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初二历史第三套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说明了大运河开凿的重大意义是

A.巩固了封建统治
B.加重了人民负担
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有功有过,作出他对历史影响深远的一项措施是( )

A.兴建许多粮仓 B.开凿大运河
C.统一全国 D.加强中央集权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友好相处( )

A.吐蕃 B.回纥
C.彝族 D.白族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你生活在大一统时期元朝的大都,那么你会受到下列哪个机构的管辖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辽阳行省 D.河南江北行省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诗圣”之手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兰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遇到了一道“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的题目时犯难了。你知道正确答案吗?

A.诗歌 B.小说 C.散文 D.词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做出了不少的创造发明,其中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耧车 B.翻车 C.水排 D.曲辕犁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3岁的他即赞普位。即位后,训练军队,很快平息各地的叛乱,统一各部,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采取许多措施鼓励百姓学习和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农牧业生产,使吐蕃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迅速呈现中兴之势。材料中的他就是

A.怀仁可汗 B.尺带珠丹
C.松赞干布 D.颉利可汗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诗里“邸店如云屯”是形容哪一个行业的兴旺

A.旅店业 B.交通运输业
C.纺织业 D.饮食业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统治者衣饰由开国初期的简约朴素,转变为后来的精美华丽。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是

A.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B.奢侈之风的盛行
C.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D.大众审美观的变化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是有贵贱之分的,《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是“赵钱孙李……”,将“赵”姓排在第一,由此可推断《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

A.西周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六十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资治通鉴》
C.《救风尘》 D.《念怒娇·赤壁怀古》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代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是

A.丝 B.麻 C.织 D.棉布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我国古代著名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
①扬州   ②杭州    ③广州     ④泉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乾隆年间,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措施是

A.设置台湾府 B.册封“班禅”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澶渊之盟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使辽兵安全脱险    
②使辽得到大量的“岁币”  
③是北宋的一个屈辱条约,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④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代学者王鸣盛载《十七史商榷》中这样称赞一部书:“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他称赞的这部书是

A.《全唐诗》 B.《资治通鉴》
C.《天工开物》 D.《史记》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国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到什么时期,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

A.隋朝 B.唐朝 C.两宋 D.元朝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在《隋朝运河》图中填注: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A为__          _,北至B为___     _,南至C为__         _
(2)隋朝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其中①为____水,②为___江。
(3)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你能说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5)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宋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是中华艺术的瑰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宋词回眸】
材料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帮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材料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请回答:
(1) 请你先认真阅读上面两首词,然后说出它们的作者分别是谁?这两位作者的词风有什么相似的地方?(3分)
【元曲掠影】

(2) 图一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戏剧家,你知道他是谁吗?图二是他的一部经典著作的插图,你知道这部著作的名称吗?(2分)
【科技领先】

(3) 图三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它选自哪一经卷?(1分)
(4) 图四是北宋时期发明的指南针,为指南针传入欧洲作出贡献的人是谁?此项发明有何作用?(3分)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反对国家分裂,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人物在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什么贡献?
(2)1689年我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是什么?
(3)图2人物当选总统后,要解决的焦点问题是什么?他曾颁布了哪部文献?
(4)图3人物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成功收回了哪两个地区?
(5)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维护国家统一的认识。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岁末,中国第一部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隆重推出,收视率节节攀升,今年又在全国多家电视台重播。一道独特而醒目的海洋文化景观,激起国人对相关历史的追溯。请回答:
(1)1405年,郑和率领60(或大小200)余艘船只,载着2万多人和大量物资下西洋。这向人们昭示了什么?
 
(2)“使人类活动的舞台逐渐由大陆扩大到海洋,相对隔绝的欧、亚、非、美洲开始联接成一个整体。”这是对世界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的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哪个国家首先开启了蒸汽轮船航行的历史?
(3)清政府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上活动带来了哪些危害?

来源:初二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