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
D.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浙江杭州卷)历图是小王同学的听课笔记摘录。据此可以判断,该同学的学习内容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洋务运动 D.武昌起义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疆卷)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们选择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的一组是(    )

A.虎门销烟遗迹———圆明园遗址———威海卫战役纪念馆
B.大沽炮台遗址——— 天津义和团遗迹———武昌起义纪念馆
C.詹天佑故居———张謇故居———徐悲鸿故居
D.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会址———革命圣地延安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黔西南州卷)(2015·贵州黔西南)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端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湖南衡阳)中国近代第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割给英国的领土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1)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认为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
材料二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2)“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由中国皇帝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
(3)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湖南常德)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简要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历程。
(2)请你举出近代前期反抗外来侵略的三个历史人物及其反抗侵略的主要事迹。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哪些抗争?。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黔西南州卷)(2015·贵州黔西南)回顾历史——以史为鉴——展望未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血泪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清政府实行什么政策导致落伍于世界,一步步被动挨打?
(3)学习了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有何启示?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实际上是我们今天的(  )

A.北京 B.南京 C.东京 D.开封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疆卷)成龙主演的电影《十二生肖》,其故事情节是围绕生肖铜首的争夺与保护展开的。与生肖铜首的遗失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湖南衡阳)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

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大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写道:“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这是下列哪次战争中的真实写照?(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个“强盗”闯进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坏后又放火烧毁了它。这座凝聚着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世界名园化成一片焦土!这两个“强盗”是(     )

A.英法联军 B.英美联军
C.八国联军 D.美法联军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浙江金华卷)金华太平天国王府经过三年的修缮,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重新开馆迎客,小明于当日前去参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走进史迹】小明看到侍王府气势宏伟,游人如织,人们纷纷议论着当年的那场运动……
(1)请结合小明的所见所闻分析侍王府遗址的价值。(2分)
【寻觅史踪】在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展台前,小明听到导游“倡导学习西方,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的解说时,不由地联想到l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的一些开明官员组织的一场自批运动,而且效果还不错。  
(2)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小明觉得“效果还不错”的理由。(4分)
【探究史评】为更全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小明又查阅了相关史料,发现后人评价不一:孙中山认为这场运动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建立的政权仍不免为专制,不能算成功;毛泽东则认为这场运动是中国冲出中世纪、寻找西方真理的开始……小明若有所思。
(3)孙中山和毛泽东分别基于什么角度作出评价?小明这种学习历史的过程和方法启示我们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到洋务运动的是(  )

A.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的运动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款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双方最终于4月17日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之后,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纷纷在中国投资办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个“条约”是(  )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共13分)
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线索,一条是列强的侵略;一条是中国人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显得特别的耀眼,依据所学回答:
(1)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什么运动?后来支持维新变法的清朝皇帝是谁?
(3)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作出重大贡献,它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是中国思想近代化,请回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和高举的两面大旗。(3分,各占1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冲击—反应”是中外史学界解释近代史的模式之一。“冲击”主要是指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古老国家的侵略;“反应”是指列强的侵略促使这些国家发生的剧烈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的挑战看作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于是通过效仿洋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他们的基本选择……
——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150多年前,在西方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到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迎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大国崛起》
(1)19世纪60年代,面对“千年变局和强敌”,中、日两国为实现自强,各作出了怎样的“基本选择”?这两自强运动在性质上有何差异?
材料二 在甲午战争之后,全国各阶层,包括士绅阶层,也包括保守派的士大夫都在感到中国非变不可,保守派甚至主动要求张之洞到北京来主持变法。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唯一有那么强的一种社会共识……
——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2)甲午战败惊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中国社会各阶级以不同的方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试举两例说明。
材料三 (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陆总长(注:外交部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
——《顾维钧回忆录》
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不能”签字的原因。简要评价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拒签”行动。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浙江台州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夫日本,幕府专政,诸藩力征,受俄、德、美大创,国几不国,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
——梁启超《论不变法之害》
材料二: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中苏美英《开罗宣言》
(1)写出“割我台湾”的时间和条约。
(2)结合史实,从中日双方概括“国几不国”的日本为什么不到三十年能“割我台湾”?
(3)根据所学知识从国际角度分析“还我台湾”的原因。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湖南常德)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简要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历程。
(2)请你举出近代前期反抗外来侵略的三个历史人物及其反抗侵略的主要事迹。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哪些抗争?。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4期 专题11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