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卷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3)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5)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6)              ,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鸭沼观荷
王 韬
余生甫里,即以唐陆天随而得名。天随子隐居不仕,时与皮日休唱和,自号甫里先生,尝作《江湖散人传》以见志。没后,亮节高风,里人思之不置。以先生在时喜斗鸭,有斗鸭栏,乃凿地为池沼,方塘如鉴,一水潆洄。中央筑一亭,曰“清风亭”,东西通以小桥,四周环植榆柳桃李。盛夏新绿怒生,碧阴覆檐际,窗棂四敞,凉飙飒然,袭人襟裾。中供天随子像,把卷坐,须眉如生。去亭百数十武,先生之墓在焉。或云后人葬其衣冠处,将以留古迹而寄遐思者也。亭中楹联颇夥,余师一联云:“白酒黄花,九日独高元亮枕;烟蓑雨笠,十年长泛志和船。”特举二君以比拟先生,当矣。
池种荷花,红白相半。花时清芬远彻,风晨月夕,领略尤。里中诗人夏日设社于此亭,余亦获从诸君子后,每至独早。
每岁六月二十四日,必招邀群彦,为荷花祝生日。闺秀能诗者亦许入社,但不亲至耳。余定莲为君子之花,具有四德:香清,韵远,品洁,色纯。
观荷之约,以花开日为始,三日一会,肴核以四簋为,但求真率,毋侈华靡。甫里本属水乡,多菱芡之属。沉李浮瓜,青红错杂,堆置盘中,亦堪解暑。
诸社友以先生生平固喜蓄鸭,因于池畔另辟鸭舍,蓄白鸭数头,修洁可爱。红衣翠盖间,点缀以白羽翩跹,亦复不俗。池旁环围石阑,阑柱悉凿鸭,其首皆回向先生,以先生固背北面南也。鸭在羽族中,蠢然一物耳;自先生有“能言”一语,遂足供园林清玩,洵乎文人之口不可测也如此。
甫里几四十年,回首前尘,无殊梦影。每值荷花盛开,辄若置身于莲亭鸭沼间也。
(节选自《漫游随录》)
【注】①陆天随:即陆龟蒙,唐朝文学家,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苏州甫里人。②沉李浮瓜:指冷食的瓜果。③能言:某宦官用弹弓杀死一只鸭子,陆龟蒙曾对他说,“某养此鸭,能人言;方欲上进,君何杀之?”④洵:确实,诚然。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卷坐危:端正。
B.领略尤胜:优美。
C.肴核以四簋为度:次数。
D.余甫里几四十年违:离开。

下列四组中,全都属于从视觉角度描写池沼之景的一组是(   )
①方塘如鉴,一水潆洄
②四周环植榆柳桃李
③盛夏新绿怒生,碧阴覆檐际
④池种荷花,红白相半
⑤花时清芬远彻
⑥沉李浮瓜,青红错杂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⑥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老师在对联中拿陶渊明、张志和“比拟”陆龟蒙,突出了陆龟蒙的高洁。
B.作者写为荷花庆祝生日,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也反映了自己雅致的生活情趣。
C.陆龟蒙喜欢斗鸭,他去世后乡人社友或凿池筑亭,或石阑凿鸭,以寄怀念之情。
D.文章以“观荷”为线索,侧重描绘“鸭沼”中的荷花及其周边景物的自然之美。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闺秀能诗者亦许入社,但不亲至耳。
译:                                                                    
                                                                            
(2)其首皆回向先生,以先生固背北面南也。
译: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折桂令 三衢平山亭
张可久
倚栏杆云与山平,一勺甘泉,四面虚亭。隐隐浮图,层层罨画,小小蓬瀛。随月去长空雁影,唤秋来高树蝉声。客路飘零,天宇澄清,剑气峥嵘。
(选自《张小山乐府》)
【注】①三衢:指浙江三衢山。②剑气:宝剑的光芒。后常用以比喻人的声望或才华。
(1)请简要概括三衢山这一景物的特点。
答:                                                                    
                                                                            
