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高一化学第十套

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致冷剂
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
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B.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
C.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
D.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硬铝片比纯铝片硬度小
B.钢的性能优良,是很纯的铁
C.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快
D.为防止钢铁生锈,可在其表面涂油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①冰水混合物      ②洁净的空气      ③液氮      ④石灰水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天防雷电,远离金属。这是国为金属具有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光泽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氯酸钾 B.石灰水 C.二氧化碳 D.氢氧化钠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氧气和氮气——观察颜色
B.铁粉和炭粉——用稀硫酸
C.羊毛和化学纤维一-点燃闻气味
D.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用酚酞溶液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科学家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如图为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甲烷是无机物
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
D.单中心铁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度,反应后本身质量减少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几种常见物质的pH范围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物质
酸奶
鸡蛋清
牙育
肥皂水
pH范围(常温)
4 ~ 5
7 ~ 8
8 ~ 9
10 ~ 11

A.酸奶        B.鸡蛋清        C.牙育        D.肥皂水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B.氢氧化钠固体干燥二氧化碳
C.稀盐酸用来除铁锈 D.用石墨制作石墨电极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实验中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裔”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 g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对其反应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CuO+2HCl=CuCl2+H2O
②3CO+Fe2O32Fe+3CO2
③Cu+2AgNO3=Cu(NO32+2Ag
④CO2+O22CO

A.①分解反应 B.②置换反应
C.③复分解反应 D.④化合反应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CO2和NH3反应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2NH3一定条件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共涉及到三种氧化物
B.C、H、O、N四种元素均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
C.尿素含氮高,是一种很好的氮肥
D.尿素种含有CO分子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50mL量筒量水
B.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
C.将固体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
D.将配好的溶液装人贴有标签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哟金属析出。结合我们所学金属再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

A.Mn强于Cu B.Al强于Mn
C.Mg强于Al D.Mn强于Mg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除去下列物质所含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试剂或方法
A
CO
H2
通入O2点燃
B
N2
O2
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
C
KNO3溶液
Ba(NO32
滴加适量K2SO4过滤
D
NaCl溶液
Na2CO3
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是金属元素
B.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X和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D.X和Y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质量轻、容量大,颇受手机、电脑等用户的青睐。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Li十MnO2═LiMn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锂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MnO2中Mn的化合价为+4价
C.LiMnO2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说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事实
解释
A
碘酒是混合物
由不同分子构成
B
端午节粽飘香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气体受热膨胀
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D
碘受热升华
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NaOH H2SO4 BaCl2 B.NaOH CuSO4 NaCl
C.HNO3 KNO3 K2SO4 D.Na2SO4 FeCl3 KCl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硬币、不锈钢锅都是合金材料,合金比各成分金属具有更优良的性能
B.铝、铁、铜都是银白色固体,都能导电
C.镁、铝都是活泼金属,相同质量时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相同
D.铁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类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质是有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草木灰和碳酸氢铵是常用的肥料,所以将二者混合施用,可增加肥效
C.CO和CO都是碳的氧化物,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在氯化钠溶液中有Na+和Cl-,所以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要使下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硝酸铵和水;
②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错误的是

选项
方法
示例
A
实验法
用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B
分类法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各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
归纳法
根据稀盐酸.稀硫酸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归纳出酸的通性
D
类比法
根据金属铝能与稀盐酸反应,推测金属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处于连线两端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组别是

 




A
C
O2
H2SO4
CuO
B
Fe
H2SO4
CuCl2
NaOH
C
NaOH
CO2
KOH
CuCl2
D
Na2SO4
Ba(OH)2
HCl[来
Ba(NO32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的流程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1中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B.操作2中,CuS、NaCl和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产CuCl2和Na2SO4化学方程式为CuS + 2NaCl +2O2CuCl2 + Na2SO4
C.操作3的名称是过滤
D.流程图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Cl和Na2SO4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
(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从反应类型角度
(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_______(填化学式)。
(3)从能量变化角度
(借用图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_____ (填标号)。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图示仪器测量氧气体积,来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步骤如下:

(1)检查气密性:连好发生装置后,将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      。如果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证明装置不漏气。
(2)组装装置:连好的装置如图甲,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在不移动、不调整酒精灯的前提下,需要调节      (选填字母)螺母改正错误。
(3)进行实验:采用正确的反应装置和图乙所示的收集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时间过短,会使测量结果不准。
B.反应一段时间,排出反应装置内原有空气再连接乙装置收集气体,会使结果更准确。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素X、Y、Z、M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有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有关信息
X
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单质
Y
形成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Z
期单质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M
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1)M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Y形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__,此物质不属于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该有机物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4)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能用于人工降雨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
(5)由Z、M 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俗称_______,写出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科学。请根据下列仪器和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                           
(2)用①②③组合可制备CO2,写出实验室用此装置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         
(3)收集CO2应选用装置           (填“④”或“⑤”)
(4)利用图⑥所示装置(集气瓶中预先装满CO2气体)来验证CO2的性质,先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再加入足量的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Mg与NH4Cl溶液反应,除生成一种盐外,还有气泡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假设与猜想】气体可能是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
①NH3+HCl=NH4Cl
②NH3+H2SO4=(NH42SO4

【实验探究】
(1)为确定是否含有HCl,将气体通入酸化的           溶液中,无沉淀产生,则该气体中无HCl。
(2)为了探究其他气体是否存在,又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①A中观察到___________,证明有NH3
②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_____________证明有H2
③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Mg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盐,NH3和H2。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实验反思】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论,有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请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铜是以Zn主要元素,添加元素铜的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ZnO+H2SO4=ZnSO4+H2O;   CuO+H2SO4=CuSO4+H2O
(1)步骤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         (填化学式)
(3)步骤Ⅰ、Ⅱ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为         ,此操作和步骤Ⅲ中的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4)溶液A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的质量。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猜测】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只有CO
只有
含有CO和CO2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依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观察到      装置(填序号)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
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              
②E装置中出现                   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测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问题讨论】
(1)B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的作用是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资料介绍,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其中氧化铜与氯酸钾混合加热,也能很快产生氧气。现将2.5g氧化铜与24.5g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残余固体经冷却、称量、质量为17.4g。然后将固体溶于65.1 g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滤液和黑色的滤渣。滤渣又经过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2.5g。(不考虑过程中物质的损失,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反应中氧化铜起                               作用。
(2)生成的氧气为                 克。
(3)所得滤液中溶质是                ,其质量分数为               
(4)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6%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需AgNO3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列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来源:高一化学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