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政治 / 试卷选题

[江苏]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政治卷

2009年9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 教育改革 B. 医疗改革 C. 党的建设 D. 农村建设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1月30日,第十二次“中欧     ”在南京举行。参会的欧盟政要有150多位,企业家250多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第一次承办如此高规格的国事活动。

A.合作峰会 B.城市论坛 C.经济论坛 D.工商峰会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0月29日,中国成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这台计算机命名为

A.银河一号 B.天河一号 C.宇宙一号 D.飞天一号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线路纵跨三省、运营里程1069公里、时速达到350公里、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最长、运营时速最高的高速铁路是

A.京广铁路 B.京沪铁路 C.陇海铁路 D.武广铁路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青奥运是国际奥委会专门为14岁至18岁青年人设计的综合性运动会。2010年2月,中国的   市获得了2014年第    届夏季青奥运承办权。

A.上海一 B.南京二 C.济南三 D.广州四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     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有100多位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参会,规模史上罕见。

A.气候变化 B.环境保护 C.资源共享 D.节能减排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博期间,各类穿着豪华"外套"的商品又开始粉墨登场。商品豪华"包装"

A. 增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B. 不符合求实消费的理念
C. 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D. 只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商品甲的价格走势图(X轴为时间,Y轴为价格,单位为“元/千克”)。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从A点到B点,甲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②从C点到D点,甲的供给量可能会有所增加
③从B点到D点,甲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下降
④从B点到C点,人们可能会增加对甲的购买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妇女自身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妇女就业机会和岗位往往比男性少,较男性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这说明,要维护女性的合法权益,就要

A.维护女性平等的就业权 B.转变女性的就业观念
C.提高女性的心理素质 D.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蛋糕,也要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这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

A.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B.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C.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要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要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下列措施能够起到扩大消费需求作用的是

A.提高存贷利率 B.“家电下乡”财政补贴
C.提高外汇汇率 D.增加政府债券的发行量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7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央重视"三农"问题是因为

A.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B. 发展农业是解决当前主要矛盾的关键
C. 解决"三农"问题是目前的中心工作
D. "三农" 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侧漫画《转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是

A.要同等重视内需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B.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C.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
D.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侵权责任法》,提出以同一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这是立法机关对社会极为关注的“同命不同价”问题的及时回应。这一规定体现了

A.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B.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D.政治权利与经济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备受关注的《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于2010年1月29日向公众征求意见。这表明,公民可以通过         参与民主决策。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国60周年之际,中宣部开展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体现了 

A.政府积极履行文化职能 B.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党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D.党依法履行国家的最高权力职责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2月1日,随着《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欧盟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实体。这表明

A.国与国之间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B.欧盟各成员国的利益完全一致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D.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4月13日,核安全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胡锦涛主席指出,核安全问题事关核能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事关国际和平与安宁。这表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国家主权 B.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真知灼见在群众中,新鲜经验在群众中,解决办法在群众中。”这就要求政府
①坚持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                ②调整政府职能,扩大群众监督权范围
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④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哲学上看,“真知灼见在群众中,新鲜经验在群众中,解决办法在群众中。”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被实践检验过的认识都是正确的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深圳保安刘永,尽管阅读、写诗绘画获奖、小说发表没有改变他生活拮据的命运,却给他打造了一座精神的城池。他的事迹启示着我们:物质的匮乏遮挡不了精神的高贵。这说明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一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掌握文化知识就能促进道德修养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4月15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获得国务院通过。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基于教育

A.体现了文化的性质 B.具有基础性、主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C.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时30载,洋洋4亿字,《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于2009年10月全部出版。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方面最大的文化工程。文化部发起并主办这一工程的依据是
①传统文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传统文化对社会起促进作用
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京剧《贵妃醉酒》被苏州工艺大师制作成缂丝史上尺幅最大的油画作品,在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展示时艳惊四座,受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喜爱。这是一次以国粹手艺创作国粹题材的成功尝试。这说明

A.继承传统文化是繁荣民族文化的动力 B.继承传统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民族文化的繁荣之路必然是文化创新之旅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幅创作于660年前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被分隔在浙江和台湾。在“两会”期间,温总理那句“希望两幅画能合成一幅画”的话让这幅画承载了更深意义。而围绕这幅画合壁的多次努力,也让两岸人们有了新期待。这说明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两岸文化逐渐走向融合
C.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D.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征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影片《功夫熊猫》风靡全球。电影中的诸多中国元素——熊猫、功夫、庙会、山水,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然而,这也让国人反思:为什么本土文化不能自己展示给世界?对此,我们应该
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大力引进西方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③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培养文化产业的人才 ④坚持经济效益为先的原则发展文化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老子名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哲理内涵不同的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C.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影《2012》的热播,再度引发了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关注。联系近十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现象,有人认为人类将不能适应地球环境变化。该观点旨在说明
①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所作为的  ②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③人的认识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  ④自然现象是错综复杂的,人类是无法认清其本质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切真理都会经历下面三个阶段才会被人接受:第一阶段,觉得可笑而不加理会;第二阶段,视为邪说而强烈抗拒;第三阶段,未加思索而欣然接受。”材料说明

A.认识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B.认识的真理性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冰岛火山爆发对远离它的俄罗斯和中国也产生影响。俄罗斯超富阶层为无法品尝到牡蛎及鲜桃而愁苦不堪,我国一些相关物流公司的供应链也受到波及。这是因为

