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0年5月5日,用液氢作推进剂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把新一代载人飞船送入太空。液氢(H2)属于(  )

A.单质B.氧化物C.混合物D.有机物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B.菜刀生锈C.丹桂飘香D.电灯发光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溶液pHB.倾倒液体

C.量筒读数D.点燃酒精灯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FeCl2读作氯化铁

B.3H表示3个氢原子

C.Na表明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C+O2 点燃 ¯ CO2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B.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

C.氧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氧和硫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品标志与化学试剂对应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B.白磷

C.酒精D.碳酸氢钠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

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

B.浓硫酸有腐蚀性,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

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O2 点燃 Fe Fe3O4 高温 CO Fe

B.H2O2 Mn O 2 H2 点燃 O 2 H2O

C.Ca(OH)2溶液 C O 2 CaCO3 NaCl溶液 Na2CO3

D.CO2 高温 C CO H 2 O H2CO3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MnO2中少量KMnO4

加热固体混合物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

制取少量熟石灰

将石灰石加入足量的水中

A.AB.BC.CD.D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取65g 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是KCl的饱和溶液

B.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相等

C.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为34%

D.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去除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样品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食盐样品溶于水,依次加入稍过量的三种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X,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搅拌、煮沸,得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X中有三种成分

B.“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目的只是为了除去过量的NaOH

C.除杂过程中有Na2CO3参加的化学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D.将氯化钠溶液用题图装置加热蒸发,至水分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图1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面料和里料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2)某学校的早餐饼配料表见图2,其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  ;当衣服上沾有花生油时,可用洗涤剂除去,是由于洗涤剂对花生油有  作用。

(3)钢和玻璃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①钢中含有的主要元素是  

②普通玻璃是以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为原料制得。纯碱的化学式为  

(4)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和柴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炼制可获得汽油和柴油,汽油和柴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b.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氢能源代替汽油和柴油作汽车燃料,具有放热多,无污染等优点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木炭(C)、硫粉(S)和硝酸钾(KNO 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1)分类。下列关于"黑火药"说法正确的是   

a."黑火药"由"黑火药分子"构成

b."黑火药"中的KNO 3属于复合肥料

c."黑火药"中的C、S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2)变化。"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S+2KNO 3+3C═K 2S+N 2↑+3   ↑。

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空格上缺少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黑火药"爆炸时能闻到刺鼻的火药味,是因为爆炸时除了有硫化物,还有硫的氧化物生成。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制备。古代曾用硝土(含有Ca(NO 32、少量NaCl等)和草木灰(含有K 2CO 3)作原料制取KNO 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流程:

①"反应"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过滤"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③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一系列操作"包括"加热蒸发浓缩、再冷却到一定温度、过滤"等步骤。其中"冷却到一定温度"能获得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的原因是   

(4)发展。现代国防、开矿等使用的烈性炸药,主要成分为硝化甘油(C 3H 5O 9N 3)。

①硝化甘油在人体内能缓慢氧化生成一种氮的氧化物,用于治疗心绞痛。该氧化物中氮为+2价,其化学式为   

合成硝化甘油的化学方程式为C 3H 8O 3+3HNO 3═C 3H 5O 9N 3+3H 2O.现用46kg甘油(C 3H 8O 3)和足量硝酸反应,理论上能生成多少硝化甘油?(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可用于制造钱币、机器零件等。利用黄铜制造各种物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黄铜渣,主要含有Zn、Cu、ZnO、CuO.一种利用黄铜渣获取金属铜和硫酸锌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

(1)下列关于黄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铜不能被腐蚀

b.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c.黄铜的熔点比锌高

(2)“酸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写出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置换”过程中需要加入过量Zn的目的是  

(4)为进一步提高原料利用率,得到更多的铜和硫酸锌溶液,需要对流程中的“滤渣”进行处理,向滤渣中缓慢加入  (选填“稀硫酸”或“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  时停止加入,过滤。

(5)上述流程中,能判断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事实是  (任写一条)。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和反应是化学核心概念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展开了探究。

[实验目的]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步骤二:用仪器A吸取稀盐酸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红色变浅直至消失。

步骤三: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用玻璃棒蘸取其中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蒸干,有白色固体产生。

[思考拓展]

(1)从下列仪器中选择步骤二中的“仪器A”,名称是  

(2)兴趣小组认为仅从上述步骤二的现象,难以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i)酚酞试液在不同的pH时变化情况如下:

pH

0~8.2

8.2~10.0

10.0~14.0

颜色

无色

粉红色

红色

(ⅱ)氢氧化钠溶液的pH随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兴趣小组据此形成了对比实验方案以排除干扰,该对比实验方案是  

(2)为确认步骤三中的白色固体是氯化钠而不是氢氧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均分成两等份

向其中一份滴加CuSO4溶液,振荡、静置

①无  色沉淀生成

白色固体不是NaOH.

向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振荡、静置

出现白色沉淀

②白色固体是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继续探究]

(4)图1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  

(5)兴趣小组认为上述实验对反应实质缺少直观的验证。

査阅资料:(ⅲ)变色硅胶为蓝色,吸水后呈红色。(ⅳ)变色硅胶与NaOH固体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变色硅胶与无水醋酸(CH3COOH)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

兴趣小组据此设计了图2实验,验证中和反应有水生成:将无水醋酸迅速倒入装有NaOH固体和变色硅胶的试管中,并用玻璃棒在试管中不断搅拌,观察到变色硅胶由蓝色逐渐变为红色,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①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说明该反应  热量(填写“放出”或“吸收”)。

②无水醋酸由CH3COO和H+构成。变色硅胶由蓝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