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2015年四川省雅安市】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前质量分数/%
70
15
6.25
8.75
反应后质量分数/%
35
7.5
48.75
8.75

A.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
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D.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重庆A】下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CaO起催化作用 B.该反应中CO2是生成物
C.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山东省德州市】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围观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乙、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和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山东省临沂市】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成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有关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2X+ 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O B.N2 C.NO2 D.N2O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Cu(NO 3 2CuO + O 2↑+ 4X↑的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

A. H 2 B. NO­ 2 C. CO 2 D. CO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湖南省株洲市】已知:X和Y两种物质共80g ,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Z与W的质量比为11︰9,且反应中消耗X的质量是生成W的质量的4/9,则反应中消耗Y的质量为(  )

A.16g B.36g C.44g D.64g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钛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 3)。冶炼金属钛时,主要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2FeTiO 3+6C+7Cl 2 2X+2TiCl 4+6CO,②TiCl 4+2Mg Ti + 2MgCl 2
则X为(  )

A. FeCl 2 B. FeCl 3 C. Fe 2O 3 D. FeCO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浙江省衡州市】如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工作,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逐渐变黒,电子台秤读数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CuO
B.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
C.加热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保持不变
D.硬质玻璃管内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图示中x的数值为3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湖南省株洲市】下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小球间的短线代表原子间的结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示有4种分子
B.图示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图示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D.图示产物为混合物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 1、t 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湖北省宜昌市】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SiO2 X+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CaSiO4 B.Ca2SiO3 C.CaSi2O3 D.CaSiO3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湖北省孝感市】如图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
B.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
C.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D.乙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2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湖北省宜昌市】某同学为了测定铜镁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将100g稀盐酸分2次加入到盛有5g该样品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次数
实验前
第1次
第2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0
50
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5
3
2

A.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
B.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
C.每50g稀盐酸和1g镁恰好完全反应
D.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湖北省孝感市】将40g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35.6g,再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理论上可得到固体氯化钙的质量为(  )

A.无法确定 B.44.4g C.33.3g D.35.6g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贵州省安顺市】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 + 12O2 + 6NH3 = 3N2 + 5X + 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O B.CO2 C.H2 D.CO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湖北省武汉市】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智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重庆市B】(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1)已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两种原子中相等的是     (填序号)。

A.质子数 B.电子数 C.第一层电子数 D.第二层电子数

(2)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名称是            
(3)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请在下图方框中以图示的方式完成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氧原子,Ο表示碳原子)。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重庆A】“硝酸”是高中化学将要学习的物质,浓硝酸见光会发生化学变化,其化学方程式为:4HNO3光照4NO2 ↑+ 2H2O+X↑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请在硝酸的化学式中标出氮元素的化合价:HNO3
(3)硝酸具有酸的一些共同性质,是因为它在水溶液中也能解离出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山东省德州市】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列入我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

(1)煤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2)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写出合成气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考虑,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填序号)。
①乙醇(C2H5OH)  ②甲醇(CH3OH)  ③尿素[CO(NH2)2]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广东省广州市】碲(Te)被誉为“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创造人间奇迹的桥梁”。实验室模拟提取碲的一个实验是:取某含碲溶液于烧瓶中,加入适量NaC1,加热到一定温度,持续通入SO2,待反应一定时间,过滤得到粗碲。
(1)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则X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为探究获得较高粗碲沉淀率的反应条件,某研究小组在控制NaC1浓度和SO2流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下述对比试验,数据如下:

实验
温度/℃
反应时间/h
粗碲沉淀率/%
a
65
3.0
65.0
b
80
3.0
98.9
c
80
2.0
98.9
d
90
2.0
97.0

①该小组研究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a和b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上述四组实验中,最佳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h。
④为了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可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测定粗碲沉淀率。若再设计对比实验,选择的反应条件还可以是___________(填选项)。
A.80℃,1.5h            B.80℃,2.5h         C.70℃,2.0h         D.95℃, 2.0h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安徽省】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                 
(3)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为什么?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注意:若答对第(4)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该兴趣小组又做了镁条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均能产生H2,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与镁条反应的溶液
NH4Cl
NaCl
Na2SO4
H2O
实验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
有较多气泡产生
有少量气泡产生
气泡较少
加热后,实验现象
气泡明显增多,
可闻到氨味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上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三条结论,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不分析原因,不得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四川省乐川市】由于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因此提供清洁的空气、保持车厢的卫生非常重要。
(1)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
①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下面是一种制备高铁酸钠的反应原理:Fe2O3+3NaNO3+4NaOH=2Na2FeO4+3NaNO2+2X,X的化学式为         
(2)某品牌的空气净化剂含有过氧化钠(Na2O2),它可以使车厢里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钠和氧气,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湖南省益阳市】科学家最近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请补充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6O25CO2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湖北省宜昌市】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反应前                             反应后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             (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湖北省黄冈市】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实验1、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所示称量的质量是_______g。

(2)实验2中可观察到铜丝表面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5-1 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