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高二化学第九套

现代生活中,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多种多样,消耗的能量类型各不相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普通汽车消耗的能量类型分别是①生物质能②核能③电能④太阳能⑤化学能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①③④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

A.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B.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C.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绿色化学的一个原则是“原子经济”,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是全部反应物的原子嵌入期望的产物中。在下列反应类型中,“原子经济”程度最低的是

A.化合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加聚反应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氯化氢的电子式:
B.N2的结构式:N≡N
C.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D.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氯化氢溶于水 B.氯化钠溶于水 C.干冰的升华 D.氯化钠熔化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臭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臭氧的氧化性比氧气强,常温下能将银、汞等较不活泼的金属氧化
B.臭氧可以杀死许多细菌,是一种良好的消毒剂
C.臭氧和活性炭一样,能够吸附有机色素,是一种良好的脱色剂
D.臭氧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O2和SO3互为同分异构体 B.126C与136C互为同素异形体
C.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位素 D.C2H5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B.浓硝酸在光照的条件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2SO4>H3PO4
B.稳定性:HBr>HCl >HF
C.原子半径:r(Si)>r(N)>r(O)
D.碱性:NaOH>Mg(OH)2>Al(OH)3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2H和18O所组成的水11g,所含的中子数为4NA
B.1mol CO2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2NA
C.在0.1mol/L K2CO3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大于0.1NA
D.NO2和H2O反应毎生成2mol HNO3时专一的电子数目为2NA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具有良好的超导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K3C60中只有离子键 B.K3C60中碳元素显-3价
C.C60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D.该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X棒变重,Y棒变轻,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X、Y、Z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X
Y
Z
A


稀硫酸溶液
B


稀盐酸
C


硝酸银溶液
D


硝酸铜溶液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我国是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之一。铁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无处不在,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的金属。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将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
(2)足量的铁粉和铜粉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分别生成FeSO4和CuSO4
(3)将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
(4)把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上无气泡产生,而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5)把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浓硝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上有气泡产生,而铜片上无气泡产生
以上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有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B.催化剂可以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
C.可以找到一种催化剂使水变成汽油
D.催化剂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条件下,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5L密闭容器中进行,10 s时,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0 mol,则前10 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v(NH3)=0.008 mol/(L∙s) B.v(NO)=0.04 mol/(L∙s)
C.v(O2)=0.006 mol/(L∙s) D.v(H2O)=0.06 mol/(L∙s)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镀锌铁皮的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待产生氢气的速率突然减小,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
B.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
C.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D.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l2、O2、HCl、NH3、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现将此混合气体经过浓硫酸后体积减小,将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成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有O2 B.肯定没有Cl2NH3、NO2
C.肯定有NH3、NO、HCl D.肯定只有NH3和NO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利用图1装置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B.利用图2装置模拟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
C.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盐酸,以防止溶液浑浊
D.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光较暗,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I、Cl、NO3-、Na
B.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AlO2-、NO3-、HCO3-
C.含大量Al3的溶液中:K、Na、NO3-、ClO
D.含大量OH的溶液中:CO32-、Cl、F、K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
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
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
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
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
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及其相应原子半径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性质
元素编号
A
B
C
D
E
F
G
H
原子半径(nm)
0.102
0.117
0.074
0.110
0.071
0.075
0.077
0.099
最高化合价
+6
+4
 
+5
 
+5
+4
+7
最低化合价
-2
-4
-2
-3
-1
-3
-4
-1

A.C为硫元素
B.A、B是同周期元素
C.F、H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D.元素G在周期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族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4+、Mg2+、Al3+、SO42、NO3、Cl 。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

已知:3NO3+ 8Al + 5OH+ 2H2O3NH3 + 8AlO2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
B.试样中一定不含Al3+
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填空:
(1)原子种类由        决定;第三周期半径最小的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2)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设备B的名称为           ;设备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于测定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热的装置,此装置名称叫          

(4)0.5 mol CH3OH(l)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363.2 kJ,写出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目前出现的“不粘锅”,其秘密就是表面有一种叫做“特氟龙”的涂层,实际上就是号称”塑料王”的聚四氟乙烯,试写出四氟乙烯单体合成“特氟龙”的化学方程式和其反应类型。
反应                                      类型          
(2)请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制肥皂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反应                                      类型          
(3)请写出苯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反应                                      类型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  ΔH=-572kJ/mol。
(1)生成物能量总和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
(2)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       572 kJ(填“>”、“<”或“=”)。
(3)氢气热值为        
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构造如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

(1)a电极反应式是             
(2)b电极反应式是             
Ⅲ、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X、Y都是惰性电极,电解液a是饱和食盐水,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1)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2)Y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是1 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图中涉及物质均为气态),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0.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反应,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则Y是           ,2min内N2的反应速率υ(N2)=         

(3)硝酸工业在国民经济、国防工业和航天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化学纤维、近代有机合成、火箭、导弹等工业的迅速发展,需要使用大量的硝酸。
①工业生产中用铂系金属作为催化剂,用氨氧化法制取硝酸。第一步反应为氨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NO,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②铜既能与稀硝酸反应,也能与浓硝酸反应,当铜与一定浓度硝酸反应时,可将方程式表示为:Cu+HNO3 →Cu(NO32+NO↑+NO2↑+H2O (方程式未配平)。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0.6mol Cu被硝酸完全溶解后,如果得到的NO和NO2物质的量相同,则得到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为          L。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已知: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环己醇
0.96
25
161
能溶于水
环己烯
0.81
-103
83
难溶于水

(1)制备粗品: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          ,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        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       (填编号)洗涤环己烯。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下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      (填f或g)口进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     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          
A.蒸馏时从70℃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最好的是       
A.酸性KMnO4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来源:高二化学第九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