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浙江省余姚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1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A处最有可能修筑有

A.梯田 B.水渠
C.陡崖 D.城墙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月,美国东北部遭受了历史上最强暴雪的袭击。下图为1月27日北美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等压线a、b、c的数值大小关系是

A.a>b>c B.c>a>b
C.a<b<c D.a<c<b

该次暴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从图中可看出其主要原因是

A.冷锋系统的连续过境
B.暖气团势力强水汽多
C.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滞留时间长
D.中部地形平坦利于冷空气运行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台湾岛沿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岛屿上变质岩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主要原因是

A.断层发育比西部多,岩层受地壳的水平运动影响大
B.断层发育比西部少,岩层受地壳的垂直运动影响大
C.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挤压影响大
D.位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拉张影响大

图中中央山脉的物种非常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B.纬度较低,相对高度大
C.东南季风,带来水汽 D.地壳活跃,生物活动多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地温度带分布图(X为纬度),完成下列问题。

影响图示地区温度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部河流多自北往南流 B.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
C.北部光照条件相对较好 D.耕作制度都是一年三熟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图a为非洲某国简图,图b为图a中甲、乙、丙、丁四地的降水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丙、丁四地降水统计分别对应图b中的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④②③ D.④③②①

造成图示区域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洪泽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入湖水量年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四个湖泊入湖水量年际变化(最大量与最小量的比值差异)最大的是

A.洪泽湖
B.洞庭湖
C.鄱阳湖
D.巢湖

2014年夏季,鄱阳湖大部分水域变成了草地,主要是因为

A.过度捕捞
B.围湖造田
C.泥沙淤积
D.降水较少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南美洲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因安第斯山而得名的安山岩是一种喷出岩。按成因分类,下列岩石与之属于同一类的是

A.玄武岩 B.花岗岩
C.大理岩 D.石灰岩

①、②两地自然带类型和成因分别是

A.①地热带荒漠带东北信风带;②地常绿阔叶林带巴西暖流
B.①地热带草原带秘鲁寒流; ②地温带荒漠带西风背风坡
C.①地热带草原带赤道低压带;②地常绿阔叶林带巴西暖流
D.①地热带荒漠带副高、寒流;②地温带荒漠带西风背风坡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广东省遭遇20年来最严重的登革热。它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当气温接近30℃、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蚊虫最活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容易发生登革热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中甲、丁、戊三地的降水偏少,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沿岸寒流影响 B.盛行风背风坡
C.荒漠化较严重 D.受副高影响大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为兰新高铁示意图,图2为保护高铁正常运行所建立的防护墙、地上隧道(新疆段占65%)等防护工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中发展的特色林果基地,与其形成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水源 D.土壤

图2中防护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防洪涝 B.防冻土
C.防滑坡 D.防大风

与东部地区相比,该地区高铁每公里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其原因可能是

A.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B.地形平坦,河流较少
C.人烟稀少,城市分散 D.资源丰富,需求旺盛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世界甲、乙两国主要工业区要素成本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要素成本
甲国某工业区
乙国某工业区
劳动力(美元/小时)
22.50
7.00
土地(美元/平方英尺)
1.30-4.55
11.15-17.29
电力(人民币元/千瓦时)
0.41
1.00

 
甲国可向乙国转移

A.炼铝工业 B.普通服装工业
C.飞机制造工业 D.石油化学工业

针对表中乙国出现的各种要素成本问题,乙国工业区需

A.承接产业转移 B.扩大用地面积
C.发展高耗能产业 D.调整产业结构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我国三个省区粮食作物构成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稻谷
小麦
玉米
其他
黑龙江
37.7
2.6
37.3
22.4

8.2
56.5
29.1
6.2
湖南
87.2
0.4
4.8
7.7

 
甲省可能是
A.吉林    B.河南    C.海南    D青海
湖南、黑龙江两省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盐碱、洪涝 B.夏季酷热、台风频繁
C.旱涝、低温 D.交通闭塞、水源短缺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不断向郊区延伸,高速公路出入口、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随着集聚区规模的扩大,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又称“边缘城市”。下图示意美国某“边缘城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生产用地 B.居住用地
C.办公用地 D.零售业用地

关于图示“边缘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的昼夜流动性大
B.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
C.空间上和中心城市相接
D.建筑物的密度比中心城市大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城市丙是纳米比亚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世界最大的紫羔羊皮集散地,年出口羔羊皮占世界市场销售量约一半。读纳米比亚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推测甲地区第一产业的内部构成特点。
(2)纳米比亚的电力供应能基本满足本国工业发展的需求。乙是该国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中心,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属于   指向型工业,该国可因地制宜开发利用    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以促进乙地工业的发展。从自然环境角度考虑,影响乙地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3)简析城市丙成为世界最大紫羔羊皮集散地的区位优势。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资料,完成(1)~(3)题。
博斯腾湖(淡水湖)位于新疆天山南麓,是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源地。湖西北部是中国内陆芦苇(纤维板原料)最集中的分布区。湖泊所在的博湖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已有8家10个项目的企业落户该县光伏发电(指利用太阳能发电)产业园区。图1为博斯腾湖周边简图,图2为博湖县湿地面积变化资料。

(1)博湖县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有利区位是        
(2)据图1中信息推测该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地的位置,并说明推测依据。
(3)据图2说明博湖县湿地变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略图及2009-2012年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产量统计资料。

材料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东北地区形成了畜牧、狩猎、渔捞、采集、种植的生产方式。丰厚的冬(季)贮(存),则是东北地区人们饮食文化的聪明创造。
材料三:研究表明,由于地下土层中的盐碱成分水解后,被埋藏过浅的地下水频繁推到地表后因水分快速蒸发而沉积,是造成大庆及周边地区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打井种稻,加大浅层地下水的开采强度,全面推行旱地改水田工程,是大庆及周边地区治理盐碱化的重要措施。
(1)说出2009—2012年黑龙江玉米产量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分析历史上东北地区生产方式形成原因和冬贮丰富的原因。
(3)说明大庆及周边地区实行打井(开采浅层地下水)种稻,推行旱地改水田工程对治理盐碱化的作用。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