(2)“客路飘零,天宇澄清,剑气峥嵘”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

A.诸葛亮北伐时与司马懿在渭河之滨斗阵法。司马懿自以为识破了诸葛亮的阵法,便派兵攻阵,结果所派兵将都陷入阵中而被活捉。(《三国演义》)
B.薛姨妈托人送来新样宫花,惜春认为自己已出家了,不用插花,便推辞不要;而黛玉认为自己拿到的宫花是别人挑剩的,很不满意。(《红楼梦》)
C.刘玉英偷听到赵伯韬与人密谋走私军火及在公债市场拖垮吴荪甫的谈话后,为报复赵伯韬移情冯眉卿,就把消息无偿提供给了吴荪甫。(《子夜》)
D.高老太爷的诞辰到来,琴前来高家祝寿。第二天,琴借口生病,很早就回了家,之后偷偷送信给觉民,约他到家里与自己会面。(《家》)

E.拿侬身材高大,长相难看。但葛朗台看中了她的力气和诚实,就以高于别人的工钱雇佣了她,拿侬从此成为葛朗台忠实的仆人。(《欧也妮·葛朗台》)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孟子·离娄章句下》)
【注】①试:考验。②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1)对于评论他人,孔子和孟子有何相同的主张?请简要概括。
答:                                                                    
                                                                            
(2)对评论者,孔子和孟子有何不同的告诫?请简要分析。
答: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消费文化应彰显生态文明维度
陈若松 刘伟雄
一个社会的消费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消费理念。随着消费社会的全球化渗透和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由西方消费文化和消费者自身物欲膨胀带来的一系列消费理念,如奢侈消费、享受消费、符号消费等逐渐影响中国社会消费现状,而由此带来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
当下的中国社会,节俭消费文化、过度超前消费文化以及适度合理消费文化三者并存,受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过度超前消费文化发展比较突出。这种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方式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也影响着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重建健康合理的消费文化,必须让人的消费行为内在地蕴含生态向度。通过消费,不仅延续着人的生命,也锻炼着人的自然感觉,使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均得到彰显。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依靠自然界生存和发展。消费和自然界也不能分开,一方面,作为消费主体的人的消费意愿和消费目的来源于人的需要,根本上是来源于自然界;另一方面,人的理性的需要来源于人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目的,而这一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生产。生产的这种决定作用是受限于自然的,自然法则永远制约着生产的进行,自然是其永远的基石。现代消费文化建设必须实现“人”的消费,彰显人的消费的生态意义。
当今消费文化建设必须彰显生态价值取向。我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倡导适度消费的文化观,每个人以自己的应得收入,在消费市场上进行消费,满足其多元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政府要推动收入分配改革,逐步缩小社会收入差距,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唯有如此,才能够在社会上逐渐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文化:既能够合理适度消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不致过度破坏环境。
必须促使生产者在生产价值取向上实现从资本逻辑向生态逻辑的转向。按照资本逻辑,生产者会只顾生产,从而臆造出虚假需求,而不管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按照生态逻辑,则应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出发,科学平衡生产和消费,抛弃虚假需求,超越异化消费,生产以自然生态的可持续为前提,以消费主体合理的消费需求为基石,从而实现消费过程中的科学消费,最大限度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
人不应该像动物般地依靠本能被动地消费,甘愿做消费的奴隶,更不应该不顾消费的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而沉迷于各种异化消费的诱惑中,而应该在消费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摘编自《光明日报》)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消费文化反映一定的社会消费理念,而社会消费理念与社会消费水平相关。
B.受西方文化影响,过度超前消费文化已成为当下中国社会消费文化的主流。
C.生产受制于自然,要考虑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也要关注人合理的消费需求。
D.异化消费建立在人的虚假需求之上,不去考虑消费的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

重建健康合理的消费文化,需要哪些条件?请简要概括。
答:                                                                    
                                                                            
