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四川乐山卷)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zuò    阔liáo    士jué    育bǔ
B.xiào   骨biān   鞭 tà     斜qī
C. 睢zhì   瓦 lì     窥 sì     红 yīn
D. 立zhù    笑shěn    夷bǐ     泣chuò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亵读吊唁群蚁排衙有例可援
B.拮据逞辩万贯家私如坐针毡
C.襁褓寒禁不容置疑世外桃园
D.泯灭蓬蒿轻飞慢舞奄奄一息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溅起波浪的飞沫。
B.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承受阴影,于是,他信口说,走错了人家。
C.社会在飞速发展,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芸芸众生应停下脚步等等自己的灵魂。
D.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前来乐山大佛观光的中外游客鳞次栉比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
D.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一位老先生为学徒留下了一段精彩的题词:“待人应守       ,治事应持      ,创业酌用     ,养心可奉释家之超脱,行文当如      ,读书当如       。”如此博采百家学问而集于一身,必能成为贤者。
①兵家之权变 ②儒家之忠诚 ③纵横家之灵活 ④墨家之兼爱 ⑤法家之严明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①③④ C.④①⑤③② D.②③⑤①④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魏文侯轶事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选自《资治通鉴》)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命驾将野(前往)
B.文侯以讲于己也 (知道, 明白 )
C.乃往,身自之 ( 罢免 )
D.文侯怒,任座出 ( 快走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韩借师魏以伐赵魏由是始大三晋
B.克之,以封子击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文侯应亦然呼尔而与,行道之人弗受 。
D.使翟璜召任座反之民殷国富不知存恤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文侯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为了不违狩猎之约,弃宴亲自前往。
B.魏文侯坚持外交原则,曾惹怒了实力不弱的韩、赵两国。
C.针对魏文侯封地于子的不当做法,任座敢于仗义执言,体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D.魏文侯一会儿“怒”,一会儿“悦”,若非翟璜的巧妙解说,任座定会小命难保。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翻译下列句子。

1.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 上文《魏文侯轶事》)

2.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鉴赏。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

2.

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划线的句子。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横线上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

1.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 翼《论诗》 )

2.

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3.

,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 白《行路难》 其一)

4.

欲问行人去那边?。     (王 观《送鲍浩然之浙东》)

5.

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 《三峡》 )

6.

酿泉为酒,,山肴野蔌……(欧阳修《醉翁亭记》)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议论文阅读  (12分,每小题4分)
从拴象说开去
①印度的养象人有个习俗:在象幼年时期,用绳子将它拴在柱子上,象年幼体弱,无法挣脱。待象成年,有能力挣脱木柱时,它的脑海中却早已烙印下了“木柱不可能挣断”的想法,养象人便能轻而易举地对象群进行管理。
②束缚住象的不是木柱,而是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我们在感叹养象人聪明智慧之时,也不免为大象唏嘘:环顾身旁,有多少人深深陷在思维定势的泥沼之中无法自拔,人们一提到空谷便想到悬崖峭壁,一提到春天就想到百花争艳……
③因此,唯有摆脱思维定势,才能找到通往成功的桥梁。
④思维定势,是经过岁月淘洗、沉淀的产物,是人们世代相传的“金科玉律”,人们往往因循守旧,不曾探寻过这些“不假思索”背后那片广阔的天地。
⑤看到苹果,你往往会想到其甜美的肉质。而牛顿却用苹果作为钥匙,打开了思维殿堂的大门,触碰到数千年来无人“染指”的真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地基。同样一个苹果,乔布斯以它的模板设计出简约大气的新一代“苹果”产品,渡边淳一以它为引子创作出了《失乐园》。每天有无数人吃苹果,但只有少数挣脱思维定势束缚的人能看到其潜在的巨大价值,并以此为桥梁。走向成功的彼岸,实现人生价值。
⑥数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人祖祖辈辈在天地中耕耘,“任劳任怨”,有多少人想到如何能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又有多少人持之以恒地去钻研呢?袁隆平着手水稻研究后不久,一位高级教授曾鄙夷地说:“水稻极难优化杂交,放弃吧!”袁隆平却毫不气馁,数十年如一日地埋头于实验田中,最终成功地研制出“东方魔稻”,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只需勇敢地撕开一直穿着的“紧身上衣”,就会轻松向前奔跑。一路脚踏实地,不顾流言蜚语,即使最后山穷水尽,也不过是无害的尝试,大可拍拍身上的尘土,从头再来。如果柳暗花明,那么历史就会记住你的名字。
⑦不要以为摆脱思维定势离我们太过遥远,我们身娇体弱无法闯出新路。李德斯,一名普通工人,见妻子长期被厨房油烟所困扰,便决心打破“煮菜必油烟”的定势,苦心钻研,发明了冷花生油,不但大大改善了自家厨房环境,还受到鲁花集团青睐,开启了财富源泉。只要留心生活,勇于创新,摆脱思维定势并非难事。
⑧大象拴在柱上不能挣脱,而人却能斩断捆绑思维的绳索,开拓新的领域,走向成功。 (改自《犬牙参差开蜀道》一文)
文章阐述的中心观点是什么?它是怎样提出的?
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请结合本文,说说我们怎样才能摆脱定势思维的束缚?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散文阅读  (18分)
老师! 老师!  阎连科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ào dié,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选自《读者》2015.10有删改)
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
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  
结合文章,理解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
作者说,就是觉得老师伟大。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非连续性材料解读。  (4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三则关于“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材料一:近年我国国民电子阅读情况调查表

时间
内 容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电子阅读
运用率%
32.8
38.6
40.3
50.1

材料二: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阅读载体也多样化,我国国民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长略有减少。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3.43分钟,比2012年减少了1.95分钟。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0分钟,比2012年增加了5.18分钟。
材料三:上海市的调研显示,58.22%的青少年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青少年青睐纸质图书的主要原因包括“阅读习惯”、“需要深度阅读”、“为了收藏”、“内容查找方便”、“需要记录或做读书笔记”等。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该怎样处理“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关系?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情景材料,完成1~2题。

有一次,俞敏洪回答大学生如何实现个人价值时,他说:"很多人一辈子有两个追求,一个是有钱,一个是值钱。……有钱不一定值钱,值钱的人早晚有钱。"他又说:"同学们不要把自己变成'储钱罐',因为没有人能够靠储钱变富;但一定要把自己变成'印钞机',需要钱的时候可以随时靠能力去取。但要想使自己值钱,只有不断吃苦、不断努力、不断奋斗才有可能。你越值钱,你的价值就会越大,你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多。"刚说完,台下掌声雷动。

1.

请解释俞敏洪先生讲话中"储钱罐"和"印钞机"的含义。

储钱罐:

印钞机:

2.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说说俞敏洪先生这段话有什么特色?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

1.

下列对《童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B. 阿廖沙的外祖父是开染坊的,但随着家业的衰败,外祖父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
C. 在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D. 小说的基调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在这悲剧氛围中让人们无法看到战胜悲剧命运的曙光。
2.

阅读《简·爱》精彩片段节选后,填空。

明媚的仲夏照耀着英格兰;天空如此明净,太阳如此灿烂,在我们这波涛围绕的地方,难得有一个这样的天气,现在却接连很多天都这样。……干草已收了进来;桑菲尔德周围的田地一片青翠……树木郁郁葱葱,十分茂盛;树篱和树林枝繁叶密,色泽浓重,和它们之间满地阳光的明亮的牧草地形成很好的对比。

这段景物描写渲染出的氛围,暗示了简·爱同罗切斯特的误会将,爱情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半命题作文。
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
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      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