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A卷)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             。(《诗经·氓》)
(2)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4)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5)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薄暮冥冥,             。(范仲淹《岳阳楼记》)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鲁云谷传
[明]张 岱
会稽宝祐桥南,有小小药,则吾友云谷悬壶地也。
云谷深于茶理,相知者日集试茶,纷至沓,应接不暇。人病其烦,而云谷乐此不为疲也。术擅痈疽,更专痘疹。然皆以聪明用事,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臆见,起死回生。人终疑其游戏岐黄,不尊不信,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云谷也诊视灵敏,可救则救,不可救则望之走,未尝依回盼睐,受人一钱。
性极好洁,负米颠之癖,恨烟,恨酒,恨人撷花;尤恨人唾洟秽地。故非解人韵士,不得与之久交。
自小多艺,凡羌笛、胡琴、凤笙、斑管,无不精妙。而尤喜以洞箫和人度曲。与李玉成竹肉相得,后惟王公端与之合调,余皆非其敌手也。
其密友惟陆癯庵、金尔和与余三人,非大风雨,非至不得已事,必日至其家,啜茗焚香,剧谈谑笑,十三年于此。今年三月之晦,二鼓方寝。次日呼之不起,闼而入,则遗蜕在床矣。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恍久之。谓生死大事,迅速若此,真如梦幻,痛悼不已。归坐山斋,忆其生平,遂为作传。
张子曰:云谷居心高旷,凡炎凉势利,举不足以入其胸次。故生平不晓文墨,而有诗意;不解丹青,而有画意;不出市廛,而有山林意。至其结交良友,直是性生,非由矫强。数月前有客在座,命苍头取其所藏雪水煮茶,而大为室人所谪,云谷大怒,经旬不与交语。谓余弟道之曰:“某以朋友为性命,乃欲绝我朋友。”只此一语,具见侠肠,是岂不读书、不晓文墨之人而能道此也哉
(节选自《中国古典传记》)
【注】①岐黄:指医学。②米颠:指宋代书画家米芾。③竹肉:指伴奏和歌唱。④遗蜕:死去。⑤苍头:仆人。室人:妻子。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小小药肆:店铺
B.不可救则望之走却:拒绝
C.与李玉成竹肉相得向:以前
D.闼而入排:推开

下列四组中,全都表现鲁云谷心胸豁达开朗的一组是
①术擅痈疽,更专痘疹
②未尝依回盼睐,受人一钱
③尤恨人唾洟秽地
④而尤喜以洞箫和人度曲
⑤凡炎凉势利,举不足以入其胸次
⑥不出市廛,而有山林意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云谷医术高明,却遭到众人的怀疑,缘于他不墨守古代医学的陈规,不迷信古方。
B.文章拿鲁云谷与米芾相比,意在表现鲁云谷的性格和艺术修养都有米芾的风范。
C.鲁云谷好恶分明,个性率真,是作者的知心朋友,他的突然去世让作者悲痛不已。
D.文章补叙鲁云谷及其妻对雪水煮茶的不同态度,凸显出鲁云谷对待朋友情真意切。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病其烦,而云谷乐此不为疲也。
(2)是岂不读书、不晓文墨之人而能道此也哉!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州庾楼
[元]贺复孙
宿鸟归天尽,浮云薄暮开。
淮山青数点,不肯过江来。
(选自《元诗体要》)
(1)请简要说明“淮山青数点,不肯过江来”如何借助拟人手法来抒情。
(2)“浮云薄暮开”与“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两句各自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请简要分析。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周瑜死后,诸葛亮亲自到柴桑口吊丧,并在灵堂上以悲切的痛哭感动了东吴诸将,不但安全脱身,而且将不被孙权重用的庞统带回荆州。(《三国演义》)
B.探春给宝玉等人送去花笺,提议组织一个诗社,得到宝玉等人的赞同。经商议,李纨担任社长,并以“咏白海棠”为题开展了第一次活动。(《红楼梦》)
C.吴荪甫不满意范博文肤浅的议论,便郑重告诉林佩瑶,范博文气魄不大,不适合林佩珊。但林佩瑶对他的意见不置可否,心里另有打算。(《子夜》)
D.觉慧为《黎明周报》写了一篇驳斥《警察厅禁止女子剪发的布告》的文章,借机发泄满腹的牢骚,《黎明周报》也因此很快被警察厅查封。(《家》)

