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 形成的主要影响是(   )

A.政权开放 B.商业发展
C.儒学受抑 D.武功增强
来源:2015届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敏求《长安志》说:“(长安城)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也有人感慨长安城是“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这一现象反映出唐都长安(   )

A.城市布局整齐 B.城市规模过大
C.城市功能单一 D.经济政策抑商
来源:2015届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与英国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时提出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战略,所体现的儒家主要思想是(   )

A.以人为本 B.中庸之道
C.实事求是 D.韬光养晦
来源:2015届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
D.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来源:2015届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5年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剩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此评论(   )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
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
D.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来源:2015届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学者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   )

A.近代工业的起步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国内市场的形成 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
来源:2015届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隋唐时就已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建国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1962年到1965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
C.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已基本完成
D.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
来源:2015届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GDP增长率在1961年、1979年和1993年变化较显著。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三年GDP增长率变化显著的共同因素是(   )

A.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
B.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C.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来源:2015届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西塞罗意在表明(   )

A.法律必须维护人民的利益
B.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
C.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
D.法律必须与民主政治相适应
来源:2015届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表明斯大林(   )

A.初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
B.尝试以市场调节发展经济
C.摒弃意识形态差异谋发展
D.抓住机遇推进国家工业化
来源:2015届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阴影部分反映的是某国际组织的发展过程。这一组织的发展(   )

A.加剧了地区的军事对立
B.实现了货币的完全统一
C.基本实现了成员国经济均衡发展
D.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来源:2015届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美国克林顿20世纪90年代实行的经济政策属于新版的罗斯福新政。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政府干预与自由放任的关系问题
C.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彻底解决了失业问题
D.都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奇迹,消除了经济危机
来源:2015届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唐时期绩效考评有比较配套的机制……汉代有(秦汉时地方守、相向朝廷申报一岁治状的制度)……上计吏由郡守的僚佐担任,每三年上计一次,即“汉法,三载上计,以会课(旧时考核官吏成绩或学校考课)最。”唐代基本与汉代相同。……汉代将全国分为十三州(唐设十五道),也即十三个监察区……中央设十三名刺史(唐设采访使)为监察官,各负责一州的监察事务。……汉唐时期还有一种临时性突击考评地方官吏的辅助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巡查。对地方的巡查也分两级进行,即中央对郡国和郡对属县的分级巡视。……汉唐时期重视对考评结果的应用,在俸禄增减、品阶升降、职位变动、荣辱与夺等方面都体现了不同考绩的结果。
——高小平等《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
材料二    英国没有专门的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李靖堃《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材料三     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议会、国会)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监察专员是由首相提名,女王任命,终身任职,直到退休为止。
——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唐时期政府对官吏监察考评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3)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中国古代汉唐监察制度与英国监察制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何共性?与中国古代汉唐监察制度相比,英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什么进步之处?

来源:2015届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比较上面两个饼状图,提炼两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来源:2015届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法币制度。公告指出:“自近年世界经济恐慌,各重要国家相率改定货币政策,不许流通硬币。我国以银为币。白银价格剧烈变动以来,遂致大受影响。国内通货紧缩之现象,至为显着。因之工商调敝,百业不振,而又资金源源外流,国际收支大蒙不利,国民经济日就萎败,种种不良状况,纷然并起。”……公告中规定了六条办法,其主要内容为: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稳定法币对外价值,保持汇率稳定。
法币政策是南京国民政府继“废两改元”之后实施的又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同时也是我国货币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变革。它对于我国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三、四十年代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黄余送 裴平《民国政府的货币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政策的积极影响。

来源:2015届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六条:“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八条:“法律以外,不得处罚任何人。”第十条:“意见的发表只要不干扰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秋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到干涉。”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二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五条:“中华民国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六条:“人民得享有下列各项之自由权: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二、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四、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第十六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二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反映在政治上的共同要求是什么?(9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内容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这些民主思想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6分)

来源:2015届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
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嘏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嘏表示感谢,说如果让他“待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
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七十一岁,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
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务,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何尝不可以称道梨洲的现实主义态度呢!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年间,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逐步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有什么现实意义?

来源:2015届陕西咸阳高三下期命题预测及题型示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