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桂林“两江四湖”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湖水对周围气温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这是由于水的      较大;秋天漫步在湖边林荫道上,闻到阵阵桂花花香,这属于      现象.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水温升高,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一段时间后瓶塞被水蒸气冲出去,其能量转化与热机工作中的      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往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      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使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      在物体间转移.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伏,家中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选填“串”或“并”)联.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只水果点亮了一只发光二极管(如图),金属片A是水果电池的      (填“正极”或“负极”),现将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不发光,此时水果电池的正负极之间      (填“有”或“没有”)电压.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大型电子地磅的电路图.当称重物时,在压力作用下滑片P向下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电流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样把电流对应的重量刻在电流表的刻度盘上,就可以读出被称物体的重量.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按图甲的电路进行实验,当闭合开关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则L1两端的电压为      V,L2两端的电压为      V.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内能就越多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在热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节能路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关于节能灯的设计解释合理的是( )

A.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小风扇是用来给太阳能电池板散热的
C.小风扇是风力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蓄电池在夜晚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比热容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C.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D.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只存在斥力的作用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
C.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云家卫生间安装了换气扇和照明灯,换气扇和照明灯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换气扇和照明灯不能同时工作
B.换气扇和照明灯只能同时工作
C.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他们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D.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电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S,通过L1的电流比L2
B.断开S,通过L1与L2的电流一样大
C.闭合S,L1和L2都会亮
D.闭合S,L2会更亮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
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能正确地测出小灯泡L1两端电压的电路是( )

A. B.
C. D.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请在方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阳光动力2号”飞机上装有平衡警示电路,其中S为正对驾驶员的重力开关,金属片M可绕O点自由转动.当机翼水平时,M在a、b中间.当飞机严重左倾时,绿灯亮、电铃响;当飞机严重右倾时,红灯亮、电铃响.请完成电路连接.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选填“相同”或“不同”).
(4)本实验除了能够说明上述问题之外,还能够说明许多问题,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问题: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得出结论.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          
(3)小明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      ,为什么?     
(4)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改进方法     

UAB/V
UBC/V
UAC/V
2.4
1.4
3.8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电流表应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      点.
(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3)下表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灯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
     
     

A点电流IA
B点电流IB
C点电流IC
0.16A
0.16A
0.32A

(4)小丽同学使用的小灯泡L1、L2铭牌分别为“3.8V 0.3A”、“1.5V 0.3A”,按甲图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L2强烈发光后很快就熄灭,而小灯泡L1的亮度不变.原因是      .请你帮她提出一个合理的改进意见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辆额定功率为30kW的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10min,消耗汽油1.3kg,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多少?(q汽油=4.6×107J/kg,g=10N/kg,ρ汽油=0.71×103kg/m3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亮家有一个容积为2L的水壶,水壶里装有初温为25℃的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小亮用天然气炉具对水进行加热.[已知天然气的热值q=8.4×107J/m3,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求:
(1)烧开1L水,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若天然气炉具的效率是30%,则烧开1L水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九年级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