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三套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
①刀耕火种 ②江南地区稻麦兼种 ③使用翻车灌溉 ④使用曲辕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到:“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 )
A.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
B.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
C.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 |
D.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已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
B.江南地区的工商业发展起来 |
C.南朝政府仍推行重农政策 |
D.重视兴修水利农业产量提高 |
哥伦布远航美洲,发现了新大陆,人们对此事褒贬不一,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灾难 | B.加强了世界联系 |
C.扩展了工业文明 | D.冲击了美洲传统社会 |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
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
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不包括
A.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 |
B.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
C.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
D.手工工场的发展 |
西方史学家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艺术完全入迷了。”然而到了“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引起此兴趣变化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A.中国资源的丰富 | B.新航路的开辟 |
C.工业革命的需求 | D.世界市场的形成 |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 间 |
厂数(家) |
创业资本数(元) |
工人人数(人) |
1913年 |
698 |
330,824,000 |
270,717 |
1920年 |
1759 |
500,620,000 |
557,622 |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的原因包括
①国民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②美国商品的大量涌人
③官僚资本的残酷挤压
④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
A.中国开始实现工业化 |
B.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C.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 |
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 |
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主要“特”在
A.特殊的历史时期 | B.特殊的地理位置 |
C.特殊的社会制度 | D.特殊的经济体制 |
某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农村的新变化”、“思想解放的历程”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A.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 B.博鳌论坛的举办 |
C.北京奥运会的举行 | D.重返联合国 |
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来看都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有( )。
①当时商品供应匮乏,穿衣还主要停留在遮身御寒上
②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
③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
④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③④ |
1929年—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下列哪项最符合你的心态(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
“人无信不立,事无心不成,业无信不兴。” 现代社会无论是个人、公司、政党乃至国家,诚信对于经济行为和运行极其重要。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A.整顿金融 | B.以工代赈 |
C.调整农业政策 | D.实行计划经济 |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面对1929年爆发的特大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其中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和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分别属于
A.减少产品供给 增加消费 |
B.增加消费减少产品供给 |
C.增加产品供给 减少消费 |
D.减少消费增加产品供给 |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
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矛盾正在逐渐消失 |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
法国总统萨科奇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协议,我们不能一边是多极世界,另一方面却全球只有单一储备货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法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倡导者 |
B.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
C.萨科奇希望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改革 |
D.布雷顿森林体系至今作用巨大 |
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是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④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在工业方面,新经济政策要达到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
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
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 |
D.吸收资本家的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 |
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 D.农业集体化运动 |
小王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
B.与美国全面对抗处于劣势 |
C.国内政局失控 |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次演说中强调,“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西欧成为“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主要原因是
A.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
C.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 | D.欧洲联盟的成立和扩大 |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粮食短缺.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触及全人类根本利益的问题,面临这些问题我们的对策应是
A.各自为政,互筑壁垒 |
B.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区别对待政策 |
C.各国携手,共同应对 |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 两汉丝绸之路图
图2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图3 郑和下西洋路线
材料二:汉代外交以“博望”“定远”作为成功的主要标志。唐代国威强盛,却没有大规模的远行出使记录。当时的外交,有所谓“万国朝未央(宫)”“万国拜含元(殿)”的形势。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布国威于四方”。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说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各自的发展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谈谈中国古代发展对外关系的动机与西方有何不同?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材料二 在斯大林经济体制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曾取得巨大成就。194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后来,该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虽历经几次改革,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陷入困境,出现了危机。
材料三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坦率的讲,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罗斯福新政的最主要特点,并说明其运用手段主要有哪几种?
(2)从经济运行体制的角度来看,材料三中“新经济政策”与材料二中“斯大林经济体制”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工业领域突破旧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成功的探索实践。
(4)上述材料可为我们进行经济建设提供哪些借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东西部地区有关数据的统计
地区 |
土地面积(公顷) |
耕地(公顷) |
森林(公顷) |
东部 |
106410 |
27840 |
15934 |
中部 |
325010 |
47930 |
74749 |
西部 |
524980 |
19130 |
37946 |
材料二 中国中西部地区(包括东北)共21各省区,占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根据探明储量:中西部地区占90%以上的煤,石油的67.44%,天然气的75.56%,可开发水资源占96.82%。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开发政策》
材料三 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准发达国家”板块——东部沿海地区,还有一个超大型的“新兴经济体”——中西部地区,中国两个板块的结合便产生了1+1大于2的中国效应。
——张维为《中国震撼》
材料四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欧盟希望有一个统一的欧洲大市场。东欧国家有一亿多人口的庞大市场,与欧盟紧密相连,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且劳动力成本低。对中东欧国家来说,加入欧盟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实现国内各领域的转型,同时,国家间和解与信任的不断加强也有助提升地区稳定水平。欧盟东扩使俄罗斯的缓冲地带被冲破,战略空间被压缩。但欧盟东扩也面临着:如何定义欧洲和欧盟,即欧盟最终的疆界在哪里?欧盟成员国内部因经济发展的悬殊如何解决成员国的差异和分歧等问题。
——《欧盟东扩的历史与现实需求》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东西联动的中西部开发与欧盟东扩有哪些共同的因素?二者目标的主要差异性是什么?
(2)当欧盟东扩面临很多现实难题的情况下,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东西联动的板块结合为什么能产生1+1大于2的中国效应?你得出的主要启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