被断裂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图所示肽链肯定由五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
B.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脱水可以形成两条肽链 |
C.肽酶P可以催化1处的化学键断裂 |
D.该肽链中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各1个 |
下列有关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配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 |
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将4~5滴0.05 g/mL的CuSO4溶液滴入2 mL0.1 g/mL的NaOH溶液中混合 |
C.双缩脲试剂是将3~4滴0.01 g/mL的CuSO4溶液滴入2 mL0.1 g/mL的NaOH溶液中混合而成 |
D.双缩脲试剂含有两种试剂: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 |
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待测物质 |
检测试剂 |
预期显色结果 |
① |
DNA |
甲基绿 |
红色 |
② |
脂肪 |
苏丹Ⅲ染液 |
橘黄色 |
③ |
淀粉 |
斐林试剂 |
蓝色 |
④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A.n-m | B.n+m | C.n-2m | D.n+2m |
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7个 |
B.C原子减少12个 |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
D.O原子数目不变 |
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如下图。期中a是一分子的五碳糖,m是一分子的含氮碱基,b是一分子的核苷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肝细胞中的b有 种,m有 种,核酸有 种,遗传信息储存在 中。
(2)艾滋病病毒(HIV病毒)的m为尿嘧啶,其遗传物质是 。
(3)大肠杆菌的DNA主要位于 ,RNA位于 。
(4)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则显绿色的区域主要集中的部位是 ,这说明 ;显红色的区域主要集中的部位是 ,这说明 。如果用人成熟的红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实验, (能/不能)观察到上述绿色区,原因是 。
显微镜是生物学常用的观察工具,以下是有关显微镜的问题,请回答:
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下图。
(1)请从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找出与图像③④对应的是: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A.目镜10× 物镜10× | B.目镜10× 物镜20× |
C.目镜10× 物镜4× | D.目镜10× 物镜40× |
(2)视野最暗的图象__________(填序号),图像太暗则应调节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之变亮。
(3)选择组合A,目镜10×,物镜10×,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__________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__________(填“长度”、“面积”、“体积”);若A视野中细胞为160个,则换上D组合,视野中细胞为__________个。
(4)大部分动植物体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是
(5)某学生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揩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弹簧夹片压住,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换成高倍镜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观察。请指出该同学在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储存的淀粉不断转化为还原糖,香蕉就逐渐变甜。下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
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 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 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请回答: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___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__。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加热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___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