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A.宗教信仰 B.农业生产 C.祭祀祖先 D.民间习俗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是古人赞颂某一水利工程 的话。如今这一水利工程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一工程是

A.漕渠 B.都江堰 C.龙首渠 D.白渠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文献记载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
C.“恶金(指铁)以铸鈅夷斤,试诸壤土”
D.“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书》中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从中看出:
①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汉代农民生活贫困
③汉代商人社会地位低下    ④汉朝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生产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映的现象是

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 B.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C.农业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D.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A.美洲社会进步 B.美洲国家独立 C.工业革命扩张 D.欧洲殖民扩张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
B.欧洲主导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D.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产生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哪一条最能表达他们的感情

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
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 D.“哥伦布给我们带来贫困”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l50多年历史的世博会,已经成为新理念、新知识、新文化、新技术、新产品首发“亮相”的集中地,1889年巴黎世博会首发“亮相”的工业新产品是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著名史学家阿诺德·J·汤因比说:“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西方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的根本动力是

A.科技革命的全面开展 B.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C.殖民扩张的不断深入 D.军事力量的迅速发展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接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李查有关中国近代史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l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

A.洋务企业
B.外商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4年,中国银行低于市场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外国资本的压制
B.封建主义的束缚
C.官僚资本的侵蚀
D.股票市场的紊乱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性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了华北某地1954年和1957年中国农村集体和农民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显示的是20世纪60年代青年人身着绿军装的形象。绿军装在当时得以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观念
B.审美情趣
C.生活水平
D.国际潮流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入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五十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的火车经历了由图一到图二、图三到图四的变化。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 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 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D.积极发展“新经济”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安德烈.普拉尔东诺夫的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这段话主要表明了

A.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
B.新经济政策实施遭到农民的反对
C.农民对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强烈不满
D.农民对斯大林模式下农民的困难生活不满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某国新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说:“它是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主要任务在于解决工业化市场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符合该评价的历史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中国的改革开放 D.罗斯福新政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几位同学在讨论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时,提及下列观点,你认为最合理的应是

A.以农业为突破口,不符合实际 B.批判斯大林,造成思想解放
C.改革旧模式,阻力巨大 D.未能突破旧模式,成效甚微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就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或工业上
B.美苏争霸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困难
C.缺乏正确的理论、周密的计划和必要的实践
D.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一个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l998年6月18日,该国际组织宣布批准向中国提供总额6亿美元的中长期贷款,以帮助中国的农业和能源建设。根据以上事实判断,这个“国际组织”应该是

A.联合国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亚太经合组织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文,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产品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这从深层意义上表明

A.中国产品已大量涌入美国市场
B.中国产品质优价廉很受欢迎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困总统尼克松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l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材料二 宋诗云:“远闻叫声声,碗转颇可听,衣服两大堆,件件来回经。”“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令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三 徽商以左儒右贾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徽商贾而好儒,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或相互接托。徽商以其独特的生存理念在众多商帮中异军突起。
——摘自电视片《徽州》解说词
材料四 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应的矛盾长期存在,人们寻求“以商代耕”的出路。徽州虽“粮不足”,可物产丰富。如万山丛中生产竹木、茶叶、陶土。手工业更脚色,纸、笔、墨、砚、漆器闻名全国,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发家的。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杭”。便捷的水路,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
——摘自《徽商网·徽商历史》
材料五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中,你能得到唐宋时期哪些商业发展方面的信息?
(2)村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现象?依据村料三从徽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
(3)依据材料四,概括徽商诞生的原因
(4)材料五中的两幅图所示的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图二所示现象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英国作为最早的现代化国家,其发展引领世界潮流,也给予各国经验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在英国发生?……从霍布斯开始,到威廉· 配第,再到约翰·洛克……都在阐述一个共同的思想:即个人通过劳动所得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政府或国家应该保护个人私有财产。工业化是一个财富急剧增长的过程,……而英国却在工业化到来之前就解决了私有财产的地位问题,这也是英国率先走向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业革命……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
——唐晋《大国崛起·从“快乐英格兰”到“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 经济的快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是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19世纪上半叶在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在短短的37年中,犯罪数字竟增加了6倍多……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肆众运动。
——钱乘旦主蝙《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泰晤士河悲剧: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不幸沉没,造成640人死亡。事后调查发现,大多数遇难者并非溺水而死,而是因河水严重污染中毒而死亡的……l849年到l954年,滨河地区多次爆发霍乱,夺取了不下4万人生命。1858年,伦敦到处是硫化氢难闻的气味,以至于英国国会大厦的窗户都用浸过消毒剂的床单挡上了。
材料四 中国自1840年开始的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的问题走中国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跨越……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现代化)的陷阱。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还有哪些?
(2)材料二、三中,反映工业革命后英国存在哪两个突出的问题?造成哪些影响?(5分)
(3)在“中国自1840年开始的现代化”过程中,19世纪40—70年代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出现的现代化是指什么?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试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闻再发展,就可以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60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谈话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普遍搞人民公社”的主要教训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改革解放生产力”过程中,邓小平是怎样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3分)
(3)根据材料三,表格中的空白部分应填写什么内容?(4分)
(4)有专家指出,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30年改革的每一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今天。过去30年间,中国思想界形成了哪些伟大成果?(3分)

来源: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春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