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高三地理第八套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近年,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甲、乙两地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
B.沙尘暴、洪涝灾害
C.酸雨、土地盐碱化
D.洪涝灾害、土地盐碱化
来源:高三地理第八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等高线所指的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500m,则等高线①和②的海拔高度分别为(  )

A.100m、300m B.200m、400m
C.100m、400m D.200m、300m

图中河流中画法正确的是(  )

A.③ B.④ C.⑤ D.③⑤
来源:高三地理第八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表示澳大利亚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    )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低,蒸发旺盛
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来源:高三地理第八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M山地东、西两坡山麓地带的植被类型是(    )

A.均为热带草原
B.东为热带雨林,西为热带草原
C.均为热带荒漠
D.东为热带草原西为热带荒漠

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的成因与下列哪两个板块碰撞挤压有关(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M所在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乳蓄业
来源:高三地理第八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两国家的局部图,读图后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在两国分布面积均很狭窄,其原因是(    )

A.两地均受地形影响
B.两地均受大洋寒流影响
C.甲地受海陆分布影响,乙地受地形分布影响
D.甲地受寒流影响,乙地受纬度影响

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
B.两国的人口分布都集中在国土南部
C.两国均有大量的矿产品出口
D.两国均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来源:高三地理第八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来源:高三地理第八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气候类型的界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河流①②③④各河段雨水补给量最小的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近几十年来,甲处大约有1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海水淹没的威胁,与其主要成因密切相关的是(   )

A.地壳持续下沉
B.洋流和海浪的侵蚀
C.森林大面积破坏
D.降水量减少
来源:高三地理第八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地工业、商业、文化、住宅区分布示意图,工业区内24小时连续生产钢铁、化肥等产品。据此回答:住宅区的居民发现白天大气污染比夜间严重,主要原因是 (       )

A.山谷风的影响 B.逆温层的出现
C.海陆风的影响 D.城郊间的热力环流
来源:高三地理第八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哈萨克首都阿斯塔纳成功申办2017年世博会,将成为首次由中亚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水域面积广大,气候湿润
B.主要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
C.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D.棉花种植业占有最重要地位

阿斯塔纳成功申办2017年世博会的主要优势最可能有

A.位置优越,位于亚欧连接纽带
B.水陆交通便利,旅客集散量大
C.资源丰富,工农业非常发达
D.人口多,市场广,服务质量高
来源:高三地理第八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读非洲红树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红树林在南回归线的大陆西岸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光照
C.距海远近 D.洋流

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效益的是(   )

A.固岸护堤 B.调蓄洪水
C.防风消浪 D.净化海水
来源:高三地理第八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吴哥窟是世界著名的人文建筑旅游景点(位置见图)。吴哥窟曾被遗弃长达400多年,20世纪初,人们开始对吴哥窟进行修复。吴哥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分析吴哥窟古建筑易遭受的自然威胁。

来源:高三地理第八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主要国家为“金砖四国”之一,近年与中国的经贸发展迅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甲城市所在国大力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
(2)甲城市吸引中国企业投资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来源:高三地理第八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黄河沿线某城市(阴影部分)及周边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

(1)该城市夏季气温明显高于周边同等城市,试从季风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你认为高铁站的位置合理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来源:高三地理第八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
(2)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请说出其主要原因。
(3)描述图中C所在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来源:高三地理第八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