A.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决定着人为事物的联系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不受空间条件制约的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哲学上看,右侧漫画中的人物

A.忽视了事物的整体性
B.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重视解决事物的主要矛盾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停在港口的船永远不会有风险,但是船不是为停在港口而造的。”这主要说明

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要用辩证否定观看问题 D.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被群众称为“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6年如一日,为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被评为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上述材料体现了

A.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B.正确的意识才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立场观点的制约 D.人生价值是通过荣誉体现出来的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近两年江苏百姓对收入、住房、社会保障满意情况比较(单位:%)






 




 




 




 




 




 




 




 

收入状况
住房状况
社会保障状况
满意率
不满意率
满意率
不满意率
满意率
不满意率
2008年
59.4
30.4
75.7
22.0%
65.7
21.5
2009年
66.9
25.1
75.0
22.9%
67.6
20.4

注:2009年江苏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4%;财政在民生和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同比增长17.2%;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居高不下,牵动着百姓的心。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百姓个人生活感受调查结果显示,92.8%的江苏百姓认为自己生活幸福和比较幸福。但同时调查也显示,百姓对收入的不满意率已经连续四年超过20%,部分百姓特别是农民、学历偏低、无业失业人员及女性等群体感到就业困难。住房不理想以及社会保障的不完善都影响到百姓幸福感的提升。
(1)请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1951年,玉树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藏民族自治洲。近60年来,生活在这里的汉族、藏族、蒙古族等各族群众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4.14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和玉树各民族同胞生死相依,谱写出一曲民族团结、合力抗灾的动人之歌。“藏汉一家亲,同是中国人,有比奶茶还香浓的民族情。玉树不会倒,青海会常青……”这是65岁的仁措达丁对玉树灾区各民族团结协作抗震救灾的生动传唱。
材料二:在积极实施抗震救灾的同时,党和政府及时全面启动玉树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各项工作,强调要科学规划,确保用三年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再用两年时间,把玉树州首府建成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青藏高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地区。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民族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玉树不会倒,青海会常青”?
(2)有人认为,灾后重建成功与否取决于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请运用辨证唯物论的知识对此作简要评析。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假定某家庭的消费和收入之间有下表所示关系:某家庭消费函数(单位:人民币)

年份
收入(元)
消费(元)
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
2006年
12000
11600
0.75
0.97
2007年
13000
12240
0.64
0.94
2008年
14000
12830
0.59
0.92
2009年
15000
13360
0.53
0.89

材料二:制鞋厂张老板预测:投资100万美元时,利润率为20%;投资200万美元时,利润率为10%;投资300万美元时,利润率为2%。
材料三 :李先生为了购买生活资料的便利,为了应付以后的不测之需和便于在股票市场上适时购买股票,手中始终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
(1)上述三段材料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凯恩斯把上述经济现象分别称作什么“心理规律”?
(2)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上述三种现象的存在对就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实现全民医保,是奥巴马竞选总统时许下的诺言。2009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出医改法案,但由于共和党议员在国会中一直加以阻扰而使法案搁浅。在奥巴马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历经十多个月的艰难谈判、几经妥协和修改,2010年3月21日,该法案终于在众议院以微弱优势获得通过。后经奥巴马签字,成为法律。
材料二:在我国,法律的制定是在广泛听取民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立法机关多次审议,由代表们充分讨论最后表决通过的。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表决最终以绝对高票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
(1)结合材料一,简析美国医改法案艰难出台和奥巴马政府不懈努力的原因。
(2)对比两则材料,说明我国国家权力运行原则及其必要性。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博会留下了人类在文明与科学之旅中的许多辉煌,现代社会的不少概念和活动方式都是从世博会开始或从世博会中得到启发而形成的。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了“走进世博”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看文化
世博的精彩就在于世博是一个展现文化多样性的最好场所。在班级讨论会上,有的同学提到去看:墨西哥馆展示的“身披羽毛人物版画”的玛雅文化、法国馆展示的“青铜时代”的罗丹雕塑、非洲联合馆展示的“非洲权杖”、丹麦馆展示的“小美人鱼像”……
有的同学提出去看:意大利馆展示的中国“福”字、挪威馆展示的的中国竹子,墨西哥馆展示的中国风筝,波兰馆展示的中国剪纸,瑞士馆展示的中国阴阳理念设计图案……
(1)世博的精彩启示我们应如何看待文化的多样性?
品主题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在班级讨论会上,有的同学谈到:世博园区巧借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理念,利用自然风组建风道,减少空调的使用;传统中式建筑斗拱式样的中国国家馆,能耗可降低25%以上;挪威馆由15棵形态各异的“树”支撑,让人呼吸到来自挪威森林的清新空气;“柳条编织的篮子”装进西班牙人对于“绿色建筑”的奇思妙想,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太阳能……
有的同学还谈到:本届世博会展示了令人目不暇接的新产品、新技术。如,会呼吸的房子、能开上阳台的小汽车、演奏小提琴的机器人、剩饭剩菜能发电……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品味城市应如何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树形象
世博会的召开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而一个国家形象的塑造更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在班级讨论会上,同学们一致倡议:一定要“告别陋习,提升素质”,“告别高碳,低碳生活”、“告别幻想,面对现实”、“注重细节,从自做起”……
(3)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为塑造国家形象,拿出你的个人行动方案。(限2OO字以内)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四模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