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九套
小明在班上做了一次民族成分的调查,他发现班上有五名同学来自不同的少数民族,这个调查印证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分区独立居住 |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
C.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
D.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等边疆地区 |
某中学组织夏令营活动,在当地某个山区(如图所示)考察,按预定计划需搭帐篷宿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安全的角度最适合宿营的地点是D点 |
B.测得图中海拔最高处的气温为20℃,那么C处气温为18.8℃ |
C.图中①②两处坡度较陡的是②处 |
D.图中①②两处都为山脊 |
下列有关“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极地区人口稠密 |
B.两极地区多冰雪,降水丰富 |
C.两极地区非常寒冷,降水少,多强风 |
D.两极地区淡水资源、矿产资源缺乏 |
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港毗邻珠海,澳门紧邻深圳 |
B.博彩旅游业是香港的经济支柱 |
C.祖国内地是港澳经济繁荣的坚实后盾和强力支撑 |
D.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路环岛组成 |
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也是祖国的宝岛。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省居民以高山族为主 |
B.台湾气候终年炎热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 |
C.台湾岛内最高的山峰是阿里山 |
D.台湾交通发达,旅游业已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柱 |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地震频发 |
B.台风是黄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灾害 |
C.夏季多暴雨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 |
D.围湖造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
如图是“世界主要成石油运输路线图”.我国从波斯湾沿岸进口石油运往上海港,最近的航线依次是( )
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
B.波斯湾→直布罗陀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
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
D.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区地表支离破碎 | B.②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
C.③在福建省 | D.④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河流 |
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人口少 |
B.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
C.青藏地区主要是发展高山牧业和绿洲农业 |
D.南方地区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
悟空:师父,前方烟雾缭绕,如仙境一般,难道是到了西天圣地?
唐僧:悟空,那是××市区!如此仙境,难怪是全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要不你就留下吧。
悟空:师父,我要去西天!
唐僧:徒儿不知,留在此地是去西天最快的方式。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悟空看到的“仙境”烟雾缭绕,是我国近年常出现的雾霾天气,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污染 | B.湿地破坏 |
C.噪声干扰 | D.海洋赤潮 |
那是××市区!如果该城市是下列城市之一,则最有可能是
A.海口 | B.拉萨 | C.昆明 | D.北京 |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下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m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本月降水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降水日期 |
5日 |
7日~8日 |
11日 |
15日~27日 |
29日 |
降水量 |
15mm |
21mm |
25mm |
153mm |
41mm |
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A.1100mm | B.255mm |
C.41mm | D.51m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
B.该地当月处于旱季 |
C.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 |
D.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大 |
唐朝诗人杜牧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所指的“杏花村”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
A.西北地区 | B.青藏地区 |
C.北方地区 | D.南方地区 |
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
B.是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
C.首都华盛顿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
D.是地跨北美洲和亚洲的国家 |
图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此图反映的地势特征是
A.中部高四周低 | B.西高东低 |
C.东西高中间低 | D.东西低中间高 |
关于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 B.多条大河的发源地 |
C.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 D.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
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A─B─C─D表示我国的( )
A.地势第一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
B.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
C.800mm年等降水量线 |
D.一月份0°等温线 |
图中①处分布山脉是( )
A.昆仑山脉 | B.横断山脉 |
C.太行山脉 | D.大兴安岭 |
左图是世界某岛屿地形和河流分布图,右图是甲城市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岛屿位于
A.北半球和东半球 | B.南半球和东半球 |
C.北半球和西半球 | D.南半球和西半球 |
甲城市的降水特点是
A.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 | B.降水丰富,年内变化明显 |
C.降水稀少,季节分配均匀 | D.降水稀少,年内变化明显 |
春季,河流流量显著增大的现象称为春汛,河流出现春汛的原因是多样的。读“哈尔滨气候资料表”(此数据亦可代表我国东北地区整体气候特征)和“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7 |
-11.6 |
-2 |
5.9 |
14 |
17.7 |
20.2 |
20.5 |
15.5 |
6.6 |
-5.4 |
-14.5 |
降水(mm) |
3.8 |
5.5 |
7.4 |
29 |
49.6 |
84.4 |
104.3 |
134.4 |
56.7 |
22.7 |
13.8 |
5.7 |
哈尔滨气温的最低月份和降水最多的月份分别是
A.1月、7月 | B.1月、8月 |
C.8月、1月 | D.2月、8月 |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关于哈尔滨附近的松花江水文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流量最大的季节与区域多雨期基本一致 | B.冬季无结冰现象 |
C.流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 D.冬季出现了断流现象 |
图中显示松花江出现了明显的春汛,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工水库将冬季充沛的降水进行拦蓄,在5月初开闸放水 |
B.春耕未开始,农业用水量少 |
C.3月末雨季到来,大量降水补给河流 |
D.冬季及初春固态降水(雪)因气温低于0℃而长期累积,在3月末4月初融化 |
左图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图,右图是甲地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地区位于
A.北回归线以北 | B.珠江水系中游 |
C.珠江三角洲 | D.广州市的南郊 |
甲地景观图反映了该地
A.渔业发达 | B.水稻种植面积广 |
C.林业发达 | D.内河航运很发达 |
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动物,图中表示大自然中不同区域的典型动物,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我住在寒冷的北极圈,我的体长约3.4米,体重约300到700千克.我的皮毛防水,皮下脂肪又厚,所以不怕冷.我喜欢吃海豹、海鱼啦.”这里的“我”是图中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各动物分布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被誉为“高原之舟”,主要生活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上 |
B.②的生存范围因全球气候变暖而逐渐扩大 |
C.③被誉为“南极绅士”,分布在严寒的南极大陆沿海一带 |
D.④被誉为“草原霸主”,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的热带草原上 |
下图为“长江、黄河干流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共同流经 省和四川省。
(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泥沙汇入。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 河”。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其具体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3)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终年不冻,素有“ 水道”的美誉,长江流域主要的油料作物是 ,长江流域最重要能源是 。
(4)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支流无法汇入 | B.区域内气候干旱,降水少 |
C.近年来黄河上、中游用水量过大 | D.黄河存在凌汛现象 |
读“西北地区简图”,完成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山脉:B
盆地:C
高原:D
城市:E
铁路线:F
邻国:M
(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又有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 的趋势,自然景观也由东向西呈现出 - - 的变化。盆地C中,分布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河,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3)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盆地C中的 沙漠下,埋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为输出这里的天然气,国家建成了著名的“西气东输”工程,这项工程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是 、 (有二个正确答案) 。
A.缓解水资源紧张 | B.防止水土流失 |
C.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 D.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今年“六·一”,小明同学外出旅游,登山到甲处,通过GPS定位确定了自己的经纬度位置(如下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甲地在城镇的 方向,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小明 (能、不能)用此图量出算出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理由是 。
(2)“六·一”这天,图中城镇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3)“六·一”这天,测得乙地的气温为20℃,那么山顶的气温是 ℃。
(4)甲地到乙地与甲地到山顶比较,甲地到乙地的坡度 (陡、缓)。
(5)图示地区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
(6)A、B两条线,表示山脊的是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