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
B.可以将流散到周围环境中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C.测出油酸分子的大小,并已知油酸的摩尔体积,就可以估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D.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一定变大
来源: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α粒子轰击某原子核Z,产生一个C和一个中子。由此可知

A.x=8,y=3 B.x=9,y=5
C.x=8,y=5 w_w D.x=9,y=4
来源: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辐射出a光,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辐射出b光。则

A.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进行实验,用a光照射时相邻亮纹间的距离比用b光照射时的大
B.若用a光照某金属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b光照该金属也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在同一种玻璃介质中,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比b光的小
D.在同一种玻璃介质中,a光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
来源: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基本方法是,先用火箭将卫星送入一近地椭圆轨道a运行,然后开动星载火箭变轨,将其送入与地球自转同步的轨道b,变轨点选在轨道a与轨道b内切的Q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Q点变轨时加速度变小
B.卫星变轨后在Q点的机械能比变轨前的大
C.卫星在轨道b运行速度小于在轨道a运行时的最小速度
D.卫星在Q点变轨时星载火箭喷射气体的方向与卫星线速度方向相同
来源: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均匀介质中两波源S1S2,分别位于x轴上x1=0、x2=10m处,在t=0时刻同时从各自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做简谐运动,周期均为T=1s,产生的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均为v="4" m/s,振幅均为A=2 cm。质点P位于x轴上xp=4m处,设质点Pt=0到t=2.5s内通过的路程为L,在t=3.25 s时刻的位置为y,则

A.L=4 cm
B.L=12 cm
C.y=2 cm
D.y=-2 cm
来源: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处于静止状态。手托重物使之缓慢上移,直到弹簧恢复原长,然后放手使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重物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手对重物做的功为W1,重物从静止下落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弹簧对重物做的功W2,则

A.W1 B.W1
C.W2 D.W2
来源: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绝缘光滑的圆环竖直放置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环上a、c是竖直直径的两端,b、d是水平直径的两端,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套在圆环上,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abc运动到d点时的速度恰好为零。在abcd的过程中,小球

A.在b点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在b点的机械能最大
C.在d点的电势能最大 D.在d点的加速度为零
来源: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等腰三角形abc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dac上任意一点,ebc上任意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从a点以相同方向进入磁场,由于速度大小不同,粒子从acbc上不同点离开磁场。不计粒子重力。从c点离开的粒子在三角形abc磁场区域内经过的弧长和运动时间,与从d点和e点离开的粒子相比较

A.经过的弧长一定大于从d点离开的粒子经过的弧长
B.经过的弧长一定小于从e点离开的粒子经过的弧长
C.运动时间一定大于从d点离开的粒子的运动时间
D.运动时间一定大于从e点离开的粒子的运动时间
来源: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4分) 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一根细线和一均匀小球制成单摆。他已经测得此单摆50个周期的时间为t,从悬挂点到小球顶端的线长为l,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将g用测得量表示,则g=                
Ⅱ.(13分) 测一阻值约1Ω的电阻丝Rx的阻值。为较准确测量,要求多测几组数据。
实验室供选择的器材有:
电源E:电动势约1.5V,内阻可忽略
电流表A1:量程0~0.2A,内阻约0.5Ω
电流表A2:量程0~0.01A,内阻约0.05Ω
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非常大
电压表V2:量程15.0V,内阻非常大
滑动变阻器R:0~10Ω
电阻箱R:0~99.99Ω
电键S与导线若干
(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上页图所示的电路图来测量Rx,该电路有不妥或不符合要求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两处:
                                   
                                   

(2)请将你设计的测量电路图在方框内,并标明所选器材符号。
用测得的物理量计算Rx的公式是Rx=                    ;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                                                                         

来源: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MNPQ是两条水平平行放置的光滑金属导轨,导轨的右端接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变压器的副线圈与电阻R=20Ω组成闭合回路,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n1 : n2=1 : 10,导轨宽L=5m。质量m=2kg、电阻r=1Ω的导体棒ab垂直MNPQ放在导轨上,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从t=0时刻开始在图示的两虚线范围内往复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v=2sin20πt m/s。垂直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4T。导轨、导线和线圈电阻不计。求:
(1)从t=0到t1=10 s的时间内,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
(2)从t=0到t2=0.025 s的时间内,外力F所做的功W=?

来源: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一条与电场线平行的直线上有两个静止的小球AB (均可看作质点),两小球的质量均为mA球带电荷量为+QB球不带电。开始时两球相距L,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A球开始沿直线运动,并与B球发生正对碰撞。碰撞中AB两球的总动能无损失,AB两球间无电荷转移,重力不计。问:
(1)A球经过多长时间与B球发生第一次碰撞?
(2)第一次碰撞后,AB两球的速度各为多大?
(3)第一次碰撞后,要经过多长时间再次发生碰撞?

来源: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方被竖直平面MN分隔成两部分,左边(包括竖直平面MN)有匀强磁场B,右边有匀强电场E0(图中未标)。在O点用长为L=5m的轻质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绳系一质量mA=0.02kg、带负电且电荷量qA=4×104C的小球A,使其在竖直平面内以速度vA=2.5m/s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到最低点时与地面刚好不接触。处于原长的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与质量mB=0.01kg、带负电且电荷量qB=2×104C的小球B接触但不连接,此时B球刚好位于M点。现用水平向左的推力将B球缓慢推到P点(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推力所做的功是W=2.0J,当撤去推力后,B球沿地面向右运动到M点时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继续运动恰好能与A球在最低点发生正碰,并瞬间成为一个整体CABC都可以看着质点),碰撞前后总电荷量保持不变,碰后瞬间匀强电场大小变为E1=1×103 N/C,方向不变。g=10m/s2。求:
(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0的大小和方向?
(3)整体C运动到最高点时绳对C的拉力F的大小?

来源: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