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高一历史第七套

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是哪一远古人类的房屋式样?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秦始皇建立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后,在全国使用哪种钱币进行贸易(   )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为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这一举措是(  )

A.秦始皇统一文字 B.汉武帝独尊儒术
C.孝文帝厉行汉化 D.武则天重用酷吏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台湾人民发布文告声明:“惟台湾土地政令非他人所能干预。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文告发布的历史背景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瑷珲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赔偿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以上内容出自哪份文件(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以下企业,属于左宗棠为实现“自强”目的而举办的军事工业是(  )

A.大生纱厂 B.汉阳铁厂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 年 2 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审议,将每年 12 月 13 日定为 国家公祭日,纪念 30 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台儿庄战役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征文中写道:“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文中的“第一扇‘窗’”是指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开放沿江和边境城市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下是某位同学整理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重大事件
   作用(或影响)
  A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卢沟桥事变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C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D
百团大战
新四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小华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万隆会议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与以下哪个事件有关(  )

A.英国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中共一大的召开 D.俄国十月革命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其中反映“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驱除鞑虏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40年前的一篇新闻稿中有这样一组关键词:乒乓外交、破冰之旅、历史性的握手、改变世界的一周。这篇新闻稿报道的应是

A.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尼克松访问中国 D.中美正式建交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1年,法国探险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迹中发现的黑色玄武岩圆柱上,刻着一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该法律条文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民法典》
C.《摩奴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下列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器轰鸣,铁路速度
②车马劳顿,家书万金
③在线购物,网络订票
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文件中写道“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用一位历史学家的话来说,它相当于法国旧制度的死亡证书。此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期间,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遭受侵略的国家不断加强联合,逐步形成了(  )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D.欧洲共同体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角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多极化局面完全形成
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D.美、日、欧盟的三极格局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列宁说过:“我们原本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材料三:2008年4月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波及全球,形成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海啸。
2009年4月2日,二十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国际社会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度过难关,实现我们共同确定的目标。
──摘自《半月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列宁承认犯了错误,后来他是如何纠正“错误”的?
(3)材料三中提出的应对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对策是什么?
(4)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面对这种趋势中国该如何应对?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今中外,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军机大臣只能将皇上的意思照抄誊写后向下传达,而不能够对皇帝的旨意做任何的山头或者大的改动)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者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部政治文献?这部文献的制定有何重要意义?
(3)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什么精神?
(4)以上材料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新阶段,上海、天津、九江等地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游行示威,声援学生。
材料二
 
材料三: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表现出中国人民不甘忍受侵略压迫的顽强反抗精神和救亡图存的强烈爱国精神,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斗争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新发展主要指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哪一成果?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4)材料三中“先进理论”指的是什么?
(5)五四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请你概括它们的共同之处。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在历史探究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就改革在中外历史上的作用展开讨论。
(1)以下是几位同学的讨论记录,请将其补充完整。
同学甲:改革是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19世纪60年代的 ①  是通过这种形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
同学乙: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      ②        ,其特点是   ③ 
同学丙: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比如中国近代的  ④    。虽然失败了,但却体现了中国人民用于自救的一种探索精神。
(2)除以上观点外,改革还有什么作用?请你参与讨论,发表你的看法并举一例加以说明。

来源:高一历史第七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