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研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冻三尺 | B.海水挥发 | C.死灰复燃 | D.玻璃破碎 |
区别空气、CO2、O2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B.观察气体的颜色 |
C.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
D.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
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这里的氟、钙、碘指的是
A.单质 | B.原子 | C.分子 | D.元素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
B.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气体 |
C.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物质 |
B.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
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
D.氧气具有可燃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
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元素名称为镁 | B.质子数为12 |
C.元素符号为Mg | D.核外电子数为24.31 |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 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 D.①④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
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最大圆圈代表纯净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
B.①单质、③氧化物 |
C.①单质、③化合物 |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 |
操作或现象 |
分子的特性 |
A |
给篮球充气 |
分子间有间隙 |
B |
物质热胀冷缩 |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C |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
分子是运动的 |
D |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 |
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
D.参加反应的“”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
明胶常应用于制药和食品工业,其所含的一种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可得产物之一是苯丙氨酸(C9H11O2N)。下列关于苯丙氨酸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C.由23个原子构成
D.各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1
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的铜片,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其中含有Cu2(OH)2CO3。若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反应物除了Cu外,还有N2、O2、CO2、H2O中的
A.一种 | B.两种 | C.三种 | D.四种 |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
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C.若消耗6 g的乙,则生成34g的丙 |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1个铁原子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③2个二氧化碳分子分子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⑤表示出二个硫酸根离子 ;⑥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里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铁在氧气中燃烧 ( )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 )
③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
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水.
(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自来水厂利用沉淀、 、吸附和消毒等方法净化水.
(2)取某小区等量的自来水和直饮水,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并搅拌,发现直饮水中有大量泡沫,没有浮渣,自来水中泡沫少且有浮渣,说明直饮水的硬度较 (填“大”或“小”).
(3)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
(4)某同学探究水的组成,按图C所示做电解水的实验.实验开始后发现同极都有气泡冒出,为检验b中气体,打开活塞.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管口,可以观察到现象是 。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观察到 现象时,再开始收集气体。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将装置A和E连接,实验操作有:
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
e.加热,收集氧气。
上述操作中缺少的一步是 ,该操作编号f,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小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实验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取一只250 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小块燃着的木炭插入集气瓶中 |
木炭燃烧得更旺 |
化学方程式I |
表中,化学方程式I是 。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该实验不能证明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 。
实验II: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
(250 mL 集气瓶)
【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
①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
② |
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
|
|
③ |
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b |
A中水进入到B中,B中水的体积为200 mL。 |
收集200 mL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
④ |
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
⑤ |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 进行操作I |
现象I |
小丽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 |
表中,操作I是 ;
现象I是 。
【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B中剩余水体积/mL |
100 |
42 |
39 |
41 |
38 |
【数据处理】已知,在上表数据中,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
【实验反思】
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