重建健康合理的消费文化,有何意义?请简要说明。
答: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道口·书院·秋声
王剑冰
①我的记忆在涨水,我曾经来过道口镇。那个时候我还很小,我天真地寻找着那个道口。一定是有一个道口的,它在摆渡着来往,引导着方向。
②可是我没有找到。
③现在我依然在道口徜徉。有个声音告诉我,欧阳书院就是道口的标志。我看到一扇门无声地开启,一股清风灌了满怀,我的怀里立时温热起来,心里在荡舟。
④我曾经找过的那个历史的道口,就芳香四溢地站在四通八达的地方。
⑤那个在乎山水之间的人也在乎“庭院深深深几许”,他找到这里的时候,“星月皎洁,明河在天”,一缕秋风正在流浪。他记住了那个朴素的路碑,正如多少年后我们循着那个路碑,毫无偏差地找到你。
⑥我试着像欧阳修一样在秋声里沙哑地歌唱,真的,我真的在那种歌唱里越过了灵魂的高峡,在一片清澈而亲切的水上飞奔。
⑦水的四周是辽阔的中原,中原一派玄黄。一个个经过无数次痛苦和愉悦而繁衍的村庄,把这玄黄连缀起来,就如汉赋、唐诗、宋词的连缀一样,将广袤和丰收连缀起来。一个人从广袤和丰收里站直弯着的腰身,甩出一串汗水,那汗水变成了飒飒秋风。
⑧带着秋香的风吹过大地,大地上一片繁忙。欧阳修来的那天,是否也是这样的景象?我去过欧阳修的家乡,正是“白水芦花吹稻香”的季节。
⑨一群学子的声音水一样缱绻在风中,我听到了你们的歌唱,不,不惟是我,我身后那个摇摇晃晃的醉翁也听到了你们的歌唱,他激动地抖动着胡须,陷入了沉沉的回忆,似乎感怀那两次短暂的行程,感怀历史的理解和千年中滑州人的感情。欧阳公,六一居士,你始终让心居住在孩童中吗?你的生命里,重叠着那个儿童的节日,我们叫起来是那么亲切。
⑩声音就这么缱绻地流着,我在这流水里偷偷地泡着自己的泪光。我回头看欧阳公,欧阳公的眼睛里映着清澈的天空。
⑾欧阳书院已成卫河边的风景,我在这夜晚的风景里久久不能成眠。
⑿秋风拂过大地,我随风扶摇而上,看一个人怎样对天惆怅,惆怅中又带着怎样的调侃与放浪。你一定流过泪,没有泪水的男人是不真实的,只是我没有看见。故乡沙溪旁,满头白发的芦花摇出的风,一直吹过卫水,抖乱你的衣衫。
⒀“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生不可能长驻春天,那就在秋天里扎下根,把春天重新孕育。绵州、夷陵、扬州、滁州、滑州,欧阳公,你把坦荡和豪情种植在这些山水的深刻部位,让它们长出思想和灵魂,长出文字和墨香,没有人知道你的痛苦,亦如不知道你的快乐。你看,童子都睡了,你露出了宽怀的笑意。
⒁深秋的风重复着重复着,一直重复到现在。
⒂其实我不该想起这些,我应该想起醉翁亭的快意,想起蝶恋花的清香,可我还是忍不住。我还想起你的直率,你的不屈,你的无愧。就让我这样多想一些吧,想得多了,我就离你越来越近了。
⒃不,我一点都不怀疑你的意志,你只是借助秋风放飞一下自己的思绪,就如你放飞吹落的一根胡须。“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谗佞的草在你的跟前,早拂之而色变,《秋声赋》后不知去向。
滑州,让我搬运些秋声走吧,我要把它扎成生命的篱笆
⒅在欧阳中学,我看见那些不老的风,在雨中丝丝落地,长出又一茬嫩苗。风雨之间,千岁欧阳依然“子夜读书”。
⒆欧阳书院,请允许我作为你的一位晚来的学子,让我再坐在那方舢板样的小桌前,用我满腹的激情诵出:“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节选自《黄河报》)
【注】①道口镇:河南省滑县(古称滑州)的县治所在地,欧阳修曾两次到滑县为官。②欧阳书院:欧阳修任滑州通判时,曾修建“画舫斋”,后人在此旧址上建书院,称“欧阳书院”,新中国成立后又在“欧阳书院”原址上建“欧阳中学”。③《秋声赋》:欧阳修53岁时写的一篇赋,通过秋声摹写自然界的秋天,用以烘托作者人生旅途上的秋天;但全文既无失意的惆怅,又无身世的感伤,体现了作者豁达超然的情怀。
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道口”含义丰富,实指欧阳书院的所在地道口镇和地理意义上的路口,虚指人生的路口与方向,以及历史的关口。
B.第⑤段或化用或引用欧阳修的诗文,既写出了欧阳修的部分经历,又突出了他感情丰富、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形象。
C.第⑨段写“我”和欧阳修听孩童们“歌唱”这一情景,意在说明欧阳修的作品深受后世儿童喜爱,表现其童心未泯的性情。
D.第⒂段以“醉翁亭的快意”“蝶恋花的清香”,写出了欧阳修作品风格的多样,也巧妙地引出对欧阳修个性的评说。

