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湖北]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B.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白磷 B. 木炭 C. D. 铁丝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金等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B. 为了使养分还田而将植物秸秆焚烧处理
C. 随意丢弃不可降解的废旧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
D. 对于人体的必需元素,摄入量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 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B. 物质溶解于水时都会放热
C.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生活中通过活性炭吸附、过滤可以使硬水软化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可燃冰"[ C H 4 · ( H 2 O ) n ]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下面关于"可燃冰"叙述正确的是(

A. C H 4 · ( H 2 O ) n 是氧化物 B. "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
C. "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证据 D. "可燃冰"可直接拿回家作为燃料使用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食品包装袋中经常使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A. 导电性 B. 抗腐蚀性 C. 导热性 D. 延展性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绿色化学"要求生产尽可能不产生废物,即实现"废物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最
容易实现"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A. 复分解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 a 2 B e O 2 ,则铍元素( B e )的化合价为

A. +l B. +2 C. +3 D. +4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实验,不能说明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 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稀硫酸中 B. 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 铜丝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D. 铁丝和铜丝分别在氧气中点燃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 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B. 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C. 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 D. 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
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A. 散热的速度加快 B.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B. 酸性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
C. 某温度下的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生铁比纯铁硬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氯化银(白色)、碳酸银(白色)、碳酸钙(白色)、氢氧化铜(蓝色)都难溶于水。
下列溶液分别跟氯化铜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

A. N a O H B. 硫酸 C. A g N O 3 D. C a ( O H ) 2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水银、硬水、水 B. 石墨、熟石灰、生石灰
C. 氨气、空气、消石灰 D. 冰、醋酸、干冰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20克甲、5克乙、8克丙三种纯净物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可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5克甲、16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
量是

A. 12 g B. 9 g C. 4 g D. 17 g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 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看到白烟
C. 用托盘天平称取5.4 g 氯化钠
D. 测溶液 p H 值时,将待测液倾倒在 p H 试纸上,将 p H 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 C O 2 C O 的不同点的归纳与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 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性质: C O 2 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C O 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 用途: C O 2 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 C O 可做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 危害: C O 2 会造成温室效应; C O 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2012届九年级课程结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l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克
B. 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C. 将45℃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 时,两溶液均析出晶体
D. t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六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稀硫酸、③硫酸铜、④干冰、⑤碳酸钠、⑥石墨,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于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是

(2)可用作制冷剂的是

(3)可用于除去铁锈的是

(4)可作为复合肥使用的是

(5)固态时能导电的是

(6)可用于玻璃、造纸生产的是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氮分子;

②标出氯化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③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

④含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的氧化物;

(2)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①赤铁矿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②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③溶解碳酸钙的复分解反应:.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4中字母A~I分别表示不同的常见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
系,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写出与A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另一种物质的名称和其一种用途:名称用途

(3)写出C、G的化学式:G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常用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 B 装置中两种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用5%的双氧水溶液在 M n O 2 存在的条件下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该装置还可用来制取(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气体。
(3)根据反应 2 N H 4 C l (固) + C a ( O H ) 2 (固) = C a C l 2 + 2 H 2 O + 2 N H 3 ↑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则发生装置用(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选用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酸氢钠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完全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固体物质,该固体物质含有三种元素,且为纯净物。
[进行实验一]为了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小烧杯内壁有现象,证明有水生成;通过证明有 C O 2 生成。
[提出问题]碳酸氢钠充分加热后固体产物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固体产物是 N a 2 C O 3 .

猜想Ⅱ:(请完成猜想Ⅱ)。
[进行实验二]下表是该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用来检验碳酸氢钠分解后固体产物的成分。请你完成方案:

[拓展应用]碳酸氢钠常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在胃酸(可用盐酸表示)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钠与水反应生成 N a O H H 2 ,现向95.6克水中加入4.6克钠,充分反应(有
水剩余)。求:(1)生成 N a O H 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