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湖北]2010年湖北孝感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某考古工作队在长5千米、宽3千米的长方形区域内进行作业,最适宜随身携带地图的比例尺应为(    )

A.1:100 B.1:100000 C.1:5000 D.1:500000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图中a、b为等值线,且a>b。回答2-3题。

若图中曲线为北半球等压线,则                                  (   )

A.图中L线为高压脊线
B.①处风向为西南风
C.①、③处可能有阴雨天气
D.③处气压数值高于②

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线表示河流,①②③④为聚落和工业区。仅考虑环境因素,化工厂最适宜布局在                                         (    )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旅游团7月初来到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导游温馨提示:①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②气候干燥,多补充水分;③去海边沙滩烫脚,备好沙滩鞋;④游泳一定带好防晒用品。
上述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大气削弱和保温作用均弱,气温日较差大
B.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上升,天气晴朗干燥
C.③——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沙滩吸热快
D.④——正午太阳直射该岛,太阳辐射强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l为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统计表。读表l,回答第5题。

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东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出区人多地少
B.中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入区矿产资源的开发
C.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中部迁往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西部迁往东部自然条件的差异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甲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乙为2004年中国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统计图。读下图,完成第6题。

有关图中相关内容的正确表述是                            (   )

A.甲图①时段人口增长特点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乙图A年龄段人口比重受甲图①时段人口增长特点的影响大
C.受甲图③时段后人口增长特点影响,乙图B年龄段后性别失衡
D.乙图B年龄段以后,青少年人口比重逐年持续减少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报道,2008年入冬以来,到2009年春季,由于降水量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陕西、湖北等十多个省市区出现三十年一遇的罕见干旱,最严重时,粮食作物受旱面积高达1.6亿亩。回答7-8题。
因为干旱,下列粮食作物受旱面积最大的是(   )

A.水稻 B.春小麦 C.冬小麦 D.玉米

上述省区中,七月中旬易受干旱影响的是(    )

A.皖和鄂 B.鲁和冀
C.晋和豫 D.陕和晋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读右图,回答9-11题。

图中                              (   )

A.导致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洋流
B.乙—丙体现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C.图示洋流降低了沿岸地区的干热程度
D.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丁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为           (   )

A.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畜产品大量出口
B.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机械化水平高,耕种、放牧、休耕进行轮作
D.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的分布。若人类不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将最可能会出现(    )       

A.海水升温,溶解二氧化碳减少
B.两极冰川融化,山地雪线下降
C.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加剧
D.全球气候变干,物种减少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位于我国石林景区的著名景点“阿诗玛”。读右图,回答第12题。

该景区                              (    )

A.石灰岩广布,气候暖湿,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土层薄、土壤贫瘠,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漏比较严重
C.地貌是由地壳的上升运动、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
D.此景观最佳观赏位置为在视野开阔处远望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位于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于4月14日喷发,火山灰在7000~10000米左右的高空形成了火山灰云团。读下图回答13-14题。

下列关于冰岛火山喷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火山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B.造成北极地区冰盖大面积融化,形成洪水
C.将增强大气的吸收作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D.将使平流层凝结核增加,带来雷、雨等天气变化

欧洲受这次火山喷发的影响,损失较大的经济部门是                (    )
①鲜切花生产          ②远洋运输业      ③金融服务业     ④旅游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地东西向自然景观剖面图,回答15题。

关于该地区积温分布与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积温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该地降水量大
B.乙处积温高于两侧是因为地处山间谷地,地形闭塞
C.丙处积温高,是因为该地区地形开阔,地势平坦
D.积温的高低与地势的高低大致呈正相关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反映了   (     )

A.政治制度的差异 B.自然条件的差异 C.地域文化的差异 D.发展历史的差异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垦殖指数是指一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表2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17-18题。

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    )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最多

2000年与1950年相比                                          (   )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B.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C.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 “亚洲甲、乙两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9-20题。

图中③、④处的地形为(   )

A.③是山顶、④是盆地 B.都是盆地 C.③是火山口、④是平原 D.都是高原

关于①(海拔-155米)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及相关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适宜于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
B.地势低洼、地形封闭,交通是制约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C.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少,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D.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热量不易扩散,冬季出现我国最高温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甲图的两条曲线a、b分别代表乙图中c、d两处所测得的河流年径流。 读图回答21-22题。

图中河流位于(   )

A.亚马孙平原 B.南非最南端 C.欧洲西部 D.意大利南部

下列有关此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河流流向是先向正东再折向东北 B.河流流向是先向西南再折向西
C.6月份湖泊水补给河水 D.c处宜建港口,d处泥沙易沉积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川之胜,则推桂林;以山而兼海之胜,则推普陀”。这句话反映了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是(   )

A.最佳综合效益 B.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C.维护生态平衡 D.突出景观特色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下左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下右图示意地租变化。读图完成24-25题。

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   )

A.西风;自西向东流 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
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 D.东风;自西向东流

右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2008年某经济作物年产量分布。读图回答26-28题。

该作物产量居前五位的省(区)的简称为(   )

A.新、鲁、豫、冀、粤 B.新、豫、冀、川、浙
C.新、鲁、冀、甘、闽 D.新、鲁、豫、冀、鄂

该作物是(   )

A.甘蔗 B.甜菜 C.棉花 D.大豆

①省区该作物单产高于②省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风能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各省市“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比较表,回答29题

表中四省区分别是 (   )

A.吉林、陕西、山东、北京 B.陕西、吉林、山东、北京
C.吉林、陕西、北京、山东 D.陕西、吉林、北京、山东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洲移民将欧洲的宗教、生活方式带到了美洲,这种传播属于( )

A.等级扩散 B.刺激扩散 C.传染扩散 D.迁移扩散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C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少不会低于_______________米。
(2)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地。据图判断,该地吸引游人的自然景观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地貌。
(4)为解决甲镇的用水问题,拟在图中A、B两处选一处建水库,建在何处比较合理________说明理由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1和2,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据《中新网》2008年5月5日报道:该国各地持续高温,气温高达43-46℃。当天有3人中暑死亡,使该国今年4月入夏以来热死人数增至33人。
材料2:图甲是某国轮廓简图,图乙是该国某地气温降水图。

(1)图中  ①②③④四地,降水最多的是    地;②地的自然带是    
(2)该国南部地势状况为                        
(3)据多年新闻报道,5月份是该国最热的月份,请结合图乙试分析其原因。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及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乙图中有效风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江苏省开发利用风能的主要原因。
甲图中的玛曲湿地是维系黄河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有专家指出:若这个“屏障”被破坏,刘家峡水库每10年就得清淤一次;黄河流过玛曲后平均年径流量由137亿立方米增加到164 亿立方米,被称为“黄河蓄水池”。
(2)简述玛曲湿地面积减小对黄河A段产生的主要影响。
南京和敦煌分别为江苏和甘肃两省著名旅游地,都分布有世界遗产。
表3  2007年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
  
(3)据上表概括南京客源特点,并评价敦煌客源市场条件。
(4)与江苏省相比,说明甘肃省河西走廊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来源:2010年孝感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