E.本文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艺术再现了欧阳修的生平与创作,赞颂了欧阳修忧国忧民、坦荡超然的高尚情操。
第⒀段采用第二人称写作,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第⒄段含意丰富,请根据文本简要探析。
答: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邵象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萨 苏
①在世界稀土产业圈中,一个有关周恩来总理的故事颇为引人注目。据说,上世纪70年代初中日恢复邦交时,日本要求高价购买包头钢铁厂的矿渣。此事报到国务院,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科学院和矿冶研究院对此进行调查,并最终拒绝了这笔看似合算的买卖。事后看来,这个决定极大地保护了我国的稀土资源。
②在当时科学界看来,周恩来总理作出如是决定,首先是因为他熟悉包钢,此外还因为一位中国科学家已经在十年前证明,这些“炉渣”中蕴含着价值巨大的瑰宝。
③这位科学家,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近代钢铁冶金工程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邵象华先生。邵象华,浙江杭州人。这位冶金专家从小就天资聪颖,因此在中小学不断跳级,以至于大学毕业才十九岁。1934年,他考取第二届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入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冶金,1937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回国,此后在科研和建设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
④邵象华先生早在上世纪60年代便已经对包钢的“炉渣”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切地说,当时他是在钢铁研究院院长陆达的安排下,前往包钢考察其平炉炉渣的再开发问题。当时,包钢已经积存炉渣二十万吨,保存很难,丢弃又总觉得其中似有些特别价值。邵象华的到来,初步为这批神秘的矿渣确定了第一个价值——他从矿渣中发现了品质很高的铌,进而制造出当时我国非常需要的铌锰高强度低合金钢。
⑤这种合金钢在当时的中国是一种梦寐以求的金属,钢材加入铌后,可以细化晶粒,在提高钢材强度的同时,还能够改善钢的韧性。在相同强度下,这种钢材比普通碳钢轻20%~30%,抗锈蚀能力也得到增强。它的用途广泛,可以用在汽车、拖拉机、起重机,以及其他需要承受大应力的结构上,价值很高。
⑥能够制造出这样的钢材已经令人欣喜,更重要的是,邵象华先生研制出的合金工艺可以直接用于生产,成本颇为低廉。能够产生成果并不容易,能够产生可应用于实际工作的成果,更不是普通学者可以办到的。从此以后中国开始大批量生产这种钢材。事实上,1960年前后,邵先生已经多次发表关于铌合金的论文,他在包钢的工作可谓有备而来。上世纪70年代后,我国对于稀土资源的认识和研究逐渐加强,最终成为世界稀土大国,这些早期工作功不可没。
⑦1942年,抗日战争最需要钢铁的时候,邵象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于四川綦江指挥设计、建设了我国第一座新型平炉炼钢厂。这座碱性平炉是除沦陷区外的全国最大平炉,一度被称为中国战时工业的骄傲。
⑧1945年,日本法西斯投降,邵象华接受任务前往接收鞍山钢铁厂,使这座在战争中满目疮痍的钢厂以最快速度恢复生产。1949年初,国家铁路运输急需冷铸车轮的特殊铸铁,邵象华与留用的日本高级工程师讨论这一问题,对方一口咬定那是不可能的,而且还说:“你们中国人能搞成,我就向你们磕头。”结果,邵象华巧妙地利用该厂原有的“预备精炼炉”一次试炼成功,从此鞍钢成了铁路用冷铸车轮的专门供应厂。
⑨但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学者却有着为人低调的风格。上个世纪90年代一次报告会中,有记者忽然发现邵先生赫然坐在台下,于是激动地上前采访,问先生道:“研制铌合金钢是不是我国最早对稀土的利用?”邵先生听了微笑,首先澄清铌本身并不是稀土,而后将稀土家族十七个成员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给在场的记者们上了一堂难得的科学普及课,大家事后纷纷议论,说如果教授们都是邵先生这样,记者也可以去当研究生了。
⑩尽管铌不是稀土金属,但邵先生在稀土研究方面也是很有贡献的。他曾经在大冶钢铁厂主持了通过添加稀土金属研制新型炮钢的项目,其研究成果通过了军工部门所提出的所有指标,至今是中国军工行业重要的技术储备。
⑾2012年,年届百岁的邵象华先生与世长辞。
先生的一生,仿佛都在告诉我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摘编自《中国科学报》)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叙写周恩来总理与包钢矿渣的故事,引出下文对邵象华的介绍,又突出了文章的真实性与事件的重要性。
B.第③段叙述邵象华的求学经历及回国后取得一系列成就,表现了他天资的聪颖和学习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出众。
C.第④段写邵象华是主动系统研究包钢“炉渣”的第一人,在铌的发现和铌锰高强度低合金钢的制造上功不可没。
D.第⑨段写邵象华深入浅出地给记者们上了一堂难得的科学普及课,侧重表现了他不摆架子、亲和力强的特点。

