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2010年黑龙江省龙东南六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和② | B.③和④ | C.①和③ | D.②和③ |
右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如果Ⅲ6与有病女性结婚,则生育有病男孩的概率是
A.1/4 | B.1/3 | C.1/6 | D.1/8 |
用32P,35S(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在DNA中找到32P,而不能找到35S,此实验不能说明
A.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
B.DNA能自我复制 |
C.DNA是遗传物质 |
D.DNA能控制蛋白质合成 |
下列关于细胞基因复制与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密码子可以编码多种氨基酸 |
B.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 |
C.基因碱基对一定是3的倍数,因为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
D.DNA分子经过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中(C+T)/(A+G)=1 |
探究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历程中,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以说明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B.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
C.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下代不可能出现的后代是
A.色盲男孩 | B.血友病女孩 |
C.白化女孩 | D.血友病又色盲男孩 |
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0.4,则在其互补链、整个DNA分子中,这一比值分别是
A.0.4和0.4 B.0.6和1 C.2.5和1 D.0.4和1
在大豆体细胞内,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之间转移通常不发生
A.从DNA→DNA的复制过程 |
B.从DNA→RNA的转录过程 |
C.从RN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
D.从RNA→RNA及RNA→DNA |
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乙表示DNA转录
②共有5种碱基
③甲乙中的A表示同一种核苷酸
④共有4个密码子 ⑤甲→乙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A.①②④ | B.①②⑤ | C.②③⑤ | D.①③⑤ |
关于图中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的15N的DNA链占总链的7/8
B.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
具有100个碱基对的DNA片断,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该DNA连续复制3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A.80 | B.120 | C.280 | D.420 |
先天性愚型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致病的原因是
A.基因突变 | B.基因重组 | C.染色体变异 | D.营养不良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发生转化的细菌和含转化因子的细菌分别是
A.R型细菌和R型细菌 | B.R型细菌和S型细菌 |
C.S型细菌和S型细菌 | D.S型细菌和R型细菌 |
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0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的信使RNA分子和用来转录信使RNA的DNA分子分别至少需要碱基
A.3000和3000 | B.1000和2000 | C.2000和4000 | D.3000和6000 |
线粒体DNA 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一个母亲患有线粒体DNA 损伤疾病,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其子女中只有男孩可能患病 | B.其子女中只有女儿患病 |
C.子女均正常 | D.子女均患病 |
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错误的叙述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C.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
D.基因决定果蝇的性状 |
正常情况下,将成熟的花粉粒离体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幼苗时,细胞内不可能出现的是
A.染色单体形成 | B.染色体联会 | C.DNA复制 | D.染色体复制 |
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6个染色体组,用小麦的花粉培育成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
A.1个 | B.2个 | C.3个 | D.6个 |
水稻的糯性、无籽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
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 |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
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Bb的个体占78%,基因B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18% 82% | B.36% 64% | C.57% 43% | D.92% 8% |
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B.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 |
C.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 | |
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因为
A.共同进化 | B.生存斗争 | C.隔离 |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 |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化 |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 |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A.神经调节 | B.神经—体液调节 | C.体液—免疫调节 |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
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剪刀”“针线”和“运载体”分别指的是
A.噬菌体、质粒、动植物病毒 | B.噬菌体、质粒、DNA连接酶 |
C.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 | D.DNA限制酶、DNA连接酶、动植物病毒 |
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 |
B.强刺激b点,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
C.强刺激c点,a、b点都会测到电位变化 |
D.A可能与感受器连接 |
人体小肠中的氨基酸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正确途径是
A.组织液→血液→组织液→肌细胞 | B.淋巴→血液→组织液→肌细胞 |
C.血液→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 D.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
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概念图是一种能够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与“生物的遗传物质”相关的概念:
(1)填写有关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由A、T、C参与构成的①和⑥的基本组成单位有多少种?
(3)②发生的场所主要为 ; ③发生的场所为 。
(4)在动、植物细胞的 (填一种细胞器)中也有①物质,可以进行②③过程.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提供以下4种纯合亲本:
亲本 |
性状 |
甲 |
非糯性 抗病 花粉粒长形 |
乙 |
非糯性 不抗病 花粉粒圆形 |
丙 |
糯性 抗病 花粉粒圆形 |
丁 |
糯性 不抗病 花粉粒长形 |
(1)若采用花粉粒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 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颜色形状及数目,预期花粉粒的性状表现类型及比例为 。
(3)利用提供的亲本进行杂交,F2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株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在该组合产生的F2中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小麦品种是纯合子,生产上用种子繁殖。控制小麦高杆的基因A和控制小麦矮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小麦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小麦感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若要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所选择亲本的基因型是 ;确定表现型为矮杆抗病小麦是否为理想类型的最适合的方法是 。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F2出现矮杆抗病的概率是 ,
(2)某同学设计了培育小麦矮杆抗病新品种的另一种育种方法,过程如右图所示。其中的③表示 方法,④应在甲植株生长发育的 时期进行处理;用 使其染色体加倍,这种育种方法叫 ,其优点是 。乙植株中矮杆抗病个体占 。
(3)自然情况下,A基因转变为a基因的变异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