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11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政治卷
小明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2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 18%,小明又将2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明
A.获利288美元 | B.损失2880元人民币 |
C.损失288美元 | D.获利2880元人民币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下列措施体现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是
①逐步消除收入分配差距以防止两极分化②着力提髙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
③逐步提髙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④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今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这是因为通货膨胀会
A.导致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不利于经济发展 |
B.造成购买力下降,商品销售困难,影响企业的利润 |
C.促使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商品的使用价值高于价格 |
D.导致纸币貶值,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秩序 |
—个企业只要在技术上领先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可能占领这个领域的大部分市场这表明
A.科技进步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 |
B.企业只要采用髙科技就能赢得市场 |
C.企业的技术水平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
D.企业要率先改进技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从认识论看,这体现的哲理是
A.正确的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
B.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
C.正确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D.认识决定实践,实践反作用于认识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表明
A.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
D.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与这一名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选项是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B.牵一发而动全身 |
C.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 D.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表明
A.要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 B.假象不一定反映事物的本质 |
C.要遵循从本质到现象的思维方式 | D.假象是主观的,真象是客观的 |
为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我国卫生部发布了食品中毒预警公告。这是政府在履行________职能。
①法律保障 ②经济调节 ③市场监管 ④公共服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期间,来自各界的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向大会提交提案57W件,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这说明人民政协
A.充分履行了国家的管理职能 |
B.充分履行了参政议政的职能 |
C.是我国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机关 |
D.依法享有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权利 |
国务院修改并正式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使预防、补偿和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框架最终形成。《工伤保险条例》的施行有利于
①保障工伤职工及其家庭的合法权益
②保障工伤职工享受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
③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减轻用人单位负担
④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
③我国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我国坚持国家政策与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相结合的方针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过程中,中共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規律,广泛征求和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規划纲要〉》。
材料二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优先发展教育亊业,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2012年財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重点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发挥人才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1)运用政治常识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二中提出的各项举措的道理。
(3)材料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