E.本文前后提到稀土,点明邵象华的科研对象与稀土有关,突出其科研的价值和前沿性,也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第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第⑿段含意丰富,请根据文本简要探析。
答: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在实践的过程中,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便产生了    事物的感觉和表象,感觉和表象是我们的感性认识形式,这种认识形式    反映事物的表面、事物的外部联系,    反映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所以感觉和表象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即认识的感性阶段。

A.关于不仅而且 B.对于只能不能
C.对于不仅而且 D.关于只能不能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车展,2015年4月20日开幕的上海车展汇聚了国内外各家车企、以及汽车圈内外众多人士,“中国好声音”人气偶像、海马车队新晋车手余枫也莅临现场为海马汽车代言。
(1)文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答:                                                                    
(2)文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答: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文字有一处有语病,请指出并修改。
①石墨烯神奇的特殊性带给人们对它的应用充满幻想。②在国内,有关石墨烯的应用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③我国在石墨烯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推进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④多支研究队伍在石墨烯的性能研究与制备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答: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把画横线的句子改写为一个长单句。
古城镇经年历久,多已破败,重修无力;有人便借新农村建设之名,而实施“推倒重来”之策。殊不知,新建筑会唤起一时兴奋,但失去城镇的“乡愁”是一种永恒惆怅,一时兴奋最终是弥补不了这一永恒惆怅的
答: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幅题为“课余生活”的漫画,完成后面的题目。

对小孩课余时间喜欢“宅”在家里的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普遍认为朋友多了路好走;但在科学家看来,在许多情况下朋友多了路难走。
你认为朋友多了路好走还是难走?请就此问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2)必须符合文体要求;(3)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