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汤山猿人是江南迄今发现的惟一完整且和北京人属同一时期的古猿人。存放该猿人化石的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博物馆在今年8月青奥会开幕前对外开放了。据你所学知识判断,该猿人

A.能够制造和使用粗糙的石器 B.会种植水稻
C.住在干栏式的屋子里 D.会种植粟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哪项与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不符

A.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住半地穴式房屋
C.穿棉布衣服 D.会制造陶器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红针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如下图

请你判断一下,他的整理中哪项是错误的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看电视剧《封神演义》时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他由此回忆起哪一个历史事件

A.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B.商汤灭夏
C.国人暴动 D.牧野之战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战役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①城濮大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巨鹿之战   ⑤长平之战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大变革时代的经济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B.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C.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D.春秋时期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晋国分为三个国家,他们是

A.齐韩魏 B.赵韩魏 C.赵魏燕 D.楚燕齐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周幽王为博宠妃一笑,点燃烽火,诸侯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就商鞅变法的内容而言,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织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战国后期的泰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军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战国时出现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历史学习中,历史地图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下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①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②秦长城西起陇西,东到辽东
③秦统一期间的都城为咸阳
④秦统一后的疆域未达东部沿海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转来的小英向同学们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一样”,那么小英的姓是

A.夏 B.商 C.秦 D.唐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修长城和灵渠 B.派蒙恬反击匈奴
C.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朝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什么字体

A.隶书 B.大篆 C.小篆 D.楷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鼓励推荐人才
B.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C.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D.在长安设立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的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周武王 D.汉武帝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题:(对的填A,错的填B)(共6题,每题1分,共6分)
1.我国境内原始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元谋人、北京人、半坡居民和山顶洞人。
2.苏州的“苏”字古代写作“蘇”,表明这里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半坡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了早在七千年前这里就大量种植水稻。
3.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到:“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莫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皇帝制度。
4.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5.春秋晚期的庄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6.通过“文景之治”,西汉进入最鼎盛的统治时期。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空题:(共3题,每题2空,每空1分,共6分)
1.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   
陈胜、吴广在    (地点)发起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2.秦朝的建立者是    (人名)。
秦朝在地方上推行    (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3.傅斯年先生在《夷夏东西说》一文中指出:“自东汉末以来的中国史,常常分南北……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地理的形势只有东西之分,并无南北之限。……历史凭借地理而生,这两千年的对峙,是东西而不是南北。”在战国七雄中,位处最东的是    国,最西的是    国。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诸侯纷争】
材料一 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
——《史记》
(1)材料一中辅佐“桓公”称霸的贤相是谁?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战役是哪一战?
【社会变革】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
(2)据材料二归纳“商君”改革的措施。各国变法后,我国进入哪种社会形态?
【文化繁荣】
材料三 文化是指人类在科技、思想、文学、艺术、体育、教育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改造自然、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3)他生活在战国时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4)思想的变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思想解放性质的事件是什么?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材料二 “六王毕,四海一”。
——《阿房宫赋》
材料三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民主制度?请举一例说明古代的哪位先贤是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
(2)材料二提到“六王毕”扫六合”。“六王”出现与历史上哪一制度有关?其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民知所从矣。”
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的观点?他提出过怎样的治国主张?
(2)材料二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后来秦始皇依据他的什么理论首创了一套政治制度。
(3)依据材料三,此“臣”提出了什么建议?
(4)依据材料四,指出正确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什么?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常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