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将成为我国政府目前工作的重点,因此节约能源与建设新能源是摆在当前的一个课题。针对这一现象,某化学学习研究性小组提出如下方案,你认为不够科学合理的是

A.采用电解水法制取氢气作为新能源
B.加大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力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研制推广以乙醇为燃料的汽车
D.生产、生活中,努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B.充电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这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
D.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吸收能量就可以进行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反应N2+3H22NH3刚开始时,N2的浓度为3 mol/L,H2的浓度为5 mol/L,3 min后测得NH3浓度为0.6 mol/L,则此时间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A.v(NH3)="0.2" mol/(L·s) B.v(N2)="1.0" mol/(L·min)
C.v(H2)="1.67" mol/(L·min) D.v(H2)="0.3" mol/(L·min)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s) + O2(g) ="=" CO2(g)△H= +393.5kJ/mol
B.2SO2 + O2 ="=" 2SO3△H=-196.6kJ/mol
C.H2(g) + 1/2O2(g) ="=" H2O(l)△H=-285.8kJ/mol
D.2H2(g) + O2(g) ="=" 2H2O(l)△H=-571.6KJ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是

A.HCl B.NaOH C.Na2SO4 D.NaCl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表中的

 
a极板
b极板
X电极
Z溶液
A

石墨
负极
CuSO4
B
石墨
石墨
负极
NaOH
C


正极
AgNO3
D

石墨
负极
CuCl2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
(l)H2(g)+O2(g)=H2O(g)         H1=a k
(2)2H2(g)+ O2(g)=2H2O(g)        H2=b kJ·
(3)H2(g)+O2(g)=H2O(l)         H3=c kJ·
(4)2H2(g)+ O2(g)=2H2O(l)        H4=d 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c <0 B.b>d>0 C.2a=b<0 D.2c=d>0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主要因电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总反应式为:2C2H6+7O2+8KOH ==4K2CO3+10H2O,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7O2+14 H2O+28e→28OH
B.每消耗1molC2H6,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 mol
C.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升高
D.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M、N、P、E 4种元素的单质,能发生以下反应:
①在水溶液中,M+N2+===M2++N ②P+2H2O(冷)===P(OH)2+H2↑ ③N、E相连浸入稀H2SO4中,电极反应为:N-2e-===N2+,2H++2e-===H2↑  判断它们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M、N、P、E B.P、M、N、E
C.M、N、E、P D.E、P、M、N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A2(g)+3B2(g)2AB3(g)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2)=0.8 mol·L1·s1 B.v(A2)=30 mol·L1·min1
C.v(AB3)=1.0 mol·L1·s1 D.v(B2)=1.2 mol·L1·s1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O22SO3,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压缩使容器体积变小 D.增大反应物浓度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能标志某可逆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    B.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2v(B)v(D)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反应:A+B=C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增加A的物质的量 B.升高体系的温度
C.减少C的物质的量浓度 D.增大体系的压强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kJ B.557kJ C.436kJ D.188kJ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

A.已知C(s)+O2(g)===CO2(g);C(s)+O2(g)===CO (g),则
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 kJ
C.由C(石墨)===C(金刚石);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 (g) ===2H2O(l);kJ·mol-1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b、c、d均为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各电极上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4:1:2:2,则甲、乙两池中的电解质分别是

A.AgNO3、KBr B.CuSO4、NaNO3
C.稀H2SO4、Cu(NO3)2 D.NaOH、稀H2SO4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铁丝(电极a)、铜丝(电极b)和CuSO4溶液可以构成原电池或电解池,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时b极反应为: Cu﹣2e-=Cu2+
B.构成电解池时a极质量一定减少
C.构成电解池时b 极质量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
D.构成的原电池或电解池工作后就可能产生大量气体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质量的某浓度的NaCl溶液,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此时若加入100g36.5%的浓盐酸,所得溶液正好与原溶液完全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两极所得到的气体,在相同的条件下体积相等
B.电解过程中,在相同的条件下,阳极所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阴极的大
C.原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有117gNaCl
D.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8mol[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新型可充电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该电池的总反应为: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4H2O+3e=Fe(OH)3+5OH
C.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D.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K2FeO4被氧化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约为0.91(L/mol)3
B.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s)
C.B的转化率为60%
D.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  ΔH1=-1275.6 kJ/mol
② 2CO (g)+ O2(g) = 2CO2(g) ΔH2=-566.0 kJ/mol
H2O(g) = H2O(l)  ΔH3=-44.0 kJ/mol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

①设计如图所示的电池装置。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②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碳棒作电极,在Na+、Cu2+、Cl、SO42等离子中选出适当离子组成电解质,电解其溶液,写出符合条件的一种电解质的化学式:
⑴当阴极放出H2,阳极放出O2时,电解质是                
⑵当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O2时,电解质是               
⑶当阴极放出H2,阳极放出Cl2时,电解质是                
(4)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与阴极析出的金属的物质的量、阳极析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2∶1时,电解质的化学式是                     

来源:2011-2012学年宁夏银川市贺兰县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U形管内盛有100mL的溶液,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K2 ,合并K1 ,若所盛溶液为CuSO4溶液:则A为     极,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所盛溶液为KCl溶液: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K+移向    极(填A、B)
(2)打开K1,合并K2,若所盛溶液为滴有酚酞的NaCl溶液,则:
①A电极附近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U形管内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3)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打开K1,合并K2,电解液选用CuSO4溶液,则A电极的材料应换成是      ,电极反应式是                 。B电极的材料应换成是       ,反应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Cu2+浓度     (填“增大”、“减小”、“不变”)。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石墨电极电解100 mL H2SO4与CuSO4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
FeO(固)+CO(气)Fe(固)+CO2(气)ΔH>0
(1)则该反应中平衡常数K=          
(2)已知1100℃时K=0.263。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1c(CO)=0.1mol·L1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选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      v(选填>,<,=)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t℃时,将3molA和1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了0.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x=             
(2)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催化剂

10ml2% H2O2溶液


10mL5% H2O2溶液
                  无

10mL5% H2O2溶液
1mL0.1mol·L1FeCl3溶液

10mL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1mL0.1mol·L1FeCl3溶液

10mL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1mL0.1mol·L1FeCl3溶液

(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                             
(2)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                                  
(3)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