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湖北]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读图1、图2完成1—2题。

若地下水矿化度为5克/升,则图2中土壤含盐量大于等于0.8%的点有(   )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读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地下水埋深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矿化度成负相关
B.若地下水矿化度较低则无论地下水埋藏深浅土壤含盐较低
C.地下水埋深越大则土壤含盐量越大,土壤盐碱化就越严重
D.若地下水矿化度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成正相关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地气温变化图,完成3—4题。

该地可能位于              (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 D.海南岛

下列关于该地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三图的气温变化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
B.甲图7月高温主要因为7月伏旱季节降水少光照强
C.乙图7日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
D.丙图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4甲、乙两区域图,回答5—6题。

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B.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C.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D.两湖均为内流湖

两湖泊所在地区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   )

A.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
C.甲、乙区域地区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5为某地级市的市城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该市沿海有N、D、W三个县城。东邻海岸为沙质岸线,沙软潮平,水质清流,附近有海岛;中部主要为礁石海岸,距海岸500m处水深可达20—25m;西部沿海有大面积的盐田。读后完成7—9题。

该市地形特点为            (   )

A.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滨海平原
B.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北低南高
C.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平坦开阔
D.地形复杂多样,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该区域规划中正确的是          (   )

A.规划拟在W城布局大型区域电厂和焦化厂
B.进口铁矿石,结合当地的煤炭资源,建大型钢铁基地及发展相关的产业
C.N城拟建为盐化工基地
D.F处建污水处理厂

该市道路规划不合的是          (   )

A.拟分别从Z城、G城建高等级公路与W连接
B.两条国道呈十字交叉
C.在D城可建深水码头
D.D城与W城之间拟建高等级公路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出时,太阳所在方位与正东方向的夹角称为日出方位角(如图6中的角 ),当日出方位为东北方时, ,当日出方位为东南方时,回答10—11题。

如果一年中 始终小于等于23°26′,则关于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年中,该地太阳均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B.一年中,该地昼长最长约13时13分
C.该地一定在热带雨林气候区
D.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为66°34′

某日,同一半球(南或北半球)的甲、乙两地日出方位角分别是 ,正确的说法是(   )

A.如果 则甲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乙
B.如果 ,则甲地此日一定出现极夜现象
C.如果 则此日甲的昼长比乙长
D.如果 ,则甲的纬度比乙低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
材料二: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材料三: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方向是定位为“高效生态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范围将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市、滨州市全部及潍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烟台市部分地区,共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公里,约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总人口约985万人。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势,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材料四:三大三角洲的示意图10

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及黄河三角洲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简要分析三大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共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3公里。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3万人丧生,19.6万人受伤。此次地震中遇难者有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人员,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智利当地时间2月27日凌晨3时34分(北京时间2月27日14:34),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震源位于海底59.4公里,地点位于智利马乌莱地区外海,震中距智利城市康塞普西翁100公里,距智利首都圣地亚哥320公里。
材料二:2009年10月3日2016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股票表决活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在国际奥委会进行了三轮投票后,巴西里约热内卢最终成为2016年第三十一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
材料三:巴西人口和水系分布图11

根据材料一,有关海地与智利发生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次地震均为破坏性深资源地震,均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中
②智利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海地地震的500倍,但烈度却比海地小
③海地与智利的时差为1小时,当智利发生地震时,海地时间为2月27日1时34分
④智利地震的发生将引发近期国际市场上铜价的上涨
简述巴西人口分布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描述图中世界上最大河流的水系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