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2013年4月,在江苏扬州邗江区发现的一座墓葬中出土一块墓志,墓志铭文记载墓主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年”( 即公元618年),并有“帝崩于扬州”等文字。它可以印证(   )

A.隋的统一 B.开皇之治
C.隋的灭亡 D.唐的建立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七》中杜甫《北征》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下列能印证的史实是(   )

A.修筑大运河 B.贞观之治
C.开设进士科 D.派鉴真东渡日本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历史人物中,若从封建宗法制角度看,明显有别于其他三人的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其中最能领略到当时民情风俗的是  (   ) 
          
A                               B
     
C                            D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内容,属于描绘唐代科举的是(   )

A.“非翰林不入内阁”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到访中国,习近平在西安大慈恩寺内迎接莫迪,参观了大雄宝殿、大雁塔等。中印友好源远流长,早在唐代,为两国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

A.玄奘 B.松赞干布 C.鉴真 D.崔致远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宣宗诗赞“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人物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与两宋时期无关的是(   )

A.陈桥驿兵变 B.偏安江南
C.诗词的繁荣 D.实现大一统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与下列主题最契合的是(   )

A.封建制度的形成和确立
B.民族融合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C.“和同为一家”
D.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农副品种,于宋朝时期引进的是(   )

A.花生 B.玉米 C.占城稻 D.茶叶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

A.隋朝 B.南宋 C.北宋 D.清朝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民族中,灭掉西夏、金、南宋的是(   )

A.契丹族 B.党项族 C.蒙古族 D.满族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历史人物中,若按斗争对象看,明显有别于其他三人的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辛弃疾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涉及管理西藏事务的有(   )
①宣政院 ②驻藏大臣 ③中书省 ④理藩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中,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的是(   )

A          B           C            D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明朝君权加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B.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C.东厂由明太祖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D.明成祖继续实行削藩政策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下列关于这一壮举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时间从1405年至1433年 ②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③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④加强了明朝与亚欧国家往来⑤最受当地人喜爱的是丝绸和瓷器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君主专制在清代极端强化的最突出表现是(   )

A.废除丞相 B.设立军机处
C.八股取士 D.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台湾的历史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

A.1662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先后攻取台湾城和赤嵌楼
B.1661年,盘踞台湾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
C.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
D.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不属于殖民者向东方扩张势力的是(   )

A.日本倭寇侵扰东南沿海 B.沙俄占领雅克萨
C.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D.荷兰盘踞台湾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乾隆帝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由此可见他(   )

A.排斥对外贸易
B.坚持以农为本的观念
C.担心国家主权受到侵犯
D.认为西方国家落后愚昧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修筑长城有特定的历史原因,而到清代已不再整修长城,可以推测其原因是(   )

A.封建国家社会危机,无钱整修
B.明长城已足够坚固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长城失去抵御需要
D.对闭关锁国不利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可以从下列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的应该是(   )
          

A.青花海水行龙纹扁瓶 B.金瓶 C.锦衣卫印 D.秦桧跪像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三幅插图均来自同一本历史书籍,这本书是(   )
  
水车                      糖漏                   纺缕

A.《资治通鉴》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作品中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是(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牡丹亭》 D.《窦娥冤》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前期的哪些思想认识?这些思想认识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2)材料二中的“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
(3)概括材料二诗中反映的社会景象。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这种社会景象出现的原因。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1)根据材料一,哪些事例可以反映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
材料二
 
(2)从《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怎样的社会现象?
材料三 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的海外贸易呈现哪些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简析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古都大致分别位于今天什么地方?
(2)观察上面古都平面图,概括古都的共同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城市商业方面有什么变化?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仔细观察下图《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请回答图中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天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打√,错误打×):
①材料中的“欢盟”是指澶州之战后,宋辽议和,订立了澶渊之盟         (      )
②“欢盟”之后,宋朝秉承“守内虚外”政策,与辽划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      )

(3)仔细观察上图《清朝前期疆域结构示意图》,请将字母空白处补充完整。
A. 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
(4)仔细观察上图《清朝前期疆域结构示意图》,为加强对A、B两地区的管辖,乾隆帝对西北地区、康熙帝对东北地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宜宾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