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此文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是指(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有关内容选择恰当的是:(   )
①虎门销烟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主张此观点的派别是(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遵义卷)面对旧中国的腐朽落后和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其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李鸿章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晚清厦门胡里山炮台的兴建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一次尝试,这次尝试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黔东南州卷)下列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图片内容相吻合的主题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中国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科学家            
(2)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            
(3)“解放军的好战士”            
(4)被称为“发明大王”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更崇高。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探究一:古代交往篇
(1) 2015年,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延伸。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哪位人物? 
(2)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在唐与天竺频繁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哪位高僧?
(3)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年开始,明成祖派遣哪位人物率领船队先后七次出使西洋?
探究二:近代探索篇
(1)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强国之路的探索。以学习西方技术为内容而进行的是哪次探索活动?
(2)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20世纪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3)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哪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探究三:现代复兴篇
(1) 1978年底,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目前,“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经成功实践,请写出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一例?
(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什么理论?
感悟: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为了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应该怎样做?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开放篇:筑“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
【古代沟通】
材料一: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汉帝国”通过什么通道与欧亚大帝国连成一条“文明地带”? 其开拓者是谁?
【近代引进】
材料二:中国近代化是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经验,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2)为寻找救国之路,中国在五四运动以前经历了哪几次近代化的探索?(至少回答3次)
【当代开放】
材料三: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开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材料四:“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3)对比材料三、材料四,请回答从经济特区建立到“一带一路”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的两幅图片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信息?指出它们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二 新中国某―历史时期的宣传

(2)据材料二,我国工业化进程出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钢、煤、水泥、电视机等工业品产值已居世界第一位。同时,逐步形成了以能源、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体系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义。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此文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是指(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遵义卷)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

A.康有为、梁启超 B.李大钊、胡适
C.李鸿章、张之洞 D.曾国藩、奕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南卷)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

A.拒和 B.迁都 C.变法 D.革命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下图反映的剪辫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河南卷)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词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维新法令的颁布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往人们穿着长袍马褂,梳着长辫子,相互交谈和通信多称呼对方为大人、老爷。易服饰、剪发辫、改称呼等礼节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戊戌变法期间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黔东南州卷)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有三位伟人,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他们分别是指(     )

A.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
B.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
C.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D.毛泽东、习近平、邓小平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西玉林防城港卷)“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

A.李鸿章 B.孙中山
C.康有为 D.毛泽东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有关内容选择恰当的是:(   )
①虎门销烟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南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866年,         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1892年,         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1894年6月,       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     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1905年8月,      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   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
1912年2月,     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以后,     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
1924年1月,      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材料二 上海《商报》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
材料三 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材料四   今年恰逢孙中山逝世9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孙中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材料中有关孙中山在1894年—1912年期间的具体革命活动。
(2)材料二评价孙中山有五个“不知”,你怎么理解?结合材料三,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3)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聚焦三农》栏目的内容,定位于报道和解析三农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农业是天下之根本,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
材料一: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下图

材料三:“驱除鞑虔,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
材料五:
 
材料六:“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材料七: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
阅后请回答:
(1)材料一内容出自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图是唐代出现的哪一农业灌溉工具?
(3)根据材料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哪一内容是解决土地问题?
(4)根据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什么法令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分)
(5)观察材料五,农村开始富裕,生产迅速增长得益于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采取哪一重要措施?
(6)材料六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重要改革?(1分)
(7)材料七是俄国历史上哪次改革?(1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黔东南州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前
“革命”后
礼节变化
叩头
鞠躬、握手
称呼变化
大人、老爷
先生、君、同志

 
(1)材料一中的“革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1 分)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 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 世纪 80 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 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分)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导致这一种变化的主要因素。(2 分)
材料三 火车的发明和铁路建设均属于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如今这些成果成为我们黔 东南地区发展和进步的助推器。2015 年 6 月 12 日凯里南站即将投入使用,从此,黔东南人民出行又多了一种选择——高铁。
(3)请分析材料三的这一变化将对黔东南地区产生什么积极影响?(2 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更崇高。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探究一:古代交往篇
(1) 2015年,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延伸。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哪位人物? 
(2)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在唐与天竺频繁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哪位高僧?
(3)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年开始,明成祖派遣哪位人物率领船队先后七次出使西洋?
探究二:近代探索篇
(1)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强国之路的探索。以学习西方技术为内容而进行的是哪次探索活动?
(2)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20世纪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3)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哪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探究三:现代复兴篇
(1) 1978年底,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目前,“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经成功实践,请写出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一例?
(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什么理论?
感悟: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为了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应该怎样做?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铜仁卷)2015年是新文化运动100周年,新文化运动高举           的大旗,促进人们更加积极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

A.民主与专制 B.科学与愚昧
C.新文学和旧文学 D.民主和科学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今年是下列哪些历史事件110周年纪念(   )
①废除科举制 ②京张铁路的修建 ③中国同盟会成立 ④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靑年杂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A.自由和平等 B.民主和法制
C.自由和科学 D.民主和科学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南卷)为了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倒行逆施,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了(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
①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②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
③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④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有关内容选择恰当的是:(   )
①虎门销烟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西玉林防城港卷)1913年北京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还要求对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这一规定(  )

A.激励了张謇弃官回乡办企业
B.表明北京政府决心铲除三座大山
C.加剧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D.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持续发展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西玉林防城港卷)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文学革命,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这一提倡(  )

A.开启了新文化运动
B.使中华传统文明逐渐消失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惊醒了近代中国一些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材料二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请分别写出A、B两部著作的编写者或译著者姓名。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他们掀起“‘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这场思想革命”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中起主要阵地作用的著名杂志是什么?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十八世纪的法国,人民还处于黑暗之中。一些人著书立说,激烈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这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材料三: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锋芒集中指向封建正统思想——孔孟之道。
阅后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这场“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先驱是谁?(2分)
(2) 根据材料二,这场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是指什么运动?(1分)
(3)材料三是哪场运动的内容?这场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什么?(2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黔东南州卷)孔子学院是中国派驻外国推广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目前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 400 多所孔子学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创始人孔子生活在那一时期?如果要了解孔子的言 行,你认为应该查阅哪部经典著作?(3 分)
(2)秦朝时,秦始皇对儒家采取了什么措施?西汉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 从此确立了儒学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2 分)
(3)新文化运动中斗争矛头直指“孔孟之道”,陈独秀等人大力提倡的新思想是什么?(2 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874年,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后来,遇到新工艺时,也只是暂时雇佣少数洋匠。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义》
材料三 (中华民国建立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识,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据材料一,指出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简要分析福州船政局创办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为此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什么?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