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政治 / 试卷选题

专题1:生活与消费

(年高考福建文综政治)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B.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C.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 D.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
来源:专题1:生活与消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年高考安徽文综政治)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4万亿元。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

A.5万亿元 B.6万亿元 C.7.5万亿元 D.10万亿元
来源:专题1:生活与消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年高考山东卷)近年来,在我国与越南,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评价、结算的业务量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0.51万亿元上升到2014 年的6.55万亿元。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

A.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B.发挥人民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C.我国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D.增强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
来源:专题1:生活与消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高考课标卷Ⅰ文综政治)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
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     
②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
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内储蓄 
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专题1:生活与消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年高考广东文综政治)王某正在美国留学,拟购买一台手提电脑,用美元现金或国内银行发行的信用卡结算。如王某使用信用卡,国内银行按消费时的汇率自动将美元折算为人民币结算。现预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假设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王某的理性决策是

A.延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 B.即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
C.即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 D.延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
来源:专题1:生活与消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年高考课标卷Ⅱ)在我国,煤炭是电力生产的主要原料。煤炭价格从2011年约850元/吨大幅度下降到2014年底约500元/吨,有人据此建议下降电力价格。能支持其建议的恰当理由是

A.电力产能过剩,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B.电力是生活必需品,低价有利于社会稳定
C.电力价格与其生产成本的变化方向应当一致
D.电力与煤炭是互补品,而这价格变化方向应当一致
来源:专题1:生活与消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年高考四川文综政治)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与下图所反映的信息相符合的是

A.卷烟税率上调,导致卷烟价格和购买量的变动
B.原油价格下跌,导致汽油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C.银行利率下调,导致棉花价格和种植量的变动
D.汽油价格上涨,导致天然气价格和销量的变动
来源:专题1:生活与消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年高考江苏政治)在供需平衡的某商品市场上,假设政府基于某种目标,决定对该商品实施价格上限制政策,其他条件不变。下图(P⒈表示政策实施前价格,P⒉表示政策实施后价格)中能反映该政策实施后价格变动的是

来源:专题1:生活与消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年高考海南政治)市场上某款运动鞋的价格上涨后,其供应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图示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专题1:生活与消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年高考北京文综政治)运用《经济生活》还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能成立的是:

A.由于林则徐在1839年采取禁烟措施,从事鸦片贸易的外国商船只能转行东南亚,致使1840年春孟加拉、新加坡等地的鸦片价格暴跌
B.《管子·轻重篇》提出“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揭示了货币流通量的多寡与货物价格的高低成反比例的规律
C.有统计表明,1700-1900年间,随着营养价值、热量、人均产出更高的土豆在欧洲大陆逐步推广,农村劳动力得以解放,因此,在控制其他因素后,越适宜种植土豆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越多。
D.有研究认为,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在英国,是因为当时英国的工资水平很高,因此蒸汽机等节省人力的发明得以大规模推广,
来源:专题1:生活与消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年高考课标卷Ⅰ文综政治)某公司准备在甲乙两种复印机中选购一台,甲复印机的购置成本为22000元,乙为18000元;甲的专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该公司最终购买了甲复印机。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A.甲乙是替代品,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
B.甲与其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购置成本
C.甲与乙的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购置成本低于乙的耗材成本
D.甲乙是替代品,甲多耗费的购置成本低于甲节约的耗材成本
来源:专题1:生活与消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高考北京文综政治)某篮球俱乐部新赛季球票销售价格表:

球票位置
关键场次单价
一般场次单价
套票价格(含全部20场)
VIP区(1-5排)
500
400
7000
普通区(6-20排)
300
200
3000

对表理解正确的是
①VIP供给更有限,需求更旺盛,因此单价高于普通区
②关键场次的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因此单价高于一般场次
③套票折算的单场平均价格低于各场次单价,有利于提高球票销售总收入
④不同位置的球票是替代品,降低普通区球票的价格会增加VIP区球票的销售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专题1:生活与消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年高考安徽文综政治)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P与Q、M与Q关系的图形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专题1:生活与消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年高考上海政治)2014年我国内地公民出境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出国旅游趋势热的根本原因是人们

A.受从众心理影响 B.追求生活质量 C.收入水平提高 D.闲暇时间增加
来源:专题1:生活与消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年高考浙江政治)“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的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违背了理性消费的原则
D.违背了适度消费的原则
来源:专题1:生活与消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年高考安徽文综政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
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观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根据材料一,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来源:专题1:生活与消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