E.克罗旭告诉葛朗台,人们都在传言葛朗台从巴黎招来了一个女婿,葛朗台没有否认。克罗旭看到巴黎葛朗台自尽的报道后,全明白了。(《欧也妮·葛朗台》)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华①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②。”请益③。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④,可以无与,与,伤惠⑤。”(《孟子·离娄下》)
[注]①子华:即公西赤。下文的“冉子”即冉求。②釜:一釜合当时六斗四升。下文的“庾”,一庾合当时二斗四升;下文的“秉”,一秉合当时一百六十斗。③益:增加。④与:给。⑤惠:恩惠,德惠。
(1)请概括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
(2)公西赤能否接受冉求给予的“五秉”之粟?为什么?请综合以上选段简析。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以文化化解戾气
张贺
①不必举出多少例子,人们就能感受到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相当严重的戾气。为了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破口大骂、老拳相向甚至酿成血案。近期一系列针对儿童的暴虐残酷的违法犯罪行为就是明证。对于一个以礼仪之邦闻名天下的国家,这样的现实令人痛心,更促人思考。
②中国人爱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似乎只要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足了,人们的文明水准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但现实显然复杂得多。今天的中国人在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富裕生活的同时,也痛切地感到人与人之间缺失了信任和温情。许多人的脸上写满了疲惫、紧张、焦躁和提防。许多人在追逐财富与成功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不眠不休,却丢掉了诚实、守信、礼貌、谦和这些事关内心平静和社会和谐的关键品质。刺目刺心的戾气足以证明,道德水准的提高常常落后于钱包鼓起来的速度。
③就本质而言,充满戾气的人大都缺乏恻隐之心。正常的人看到别人遭遇不幸,自己也会感到难过,更不要说故意去加害于人了。而缺乏恻隐之心的人往往极端自私,很难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他人着想。而文化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同感与移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感同身受”。当年解放区在上演《白毛女》的时候,曾有战士看到激动处要举枪向台上的“黄世仁”射击。显然,这位战士完全沉浸在剧情里,情感随着人物的命运而起伏。文艺的这种感化足以净化心灵、启发心智、促人向善。
④片面夸大文化的作用当然不对,但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在音乐厅欣赏演出时很少看到有人为了排队或座位大打出手,而在火车站和地铁车厢里这种现象就常见呢?因为欣赏演出本身就是一件文明的事,在剧场那样的环境和氛围里,人们惟恐自己的行为不够文明而遭人耻笑,还怎么会打架斗殴呢?
⑤在我看来,文化就是文明教化。文化使人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使人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走向文明进步。
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心灵建设是造成社会戾气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化解戾气,除了要坚持使经济社会在公平正义的轨道上前进之外,也要重视文化的特殊作用,用文化来抚慰心灵、调节心理、滋养灵魂,进而化解社会戾气。物质财富的增加是有上限的,而精神的提升是无限的。越是追求经济增长,就越应加强文化建设。
(摘编自《人民日报》)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人为小事而爆粗口等无礼的行为令人痛心、促人反思。
B.中国经济发展使百姓富了起来,道德水准也同步提升了。
C.文化能使部分缺乏恻隐之心的人被感化,变得不再自私。
D.音乐厅里的文化氛围使公众注意文明,于是少有人打架。

