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201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世界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blob.png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两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3)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
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
(4)简述大堡礁相对于艾尔斯巨石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5)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来源: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北京卷文科综合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材料一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止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
1942年前8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亿卢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亿卢布。1942年12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
-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
材料二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2007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2009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图5)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

blob.png

材料三
冷战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加强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就边界地区相互信任和边界地区及互相裁减军事力量问题举行谈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上海五国"机制。
2001年6月,上述五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为加强政治,安全,外交,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加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哈萨克斯坦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2)图中所示天然气管道长度约为(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提示: sin45°≌ 0.71)

A. 1 300 km B. 1 800 km C. 1 000km D. 2 100km
来源: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全国Ⅱ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完成问题。

1.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

A. 土壤肥力 B. 热量 C. D. 光照

2.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

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

②多大风

③水能丰富

④森林分布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来源: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l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图2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 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

(1)图l所列国家中,与1990年相比,2006年新增的石油进口国中比重最大的三个国家依次是 
(2)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
国外方面:  。   国内方面:  。
(3)读图2,原油生产比重明显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有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原油加工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  。华东地区原油加工、乙烯生产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   。
(4)石化工业园是由石油化学工业企业集聚而形成的。其主要优点有  。

来源: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下题。

1.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 5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

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 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 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 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洲某地(约),蓝天与自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
blob.png

1.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 高原山地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2.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A. 喜马拉雅山脉南彻 B. 德干高原北部
C. 阿拉伯海沿岸 D. 地中海沿岸

3.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A. 中亚 B. 南亚 C. 西亚 D. 东南亚
来源: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卷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相同或相似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交化景现。
1.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崇扬儒家思想的文化圈是(

A. 南亚文化圈 B. 伊斯兰文化圈
C. 太平洋文化圈 D. 东亚文化圈

2.具有南亚文化圈独特风情的服饰是(

A. 和服 B. 纱丽 C. 阿拉伯长袍 D. 旗袍

3.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该宗教是(

A. 基督教 B. 天主教 C. 伊斯兰教 D. 佛教
来源: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卷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blob.png

  1. 图中沿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和热带沙漠气候。

  2. 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3. 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系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一月:

    七月:

  4. 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

来源: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卷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blob.png

  1. 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 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东南部列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

  3. 由于地势的影响,河流的流向具有的特征。一般而言,A、B、C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补给量由大到小依次是

  4. 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业除游牧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农业,其主要粮食作物是,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

  5. 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
    问题:
    措施:

来源: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卷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A.

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

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

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

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2.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A.

自给型农业

B.

混合型农业

C.

热带种植园农业

D.

集约型农业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师姐某区域略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blob.png

(1)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2)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3)据报道,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由哪些负面影响?
(4)简析图中60°经线东西两侧所示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特征和原因。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