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苏州市五市三区期末考试(高一生物)
下列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
A.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全是高茎 | B.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茎和矮茎 |
C.高茎豌豆自交后代有高茎和矮茎 | D.矮茎豌豆自交后代全是矮茎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 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 |
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
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
B.表现型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
C.表现型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
D.表现型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
小麦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用纯种的高杆抗病和矮杆易感病两品种作亲本,F2中选育出矮杆抗病类型,其中能稳定遗传的概率为( )
A.1/16 B.3/16 C.2/3 D.1/3
右图为某高等雌性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 )
A.卵原细胞 | B.初级卵母细胞 |
C.次级卵母细胞 | D.卵细胞 |
右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
B.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 |
C.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 |
D.该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1与2为一组,3与4为一组 |
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生殖和发育如图所示,图①、②和③过程分别表示( )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 |
C.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D.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
右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C.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连接酶 |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
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 )
A.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
B.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
C.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
D.如果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
某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C占该链碱基的比例为36%,则在以该链为模板转录而成的mRNA中碱基G所占比例为( )
A.18% | B.36% | C.50% | D.64% |
已知:甲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m,乙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n,求甲DNA分子的互补链中(A+G)/(T+C)、乙DNA分子的互补链中(A+T)/(G+C)的比例分别为( )
A.m、1/n B.1/m、 n C.m、1 D.1、n
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为隐性性状 | B.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C.II3和II4的基因型相同 | D.II3和II4的基因型不同 |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体细胞发生突变,一定不能遗传给后代 |
B.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 |
C.若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
D.基因突变是指mRNA上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
下面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个体 |
B.花药离体培养而形成的个体 |
C.凡事体细胞中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 |
D.普通小麦含6个染色体组,42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含3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 |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的个体占30%,Aa基因型的个体占50%,aa基因型的个体占20%,该种群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是( )
A.30%、20% | B.45%、55% | C.50%、50% | D.55%、45% |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B.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C.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过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居留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
(多选)孟德尔研究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有( )
A.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
B.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再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
C.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
(多选)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着丝点分裂 |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着丝点不分裂 |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着丝点不分裂 |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着丝点分裂 |
(多选)DNA复制和转录的共同点是( )
A.需要多种酶参与 | B.在细胞核内进行 |
C.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D.需要ATP提供能量 |
(多选)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1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 |
B.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 |
C.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会出现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
D.精子形成过程中午极体产生,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极体产生 |
(多选)在“调查人类某遗传病发病率”的实践活动中,正确的做法有( )
A.调查群体要足够大 | B.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
C.尽量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 D.必须以家庭为单位逐个调查 |
右图是科学家根据果蝇的遗传试验,绘制出的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的位置图,请回答:
(1)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排列,基因的本质是有 片段。绘制果蝇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图的第一位学着是 。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是自由组合
的,由此可见,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 关系。
(3)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和 。
(4)短硬毛基因的表达需要经过遗传信息的 和 。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根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 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2)图2中 细胞处于图1的BC段,图2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图2中 细胞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3)就图2中的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 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 ,该细胞处于 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右表是豌豆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
(2)根据组合 能判断出 是显性性状。
(3)请写出组合二亲本基因型:紫花 ,白花 。
(4)组合三的F1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占 。
(5)若取组合二的F1紫花植株与组合三的F1紫花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概率为 。
(6)组合一中子代出现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亲本紫花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 。
(7)写出组合三的遗传学图解 。
PCR技术是将某一DNA分子片段在实验条件下,合成许多相同片段的一种方法,利用这种技术能快速而特异性的扩增任何要求的目的基因或DNA分子片段,“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中常用这种技术。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有关此技术的一些问题:
(1)PCR技术能将某一DNA分子进行扩增成许多相同的DNA片段,原因是:①DNA分子具有 结构;②DNA复制时遵循 原则。
(2)在实验条件下,DNA分子进行扩增,除了所要扩增的DNA片段外,还需要 、 和 等条件。
(3)某一DNA分子片段含有80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35个,若让该DNA分子扩增三次(即复制三次)至少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个。
(4)用32P标记的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让该DNA分子在31P的培养液中连续扩增三次,所得DNA分子中含31P的脱氧核苷酸链与含32P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
下图为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 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 ] 。
(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 。
(3)根据图并参考右表分析:[ ] 上携带的氨基酸是 。这个氨基酸与前一个氨基酸是通过 反应连接在一起的,该过程发生在[ ] 上。
(4)若图中4最终形成后含100个组成单位,则3中至少含 个碱基。
图1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图2为对某一家庭中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调查后得到的遗传系谱图(基因以A和a表示)。试回答:
(1)图1中①发生的时期是 ,②发生的场所是 。
(2)若图1中正常基因片段的CTT突变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发生改变?
,原因是 。
(3)由图2可知,该病是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的 性遗传病。
(4)Ⅰ3的基因型是 ,Ⅱ9的基因型是 。
(5)若Ⅱ9和一个女性携带者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下面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1)属于杂交育种的是 (填序号),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先出现在 。
(2)①过程的育种方法是 。
(3)若用方法③培育高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与方法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
(4)③④中使用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 。
(5)若用方法⑤培育抗虫棉,此过程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有 。
下面介绍的是DNA研究的科学实验:
(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①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 。
第二步: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与没有标记的细菌混合。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后进行离心。
②以上实验结果能否说明遗传物质是DNA? 为什么?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 ( )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
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
(2)用紫外线处理大肠杆菌可诱导产生对T2噬菌体有抗性的大肠杆菌,这种抗性的产生与其细胞膜上蛋白质发生变化有关。下图简要示意处理的方法:
①在紫外线作用下,细菌的膜蛋白质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
②如何将图中的抗T2噬菌体的菌株从混合菌株中筛选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