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试卷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抱薪救火D.聚沙成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NO2、CO2、CO等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Mg2+、NO3﹣、OH﹣B.H+、SO42﹣、CO32﹣、Ba2+
C.K+、NO3﹣、Cl﹣、Na+D.H+、NO3﹣、Ca2+、OH﹣
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社会发展 |
B.化学与健康 |
①广泛使用太阳能能有效减少碳排放 ②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 |
①缺碘会引起骨质疏松 ②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③为补充蛋白质只吃肉类不吃蔬菜 |
C.化学与安全 |
D.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
①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 ②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找泄露 ③煤炉上放盆水防止CO中毒 |
①制取气体:先加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能 ②称量一定质量药品:先加药品后加砝码 ③可燃性气体燃烧:先验纯后点燃 |
A.AB.BC.CD.D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锈
B.葡萄糖(C6H12O6)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D.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都看到白雾
B.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实验室电解水,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D.灼烧鸡蛋清,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下列选项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不相符的是( )
选项 |
X |
Y |
|
A.向一定量饱和食盐水中加水 |
水的质量 |
溶质质量 |
|
B.向一定量锌粒中加稀硫酸 |
稀硫酸质量 |
氢气质量 |
|
C.向一定量CuCl2溶液中加NaOH溶液 |
NaOH溶液质量 |
沉淀质量 |
|
D.向一定量水中加KNO3晶体 |
KNO3晶体质量 |
溶质质量分数 |
A.AB.BC.CD.D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碳酸钠 |
加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后过滤 |
B |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碳酸钙 |
加适量的稀盐酸 |
C |
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铵固体 |
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
D |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
取样,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
A.AB.BC.CD.D
联系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2)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
(3)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
(4)铁制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
(3)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4)甲图所表示的意义是 (用化学用语表示)。
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为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易流程图。
(1)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2)实验室中进行操作Ⅰ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3)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的过程是 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4)上述流程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
(1)A装置用于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通入;
(3)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 (填序号);
A.氢气 B.氧气 C.空气
(4)往D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 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沉淀;
(5)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打开分液漏斗①,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气球明显胀大,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斗②,滴入 溶液(填化学式,忽略滴入液体体积)。
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 2O 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氧化铁粉末;丙组: 。
[设计实验]
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 。
方案2:取8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
若乙组或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 。
[数据处理]
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mg。若乙组猜想正确,则m的取值范围是 。
[实验反思]
图1虚线框内的装置是用于吸收CO 2;并收集CO,请从图2(广口瓶内均为氢氧化钠溶液)中选择最合适的装置 (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