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四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
化学与科学、社会、技术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目前科学家已制得单原子层锗,其电子迁移率是硅的10倍,有望用于制造高能计算机芯片 |
B.2014年在西非国家爆发了埃博拉疫情,埃博拉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
C.CO2、CH4、氟氯代烃等都会造成温室效应,因此都属于大气污染物 |
D.绿色化学期望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料,实现零排放 |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28 g由C2H4和C3H6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4 NA
②1 L 0.1 mol·L-1的氨水中含有NH3·H2O分子数为0.1NA
③1 mol Na2O2固体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
④标准状况下,2.24 L的二氯甲烷中含有的碳氯共价键的数目为0.2NA
A.4个 | B.3个 | C.2个 | D.1个 |
下列参数比较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参数 |
比较 |
解释 |
A |
沸点 |
HF<HCl<HI |
组成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 |
B |
半径 |
Na+﹥Al3+﹥S2- |
同一周期粒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减小 |
C |
酸性 |
H2SO3>H2CO3 |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
D |
还原性 |
P3->S2->Cl- |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
下表中所示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下图的是
|
X |
Y |
Z |
A |
钠元素 |
主族元素 |
短周期元素 |
B |
氢氧化铁(固体) |
胶体 |
分散系 |
C |
电解质 |
化合物 |
纯净物 |
D |
置换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放热反应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ClO-+SO2+H2O=2HClO+SO32- |
B.向Fe2(SO4)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H2S Fe3++H2S=Fe2++S↓+2H+ |
C.向FeBr2中通入等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
D.Fe(OH)3和HI的反应 Fe(OH)3+3H+=Fe3++3H2O |
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NO3-、Cl-、SO42-、CO32-、NH4+、Fe2+、Fe3+、Al3+和K+中的几种,且所含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为确定该溶液X的成分,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甲、沉淀甲一定为纯净物 |
B.CO32-、Al3+、K+一定不存在 |
C.SO42-、NH4+一定存在,NO3-、Cl–可能不存在 |
D.若含有Fe3+,则一定含有Cl- |
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
B.该装置工作时,H+从a极区向b极区迁移 |
C.每生成1 mol O2,有44 g CO2被还原 |
D.a电极的反应为:3CO2+ 18H++18e-=C3H8O+5H2O |
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 Cl和HC1气体等。
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 |
B.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
C.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一需消耗2.24LCl2 |
D.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
下列各项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 → CH3CH3(g)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B.图②表示25 ℃时,用0.01 mol·L-1盐酸滴定一定体积的0.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
C.图③表示CH4(g)+H2O(g) CO(g)+3H2(g)ΔH,反应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且p1>p2,ΔH<0 |
D.图④ 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
下列有关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如图a所示,集气瓶内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并可能充满集气瓶 |
B.如图b所示,X为铁棒,Y为铜棒,a为直流电源,当S闭合后,当b为NaOH溶液,X极附近产生白色沉淀时,电子从X极流入a |
C.Pt为电极,电解含0.10 mol M+和0.1 mol N3+(M+、N3+均为金属阳离子)的溶液,阴极析出金属单质或气体的总物质的量(y)与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如图c,离子氧化能力M+>N3+>H+ |
D.图d为N2(g)和O2(g)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N≡N的键能为946kJ/mol,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 ΔH=-180 kJ/mol |
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 + I2(g) △H=+11kJ/mol
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 |
0 |
20 |
40 |
60 |
80 |
120 |
x(HI) |
1 |
0.91 |
0.85 |
0.815 |
0.795 |
0.784 |
x(HI) |
0 |
0.60 |
0.73 |
0.773 |
0.780 |
0.784 |
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
A.B F B.A E C.B E D.A D
亚硝酸钠(有毒性,市场上很易与食盐混淆)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用盐,广泛用于物质合成、金属表面处理等,物理性质与NaCl极为相似。相关化学性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示中涉及到的氧化还原反应共4个 |
B.NaNO2与N2 H4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C.可用KI-淀粉试纸和食醋鉴别NaNO2和NaCl |
D.分解NaN3盐每产生1 mol N2转移6 mol e- |
现有Fe2O3和Fe3O4组成的混合物W g,将其投入到V mL5mol/L的盐酸中,再加入22.4g铁粉,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4480mL。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颜色变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转移电子为1.0mol | B.W可能等于48.8 |
C.V可能等于360 | D.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I、有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是半径最小的原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D与A同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4倍。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都能与C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多种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相应元素名称: C_________
