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初三语文第三套

下面的词语里有两个错别字,修改并抄写这些词语,要求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迁徒   海燕   狼籍   肃然起敬

 
 
 
 
 
 
 
 
 
 
 
 
 
 
 
 
 
 
 
 
 
 
 
 
 
 
 
 
 
 
 
 
 
 
 
 
 
 
 
 

 

来源:初三语文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荆棘(jīng jí) 琐屑(suǒ xiè) 交卸(jiāo xiè)浦口(pǔ kǒu)
B.嗫嚅(niè rú)鄙视(bǐ shì)懵懂(měng dǒng)狼藉(láng jí)
C.陨落(yǔn luó) 讪笑(shàn xiào)隘口(yì kǒu)叱骂(chì mà)
D.忸怩(niǔ ní)山巅(shān diān) 蝉翼(chán yì)厮守(sī shǒu)
来源:初三语文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此时,面如土色,呆若木鸡的普兰德利正呆坐在弗拉基球场教练席上,一把无名火打心头烧起。
B.在母校生活了三年,我服从学校的管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随着毕业的来临就要结束了。
C.现在,上网交流越来越成为人们较为喜欢的一种交际方式,但随之而来的不规范用字却比比皆是,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不和谐音。
D.王大妈嫁女儿要亲家用轿子接,怎么做工作也做不通, 真是顽固不化
来源:初三语文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   )

A.开展“无车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B.当影院清场,商店打烊,24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成为读者向往的人间天堂。
C.4月15日,央视纪录频道在北京举办《舌尖Ⅱ》首映式,揭开了神秘面纱。
D.近日,中国读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追念。
来源:初三语文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使前后句语意连贯。(填序号)
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       。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④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来源:初三语文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水浒传》和《西游记》都是我国长篇      ①      体小说的代表作品。
《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讲述了一系列英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神神庙、武松打虎、      ②         、浔阳楼题反诗等。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     ③    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因  ④  被如来佛镇压在五行山下,后追随唐僧完成了西天取经大业。

来源:初三语文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原文填空。
⑴ 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⑶ 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5)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来源:初三语文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活动。
土地滋养了万物,哺育了我们,有谁能离开它呢?2013年6月25日是我国第23个土地日,在它来临之际,梦想中学八年级开展了一次“脚踏一方土”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晓耕地现状。2008年我国为应对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党中央提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战略决策。实际状况如何呢?请阅读某同学搜集的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材料,概括出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点。
2003年底,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耕地面积为18.51亿亩,比1996年减少1亿亩,平均每年减少了1 400多万亩。2005年,国土资源部公布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了542.4万亩。2009年初,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又比上一年度减少了29万亩。
变化的特点是:                                                           
(2)履节约行动。耕地在减少,生存受挑战。然而,餐桌上的浪费现象惊人。不久前,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光盘行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李老师将珍惜土地与“光盘行动”结合,只拟写了一幅标语的前半句,请在下列备选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组成后半句,与前半句基本相对。
备选词语:光盘行动 开启 践行 勤俭人 收藏 节约风
前半句:珍惜土地资源心怀感恩情
后半句:  

来源:初三语文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篇课文选自《    》,作者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    。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邹忌八尺有余(    )(2)徐公来,视之(    )
(3)时时而进(    )  (4)臣知不如徐公美(   )
翻译下列句子。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对邹忌评价不妥的一项是(    )。

A.从课文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谨小慎微而又谦逊的人。
B.他遇事冷静,能客观地分析、思考并得出结论。
C.表现出在政治上的深谋远虑和真知灼见。
D.他能将生活的小事和国事巧妙地结合,向齐王进言。

从邹忌的角度谈谈他能成功进谏原因?

来源:初三语文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情
这是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作品,这首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的每一节开头都用了“我不去想”,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只要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这一诗句含有很深的哲理,你能说说其中的内涵吗?
从诗的第二节可以看出,玫瑰象征爱情。你还能再列举两种花的象征意义吗?
从诗的内容来看,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来源:初三语文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描花的日子
①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春天花多鸟多蝴蝶多,特别是满海滩的洋槐花,密得像小山。夏天去海里游泳,进河逮鱼。秋天各种果子都熟了,园艺场里看果子的人和我们结了仇,是最有意思的日子。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
②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
③母亲和外祖母要描花了。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平时这些事他是不做的,比如喂鸡等。他招呼我带上镐头和铁锹去屋后,费力地刨开冻土,挖出一些黑乎乎的木炭——这是春夏准备好的,只为了这个冬天。
③父亲点好炭盆,又将一张白木桌搬到暖烘烘的炕上。猫在角落里睡了香甜的一觉,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思考。外面天寒地冻,屋里这么暖和。这本身就是让人高兴、幸福的事。
⑤母亲和外祖母准备做她们最愿做的事:描花。她们从柜子里找出几张雪白的宣纸,又将五颜六色的墨搬出来。我和父亲站在一边,插不上手。过了一会儿,母亲让我研墨。这墨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气
⑥外祖母把纸铺在木桌上,纸下还垫了一块旧毯子。她先在上面描出一截弯曲的、粗糙的树枝,然后就笑吟吟地看着母亲。母亲蘸了红颜色的墨,在枯枝上画出一朵朵梅花。父亲说:“好。”
⑦母亲鼓励父亲画画看,父亲就画出了黑色的、长长的叶子,像韭菜或马兰草的叶片。外祖母过来端详了一会儿,说:“不像,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她接过父亲的笔,只几下就画出了一蓬叶子,又在中间用淡墨添上几簇花苞——我也看出来了,是兰草。我真佩服外祖母。
⑧我也想画,不过不画草和花,那太难了。我画猫。猫脸并不难画,圆脸,两只耳朵,两撇胡子。可是我和父亲一样笨,也画得不像。父亲说:“这可能是女人干的活儿。”
⑨整整一天,母亲和外祖母都在画。她们除了画梅花和兰草,还画了竹子。父亲一边看一边评论,把他认为最好的挑出来。他说:“这是你外祖父在世时教她们的,他不喜欢她俩出门,就说在屋里画画吧。可惜如今太忙了……我每年都备下最好的柳木炭。”
⑩猫一直没有挪窝,它思考了一会儿,便站起来研究这些画了。它在每一张画前都看了看,打了个哈欠。可惜它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踩到了红颜色的墨上,然后又踩到了纸上。父亲赶紧把它抱开,但已经晚了,纸上还是留下了一个个红色的爪印。父亲心疼那张纸,不停地叹气。
11外祖母看了一会儿红色爪印,突然拿起笔,在一旁画起了树枝。母亲把爪印稍稍描了描,又添上几朵,一大幅梅花竟然成了!我高兴极了,我和父亲都没想到这一点:有着五瓣的红色猫爪印本来就像梅花嘛!
12就这样,猫和母亲、外祖母一起,画了一幅最好的梅花。
纵观全文,第①段内容似乎和下文“描花”这件事关系不大。你认为第①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
②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外祖母的形象。
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幸福的认识。
材料一:生活是由一件件的琐碎之事连缀而成的,这根线上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的纽扣。
材料二:据调查,在表示自己生活不幸福的人群中,72%的人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上网、玩手机上。

来源:初三语文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节拜新年,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明月……一个个传统节日,荡漾着两千年不曾间断的精神涟漪,连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演绎着中华民族的文明。
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自拟题目,结合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大作文写作注意事项:
1.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我国一个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腊八等等;
2.叙事感情真挚、朴实、自然;
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4.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5.书写4分。

来源:初三语文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