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 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右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时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和清朝时设立军机处,其主要目的都是(  )

A.加强中外交往 B.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C.加强君主集权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吵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重大改组”体现在(   )
①设立锦衣卫   ②设立军机处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废除宰相制度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河南卷)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这段话反映了

A.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
B.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D.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南卷)为了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我国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如下图)。邮票中曹雪芹身边放置的书稿最有可能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诸城县续志》赞誉清代乾嘉年间一位祖籍本地的官员:“砥砺风节,正身率属…… 遇事敢为,无所顾忌。”这位官员是(   )

A.赵明诚 B.赵秉忠 C.郑板桥 D.刘墉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

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抗击沙皇俄国入侵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教授于1603年8月25日(中国明朝后期)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大地。如果当时他到中国,最不可能(   )

A.了解科举考试 B.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C.学习活字印刷术 D.查阅《尼布楚条约》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

A.“重本抑末”政策 B.汉化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黔东南州卷)众所周知,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李时珍所著的一部医书,被称为具 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书中收集了药物 1892 种,药方 11096 个。这部医书是指(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时,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驻藏大臣 B.军机处
C.宣政院 D.伊犁将军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的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    )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要了解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以及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应推荐阅读(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幅疆域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率孤军坚守扬州城的著名将领史可法生活的时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末清初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乾隆时,内阁学士胡忠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忠藻和族人被杀,罪及师友。这反映了统治者:(   )

A.设立军机处 B.实行八股取士
C.制造文字狱 D.设置厂卫机构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时期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设置了(  )

A.军机处 B.西域都护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相当完美,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            
(2)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图一是我国民族英雄              。1662年,他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             ,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重要贡献。
(2)图二反映的事件是                年的五四爱国运动。这场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              革命的开始。
(3)图三反映的事件是                战争。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主义精神,被誉为“                  ”。
(4)图四形象地展现了“救世主”            受难的情景。他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他是              (宗教)的创始人。
(5)图五反映的事件是              。1492年,                    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美洲。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根据小题表述的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将 √ 涂黑,错误的将 × 涂黑。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率军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南卷)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陆地丝路之繁荣】
材料一 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1)写出材料一中,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物品和文化。(4分)由此可知,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海上丝路之昌盛】
材料二 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一带一路之复兴】
材料四  2015年3月,习近平在博鳌论坛上发表演讲,再次谈及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的理解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整顿吏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授,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授,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摘自班固《汉书》卷一九《九官公卿表》
材料二 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80贯以上处死。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
——摘编自《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长官的官职名称。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他亲自选拔刺史主要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吏治建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对当前的反腐倡廉有何启示?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依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更崇高。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探究一:古代交往篇
(1) 2015年,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延伸。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哪位人物? 
(2)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在唐与天竺频繁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哪位高僧?
(3)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年开始,明成祖派遣哪位人物率领船队先后七次出使西洋?
探究二:近代探索篇
(1)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强国之路的探索。以学习西方技术为内容而进行的是哪次探索活动?
(2)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20世纪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3)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哪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探究三:现代复兴篇
(1) 1978年底,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目前,“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经成功实践,请写出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一例?
(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什么理论?
感悟: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为了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应该怎样做?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