(2)化合物甲、乙均是由A、C、D、E四种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的化合物,甲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甲溶液和乙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丙由C、D、E三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3:2:2),乙溶液和丙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N2H4的电子式为 。将N2H4和O2通入到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物质的稀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Ⅱ 已知X是一种盐,H是常见金属单质,F、I是常见非金属单质,E、G都是工业上重要的碱性物质,它们有右图所示的关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G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
(2)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用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氰化钠,数量为700吨左右。
资料:氰化钠化学式为NaCN,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剧毒,皮肤伤口接触、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熔点563.7℃,沸点1496℃。易溶于水,易水解生成氰化氢,水溶液呈强碱性,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于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及金属处理方面。
(1)氰化钠要用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中和。①用双氧水处理产生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用硫代硫酸钠中和的离子方程式为CN-+S2O32-=A+SO32-,A为 (填化学式)。
(2)含氰废水中的CN-有剧毒。
①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
则:①阳极电极方程式为:
②去除CN-的离子方程式为:
(3)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也可用于含氰废水的消毒。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
已知:2Na2CO3(aq)+ 3H2O2(aq) 2Na2CO3·3H2O2(s)ΔH < 0,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物质中,不会引起过碳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
A.FeCl3 | B.CuSO4 | C.Na2SiO3 | D.KCN |
②准确称取0.2000g过碳酸钠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 mL蒸馏水溶解,再加50 mL2.0 mol·L-1 H2SO4,用0.02000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是否需要指示剂 (填“是”或“否”),若终点时消耗KMnO4标准溶液30.00 mL,则产品中H2O2的质量分数为 。
[反应6KMnO4 + 5(2Na2CO3·3H2O2)+19H2SO4 = 3K2SO4 + 6MnSO4 +10Na2SO4 +10CO2 ↑ +15O2↑+34H2O]
某校兴趣小组对SO2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进行探究,实验如下:
装置 |
序号 |
试管中的药品 |
现象 |
持续通入 |
实验Ⅰ |
1.5 mL 1 mol·L-1 CuSO4溶液和3.5 mL 1 mol·L-1 NaOH溶液混合 |
开始时有砖红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砖红色沉淀消失,静置,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 |
实验Ⅱ |
1.5 mL 1 mol·L-1 CuCl2溶液和3.5 mL 1 mol·L-1 NaOH溶液混合 |
开始时有黄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黄色沉淀消失,静置,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绿色 |
(1)制取新制Cu(OH)2悬浊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甲同学重新用实验II的方法制备新制Cu(OH)2悬浊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向洗净后的Cu(OH)2中加入5 mL蒸馏水,再持续通入SO2气体,现象与实验I相同,此步实验证明: 。检验Cu(OH)2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3)同学们对白色沉淀的成分继续进行探究。查阅资料如下: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浓盐酸。它与氨水反应生成Cu(NH3)2+,在空气中会立即被氧化成含有蓝色Cu(NH3)42+溶液。
①甲同学向洗涤得到的白色沉淀中加入氨水,得到蓝色溶液,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Cl + 2NH3·H2O = Cu(NH3)2+ +Cl- + 2H2O 、 ____________ 。
②乙同学用另一种方法证明了该白色沉淀为CuCl,实验方案如下:
填写下表空格:
试剂1 |
|
试剂2 |
蒸馏水 |
现象1 |
|
现象2 |
|
③写出实验II中由Cu(OH)2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4)丙同学通过实验证明实验Ⅰ中观察到的砖红色沉淀是Cu2O。完成合理的实验方案:取少量Cu2O固体于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砖红色沉淀是Cu2O。
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u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 |
K+ |
Na+ |
NH4+ |
SO42- |
NO3- |
Cl- |
浓度/mol·L-1 |
4×10-6 |
6×10-6 |
2×10-5 |
4×10-5 |
3×10-5 |
2×10-5 |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试样的pH约为 。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
2H2(g)+O2(g)=2H2O(g)ΔH =-483.6 kJ·mol-1
2C(s)+O2(g)=2CO(g)ΔH =-221.0 kJ·mol-1
则C(s)+ H2O(g)=CO(g)+ H2(g)ΔH=____ ___ kJ·mol-1。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O3
(3)汽车尾气中有NOx和CO的生成:
①已知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 (g)+O2(g)2NO(g)△H0
ⅰ.若1L空气含0.8molN2和0. 2molO2,1300℃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ⅱ.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在变化
C N2 、O2、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D氧气的百分含量不在变化
ⅲ.若升高温度,则平衡___________(填“正向”或“逆向”或“不”下同)移动,逆反应速率 (填“变大 ”或“变小”或“不变”)。
②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H0,则该设想能否实现 (填“能”或“不能”)?
(4)综上所述,你对该市下一步的环境建设提出的建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