当今中国社会,为何会存在相当严重的戾气?请简要分析。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没有春天
张抗抗
①在北方生活了二十几年,总觉得每年都找不到春天。就连北方人也说:北方没有春天。
②冬末时节,早早地盼着天气转暖。眼看着天长了、风柔了,青草躲在墙角悄悄绿了,阳光也一日日燥热起来,心里便喜滋滋将厚重的冬装收起,换上了开春的毛毯和风衣。却突然袭来一场雨雪或是寒流,气温井绳般地直直落下去,弄得你好一阵手忙脚乱,只得乖乖地重新回去过冬。暖气刚停的日子,瞧着外面的阳光可人,屋里却阴湿冰冷的,外出脱衣,进门穿衣,室内室外全然两个季节。更衣感当然又把人带回冬季,不过反向而已。还有一早一晚大幅度的温差,任是白天如何的温暖和煦,夜半依旧寒意逼人。那冬老人的棉袍就像是笋壳做的,脱了一层一层还有一层。
③北方的冬天,可不是过也过不完嘛。
④等到猛烈的春风热辣辣刮起来的时候,满心期待着大风也许能有所作为。北方的大风倒是每年都来势凶猛,整个城市都在风中摇撼、瑟瑟颤抖。大风有时能一口气刮上三天,稍事歇息,去西伯利亚蒙古一带转个圈回头又来。春风如磨盘似的,不用驴拉,来来回回使劲地碾着北方的土地,却是螺旋式的,转着转着,偏偏就与春天擦肩而过。等到风停风消,睁眼定神看看,树绿了,草已高,缤纷的鲜花谢了,凋零的花瓣掉了一地;时鲜的蔬菜已琳琅满目,大街上已是裙装翻飞——春风终于向更远的北方撤退时,这里已是骄阳当空的夏天。
⑤北方的天气是个跳远的高手,用大风做跳板,能一家伙直接从冬蹦到夏。
⑥所以北方没有春天。
⑦时而会有一种让风雨和天空戏弄之感,或是被春天从头顶跨越的失落。
⑧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心情,在没有春天的春天里,感叹一代人的命运。
⑨那是我们老三届整整一代人啊。
⑩那个青春花季的年龄,十年也许更多,恰是一个人生命的春天。稚嫩的花蕾被严冬的风霜雨雪侵袭,许多本应灿烂本该绚丽一季的花朵,都没有等到春天。那冬天是过于严酷和漫长了,且固执地徘徊不去,碾磨似的一轮轮回风不止。待到终于气息奄奄地鸣金收兵,大地已是春老红残。即使偶有坚忍的花芽挺过寒冬,噩梦初醒时,只见草木葳蕤,花叶繁茂,满目是仲夏的苍翠,没有了种子的位置。
⑾与同龄人交谈,时时有青春不再的悲凉,丝丝缕缕地浮升上来。
⑿曾被严寒肆虐,又被春风所误,何处去寻回属于我们的日子?
⒀只能自怜自慰地解嘲,说没有春天,也躲去了春情依依的烦恼;没有春天,陈年的老伤不易发作;没有春天,更可体察夏的轻装与轻松;没有春天,也许不种瓜而得豆——君不见,知青后代如今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个个咄咄逼人?
⒁尽管我们可将未度的春天当做落红掩埋,但我们心底,依然眷恋春天。
⒂就不能把秋天当做春天来过吗?
⒃若是细细品味,再把烦杂琐碎的日子重新一一梳理,我们会发现,当夏末的暑热终于隐去,凉爽的秋风习习吹来时,和煦的艳阳之下,草木依然青葱——那些初秋的好日子里,我们心中充满春天重归的喜悦。春装在短暂的秋季重新风光一时,秋天丰硕的果实给予我们五月花蜜同质的滋养。况且,秋天晴朗少雨却无春的浮尘,能养护和修补我们曾被寒风和烈日毁坏的肌肤,使我们重新变得滋润和充实。
秋的容颜里可有春的心态。何况,当下还正是盛夏时节呢。
(摘编自《追述中的拷问》)
[注]①老三届:1966.1967.1968届的高中毕业生,处于文革的开端时期,基本都当了下乡知青。
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①段写北方人也说“北方没有春天”,印证了作者在北方多年找不到春天的感觉,自然引出下文对北方春天的描写。
B.第②段以“气温井绳般地直直落下去”,突出了北方春寒料峭、温差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北方天气的不适和不满。
C.第⑤段“能一家伙直接从冬蹦到夏”一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北方天气和季节变化的快速,颇有情趣。
D.第⑩段写“稚嫩的花蕾被严冬的风霜雨雪侵袭”,说明恶劣环境对人的摧残之大,也暗喻一代人的不幸累及下一代。

