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化学试卷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聚沙成塔 |
B. |
死灰复燃 |
C. |
破釜沉舟 |
D. |
滴水成冰 |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热胀冷缩'"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遇热体积变大,遇冷体积变小 |
B. |
分子遇热间隔变大,遇冷间隔变小 |
C. |
分子遇热不断运动,遇冷静止不动 |
D. |
分子遇热数目增多,遇冷数目减少 |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等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而获奖.下列有关青蒿素(化学式C 15H 22O 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无机化合物 |
B. |
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
C. |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
D. |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如表是NaCl和KNO 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38.4 |
KNO 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69 |
A. |
NaCl的溶解度比KNO 3的溶解度大 |
B. |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
C. |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
D. |
60℃时,将11gKNO 3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溶液刚好饱和 |
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119 |
B. |
扑灭森立大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
C. |
只要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
D. |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
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 2SO 4,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A. |
变红色 |
B. |
变蓝色 |
C. |
变白色 |
D. |
不变色 |
201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为生命呐喊",与之相呼应的中国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
B. |
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
C. |
推广使用节能灯和太阳能路灯 |
D. |
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
已知,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如甲烷(CH 4)和乙烷(C 2H 6)互为同系物。则下列物质中与乙醇(C 2H 5OH)互为同系物的是( )
A. |
CH 3COOH |
B. |
C 4H 9OH |
C. |
HCHO |
D. |
C 3H 8 |
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有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物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FeSO 4溶液(CuSO 4) |
加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B |
CO 2(CO) |
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 |
C |
H 2(HCl) |
先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
D |
KClO 3(KCl) |
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KMnO 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
B. |
+6 |
C. |
+7 |
D. |
+9 |
氢气和一氧化碳、木炭一样具有还原性,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uO Cu+H 2O.该反应属于( )
A. |
化合反应 |
B. |
分解反应 |
C. |
置换反应 |
D. |
复分解反应 |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
碱:生石灰、熟石灰、烧碱 |
B. |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 60 |
C. |
复合肥料:KNO 3、NH 4H 2PO 4、(NH 4) 2HPO 4 |
D. |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
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5g锌粒,在右盘烧杯中加入5g铁粉,充分反应后,两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则此时天平( )
A. |
偏向左边 |
B. |
偏向右边 |
C. |
仍然平衡 |
D. |
无法判断 |
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二氧化氮分子 ;
(2)n个氢原子 ;
(3)2个硫酸根离子 .
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1)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 .
①Na、Cl ②O、S ③F、Cl ④Cl、Ar
(2)如图2所示结构是由氟原子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的.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 .
2016年3月22日,联合国确定"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水与就业",我国纪念"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是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检验我们当地的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你认为可以用 来鉴别.
(2)净水器中,常用 作吸附剂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要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面对生活中水资源浪费或水资源污染现象,你准备怎么做? (任写一点)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1)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性.
(2)金属生锈是世界面临的难题.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
(3)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请再写出一条有效途径: .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先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中国铁锅是具有推广价值的一种烹饪工具,用铁锅做菜,其优点是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人体缺铁会引起 .
(3)三大合成材料指的是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带来了环境问题,如"白色污染"等.
84消毒液是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现北京地坛医院)于1984年研制的一种消毒液.能迅速杀灭各种肝炎病毒,后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家庭等的卫生消毒,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它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是HCl)混用,如果二者混用,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氯气(Cl 2),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操作a、b、c中均含同一种操作,其名称是 .
(2)将足量稀盐酸加入溶液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 .
(3)在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4)如果称量Ⅰ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5g,称量Ⅱ中称得精盐的质量为5.1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精盐的产率一定为98.04% |
B. |
精盐的产率一定为102% |
C. |
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
D. |
溶解操作中可能有粗盐没有溶解 |
E. |
除杂过程中有NaCl生成.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开展O 2和CO 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G装置盛满水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4)细铁丝在H装置中燃烧,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5)C装置与B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写一点即可) 。
(6)有同学指出,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中,用排水法收集了两端呼出的气体。则如图中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有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九年级《化学》下册中的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时,发现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 3+CO 2+H 2O═Ca(HCO 3) 2,联想到实验室中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Ca(OH) 2+CO 2═CaCO 3↓+H 2O,对长时间向碱溶液中通入CO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产生了浓度的兴趣。
【提出问题】一定量CO 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是什么?
【查阅资料】(1)通入少量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入过量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3)碳酸氢盐都是可溶于水的。BaCO 3难溶于水。
(4)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提出猜想】(1)溶质为NaOH和Na 2CO 3;(2)溶质为Na 2CO 3;
(3)溶质为 (填化学式);(4)溶质为NaHCO 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溶液,滴在pH试纸上 |
pH=9 |
该溶液显碱性 |
(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BaCl 2溶液 |
有 生成 |
猜想(4)不成立 |
(3)取步骤(2)中的上层清液,滴入稀盐酸 |
有气泡冒出 |
猜想(1)和(2)不成立 |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讨论交流】(1)有同学提出,实验步骤(1)是多余的。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
(2)同学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教材,发现遇热或压强变小时:Ca(HCO 3) 2=CaCO 3↓+CO 2↑+H 2O,纷纷提出,干粉灭火器中用NaHCO 3灭火的反应原理与之相似,试写出NaHCO 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应用】(1)同学们回忆起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情景,心想:如果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会看到怎样的现象呢?请你描述一下: 。
(2)老师投影图片﹣新化县的梅山龙宫,冷水江市的波月洞,涟源市的藏经阁,双峰县的药王洞…宛如人间仙境的美丽溶洞,竟然是文中两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创造?!同学们不禁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咋不决口,纷纷表示"娄底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 碱的化学性质 ; 盐的化学性质 ;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