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C可与感受器相连,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
B.若在f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的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并在b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C.对该反射弧来说,大脑皮层对其活动不会产生影响
D.若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不会测到电位变化,而下一神经元的兴奋将会加强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骨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 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  )

A.都是由左向右
B.都是由右向左
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

刺激
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
收缩
右后肢
收缩
左后肢
不收缩
右后肢
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
收缩
右后肢
收缩
左后肢
不收缩
右后肢
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如果A接受刺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会引起E收缩
B.神经细胞C与D的兴奋是同步的
C.在B处,兴奋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
D.一般情况下,E中细胞将消耗蛋白质分解释放的能量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N是________,其神经末梢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为________。
(2)图乙的2表示________,它的形成与________有关,物质3对突触后膜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
(3)请在乙图的方框中用箭头画出传导的方向,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丙图中的Y来自甲图中的A,丙图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受到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作用;但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这又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要接受________的控制。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时,保健品市场常出现很多脑保健品,有些产品是通过给大脑持续补充磷脂酰胆碱,有效合成记忆传递因子——乙酰胆碱(Ach)的。当大脑里乙酰胆碱(Ach)浓度增高时,信息传递快,记忆增强,思维敏捷。下图为实验人员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简图,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

(1)写出图中①~④的结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2)下表为在不同浓度的Ach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Ach浓度
(mmol/mL)
C处感受刺
激时间(ms)
D处感受刺
激时间(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0
5.31
0.4
5.00
5.24

①C处数据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处数据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轴突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功能。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________。
(4)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________。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