E.本文以春天喻指人生的青春阶段,在对季节更替变化的描写中巧妙融入作者的人生感悟与思考,给予人生活的启迪。
第⑿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请根据全文,探析“秋的容颜里可有春的心态”这句话的含意。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揭开智力进化之谜
阿 碧
①几百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患上了一种“大头病”。古猿们经常因为这种病而头疼,然而这种奇怪的病却让这些古猿们越来越聪明。这些“大头病患者”在痛苦中不断进化,最终和其他小伙伴们分道扬镳,成为了演化史上第一支人类。
②以上描述并非“穿越”小说中的无稽之谈,而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古人类学家兰蒂·巴克尼尔等科学家的推测。巴克尼尔表示,古猿因为基因突变而导致大脑开始变大,在此过程中古猿们需忍受慢性头疼。当然,脑容量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花了几百万年的时间才进化到现代智人的水平。
③我们都知道,人类之所以比其他灵长类动物聪明,是因为我们有一个脑容量超常的大脑。在所有的动物中,人是脑容量和身体体积比值最大的一种动物。从颅腔的容积上看,人的颅腔容积可达1500毫升左右,而100万年前的爪哇人的脑容量也才900毫升。研究还表明,人类的大脑容量是猕猴脑容量的20.6倍,是长臂猿的14.4倍,是黑猩猩的4.3倍。
④如今,对于基本完成了物种进化的人类来说,脑容量不再与智力挂钩。大头者可能愚笨,小头者也可能聪明。但是,在人类长久进化的历程中,的确是脑容量与智力密切相关。然而,脑容量和智力发展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是脑容量增长促进了智力,还是智力的增长促进了脑容量?
⑤科学家往往倾向于脑容量的增长促进了智力。但是,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多年来一直是一个谜。按照通常的观点,脑容量增加会让神经细胞增多,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这就好比是要让电脑的运行速度更快,就得拥有一个更强的中央处理器一样。
⑥然而,现代的统计研究表明,各个地区的人们脑容量差异很大,人们的脑容量随着纬度的变化有20%的浮动范围,一般是寒冷的高纬度地区的人们脑容量更大。但这与智力无关,因为高纬度地区光照较少,当地的人们为了更精确地处理视觉信息,就进化出更多的脑容量来完成这个任务。
⑦那么,在进化的历程中,人类的智力究竟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呢?巴克尼尔等人表示,人类的智力的确是在脑容量逐步增加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在几百万年前,南方古猿因自然环境的改变而下地行走,在自然环境和行为的双重压力下,古猿的脑容量基因发生突变,头部逐渐变大,脑容量开始增加。
⑧脑容量增加的确意味着脑细胞的增多,但这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关键在于脑细胞之间的连接发生了改变。无论是现今的其他动物还是远古猿猴,它们的脑细胞连接模式相对简单,就像是鞋带的栓系模式。因此,研究人员称这种简单的神经连接方式为“栓系”,并将这种理论称为“栓系假说”。
⑨在南方古猿脑容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原有的“栓系”被粗暴地撕裂。古猿不得不忍受这种撕裂般的慢性头疼,在剧烈时甚至会疼得满地打滚。而且,这样的头疼延续了几百万年。这是人类祖先在进化过程中所付出的必不可少的代价。直到1万年前的晚期智人阶段,人类的脑容量才完全定型,人类才告别了那个总是慢性头疼的漫长进化期。
⑩在脑神经连接被撕裂之后,一些南方古猿的脑神经连接未能恢复,它们因此变成白痴,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然而,还有一部分南方古猿的脑神经慢慢恢复,并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神经回路,它们因此变得比同类更加聪明,逐渐在与恶劣自然环境的搏斗过程中形成了高级的智力,最早的一支人类由此诞生。
(摘编自《新民晚报》)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南方古猿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大脑变大,由此引起了脑容量的突变,最终成为演化史上的第一支人类。
B.人类基本完成物种进化之后,生活在不同纬度的人们虽然脑容量有大小之分,但智力并不与之正相关。
C.巴克尼尔等科学家对人类智力进化的推测与前人相反且尚无定论,但其“大胆假设”的精神值得肯定。
D.第⑧段以“鞋带的栓系模式”打比方,形象说明现今其他动物和远古猿猴脑细胞的连接模式相对简单。

E.本文围绕“智力进化之谜”,侧重介绍了脑容量和脑神经连接方式与人类进化和智力发展的若干关系。
第③段通过列举数据来比较人类与猕猴、长臂猿和黑猩猩的脑容量,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请根据全文,探析“这是人类祖先在进化过程中所付出的必不可少的代价”这句话的含意。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湖水碧绿,清澈见底。无风的时候,     ,朵朵白云,青青山影倒映于湖面,山光水色,融为一体。     ,好像是在崇山、白云之间游动,使人恍若置身仙境。

A.①水平如镜②水中穿梭着大大小小的鱼儿
B.①波光潋滟②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穿梭
C.①水平如镜②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穿梭
D.①波光潋滟②水中穿梭着大大小小的鱼儿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0年,1000余张照片,一部民间     的社会变迁史。家住北京西城区的朱振立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用自己的镜头     身边的变迁:花鸟静物、胡同趣闻、北京奥运……如今,老人希望办个小型影展,以便让这些照片成为老北京记忆的     

A.视角记载门户 B.视野记录门户
C.视角记录窗口 D.视野记载窗口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副春联,上联是“春满神州苏万物”,请选出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 )(3 分)

A.东风彩笔绘三春 B.文昌艺苑谱千篇
C.香随梅蕊送春来 D.福到门庭喜气迎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的文字有一处有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①有人虽然赞赏文字快枪手的下笔千言,②但真正的文学大师往往心照不宣地恪守一条原则:③文学是比慢的艺术,④艺术的经营容不得“快”的蹄子来撒野。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    
(2)修改: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近日,哈佛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在官网留言:“哈佛大学的校训在网上早已盛传,尤其是在中国,但我可以证明,哈佛任何墙壁上都没有所谓的校训。”网上流传的哈佛校训最初来自《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一书,2010年,该书作者承认这些所谓的“校训”并不存在。但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学校把它们制作成展板,布置在学校教室和走廊的墙上。
对上述材料中一些学校的做法,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4×100米接力赛,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实力最强的那一组会获胜,但结果往往不是。接力赛需要有一定的实力,更需要交接时流畅的衔接,甚至还需要一点点好运气。世界赛场上多少实力最强的名队,或因掉棒,或因衔接不畅,或因犯规而痛失金牌。而实力次强,甚至次次强的队却往往笑到最后。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