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下图中,(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b)为校园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景观指示牌在(b)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若图示范围有新校门,则最有可能开在图的

A.东侧 B.西侧 C.北侧 D.南侧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有甲、乙两岛,其位置与轮廓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甲、乙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岛位于东半球 B.乙岛面积比甲岛大
C.乙岛位于南温带 D.乙图的比例尺比甲图大

春节时,图中四地
A.C、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B.A、D两地日出时间相同
C.A、B两地昼夜长短相同        D.B、C两地地方时相同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干流的流向为

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优势体现在

A.线路比较短,工程量较小 B.坡度较平缓,地质灾害少
C.修建桥梁少,占用耕地少 D.居民点较多,社会效益大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1日晚,世界部分地区看到了罕见的双星伴月奇观,金星、木星与月球组成一张笑脸。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组成这张笑脸的天体为

A.恒星和卫星 B.行星和卫星
C.恒星和行星 D.彗星和卫星

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

A.金星 B.木星
C.月球 D.太阳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4月,美国天文学家宣布发现了迄今为止人类寻找到的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这颗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1.1倍,距离地球约500光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该行星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为

A.彗星 B.卫星 C.恒星 D.星云

科学家认定该行星为“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主要依据是

A.该行星体积与地球相当
B.该行星与地球围绕同一中心天体运转
C.该行星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D.在该行星上面找到了生物化石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此恒星耀斑爆发时

A.呈现出暗黑的斑点
B.一定会造成地球上气候异常
C.呈现出增亮的斑块
D.一定会造成地球上无线电短波中断

此次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行星表面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引起大气层扰动                  ②其表面温度一定会升高
③行星上各地都会出现极光现象      ④行星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A.从极点N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B.②地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①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向
D.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与②地相比,⑤地自转的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
B.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较小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小
D.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较大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逆时针方向拔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的交替 ②四季的变化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④地方时的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图中P地

A.位于晨线上 B.当地时间6时日出
C.位于昏线上 D.当地时间8时日出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家在广州的李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始终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李先生游览太平洋小岛时,当地报时为11时,而手机上时间为8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该岛的经度可能为

A.160°W B.80°W C.160°E D.150°E

此时,全球今天与昨天的范围之比为

A.1:2 B.1:l C.2:1 D.1:3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在地球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在地球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A.南半球昼变长,并长于夜 B.南半球夜变长,并长子昼
C.北半球昼变长,且短子夜 D.北半球夜变短,且短于昼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河南登封观星台(34°N,113°E)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粱,台下有一长堤,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每天横梁的影子投在长堤上时,北京时间是

A.12:28 B.11:32
C.12:32 D.12:00

下列日期,横梁在长堤上影子最长(距观星台最远)的是

A.“五一”节 B.“三八”节
C.国庆节 D.圣诞节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后的一周内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在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①④之间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④层 B.③层 C.②层 D.①层

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为地表岩石圈 B.②层只能纵波通过
C.③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层的压力比较小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减弱① 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

发生雾霾时,大气能见度变差,主要原因是

A.⑤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江汉平原某城市某年2月27日20时气温(单位:℃)实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此图所示热岛效应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废热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较大
C.城市高层建筑逐渐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多,保温作用强

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A.市区 B.近郊 C.较远郊区 D.偏远农村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组织的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在图中①、②两地建一水电站,你认为较为合适的是____,理由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择在图中的A处,请根据图中信息简述理由。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嘹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为什么?
(4)有同学提出利用陡崖进行攀岩练习,那么,图中陡崖相对高度H的范围为____。

A.50≤H<100 B.50≤H<150
C.100≤H<150 D.150≤H<200

(5)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密林迷了路,请你从地理角度给他指出独自走出困境的最佳路线,并说出原因。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下图为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____  ,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____。
(2)图中甲地日出方位为      ;乙地的地方时为          点;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点。
(3)从丙地向正北发射的导弹,在没有纠偏的情况下,将偏向____(东或西)方飞行;若从丙地向正东发射,导弹的偏向是          (南或北)方。
(4)甲、乙、丙三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一年当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____。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一同学针对睛天和阴天的气温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下面的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天气变化的是    ,理由____。
(2)右图所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____。
(3)高山地区往往成为人们的避暑胜地,试分析其原因。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原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该校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所学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的风。
(2)请在下图中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

(3)调查获得的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统计表如下,据此分析: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   (季节)最少,其原因是               ,掩盖了海陆风。
(4)分析海陆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的影响。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