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傧(xiàng)(pǐ)柴白(diàn)风怒发冲(guān)
B.鱼(biào)(zhī)肪夜排(dǎng)敲诈(lè)索
C.坐(qí)拥(bèng)香饽(bō)信手(niān)来
D.(māo)腰(yùn)血(shā)手锏(màn)草难除
来源: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新教育实验认为,打破教师之间的隔膜,形成对话的传统,在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的基础上,借助专业发展共同体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教师成长的必有之路。
B.两千多年来,儒家文化无论在民间还是意识形态领域都占据着无可撼动的地位,其他文化形态要么被被儒家文化所含盖,要么处于被遮蔽、被压抑的边缘。
C.世界著名教育改革家艾伦·德瓦艾特说过,教育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要使学生变得聪明,一个是要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在信息时代,当纷繁复杂的新知识令人头晕目炫时,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D.当迪斯科的鼓点如异域的马蹄敲击江南的市肆,当萨克斯的梦呓如东渐的西风弥漫江南的乡野,我们几乎再也见不到流浪的二胡,再也找不到那些流浪的行迹时,我们才幡然醒悟。
来源: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政府于1990年10月正式启动,然后德、日、英、法中等五个国家的科学家先后正式加入,现在已经有16个实验室及1100名生物科学家、计算机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
B.祖宗诗文,在旁人观之,不过行云流水,我们后辈视之,雪泥鸿爪,皆金鱼珠贝。
C.法国小说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被人称为“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他的作品文笔纯正,完美,锋利,振聋发聩
D.据有关媒体报道,梁思成林徽因故居24号院的西厢房已被拆毁,门楼仅剩破败的骨架,正房、倒座房尚存。无独有偶,裘盛戎故居——前门西河沿街215号院也已出现在了宣武区建委今年7月公示的拆迁名单中。
来源: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旨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11月5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将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B.用于学生意外伤害的校方责任险能充分利用保险工具处理学校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有利于妥善化解合防范校园各类安全事故责任风险。  
C.中方希望日本能信守承诺,采取审慎的军事安全政策,以实际行动构建中日政治互信,推动两国关系逐步步入良性发展。  
D.少些埋怨,多些担当,少些猜测,多些实干。如果人人都少装糊涂甚至不装糊涂,个个都独立思考而不自以为是,我们的穹顶之下,也许清新的不仅仅是我们共同呼吸的空气。

来源: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给下面这篇报道拟一个新闻标题。字数不超过15个。
【北京时间3月4日】2015年刚开工,突然网络上火了一个流行的词:Duang。这个词可以当做是2015年第一个网络流行词语了吧!据香港媒体报道,一部由成龙代言的曾被工商总局打假的广告再次被网友们挖出来进行了新一轮恶搞。而这次恶搞的主要内容则是将成龙和庞麦郎的《我的滑板鞋》神同步成了《我的洗发水》,一句“Duang”成了热爆网络的词语。还有网民创造一个汉字,上面是“成”,下面是“龙”,合起来读成“Duang”字(见右图)。英国广播公司(BBC)3月3日也有报道“Duang”热爆微博的事,还形容由“成”和“龙”组成的网络新字“Duang”,是一个引发网络风暴的新字。

来源: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语境,补写下文的空缺部分,字数不超过10个。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麽我费了那麽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 钥匙幽默地说:            

来源: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下面这则材料,谈谈你对汉字繁简之争的看法。要求有观点有理由,字数不少于70个。   
【京华时报讯】“亲要相见,爱要有心!”和简体字相比,中国繁体字中的“親”“ 愛”两字让人一眼看懂含义。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小组讨论中,著名导演冯小刚呼吁恢复部分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并增加到小学课本里。作为比较受瞩目的“明星委员”,冯小刚的呼吁顿时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新浪微博相关话题的点击量和快超过百万,有人说此举利于传承传统,也有人吐槽“考试答题,时间更加不够”。

来源: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画家画天空,背后有科学
爱德华·蒙克的《呐喊》中,天空充满了红色的燃料,它们像一大块黏糊糊的东西,看起来如此沉重,似乎即将冲压下来。这夸张的色彩也许不是画家的随意泼墨,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物理学家唐纳德·奥尔森在《天空和望远镜》杂志中指出,蒙克画中的红色天空,也许是一种自然现象。
那些传世画作往往反映了真实的气候环境情况。希腊气象局科学家赫里斯托斯·泽雷弗斯所带领的科研小组也做了类似的研究。他们搜集了554幅日落油画和水彩画。这些画作分别出自181位著名画家之手,其中包括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德加、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荷兰画家伦勃朗、德国宫廷画师鲁本斯等。最后把他们研究论文发表于《大气化学与物理》杂志上。该论文分析了16世纪以来554幅描绘日落景象的名画中红绿两色的使用频率,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0年中,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浓度一直呈上升趋势。他们认为,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的大气中粉尘含量上升,会阻碍阳光进入大气层,导致全球暗化。
英国伯明翰大学气象学家约翰·托宁多年来苦心研究各个时期英格兰各地的天气状况,他意外发现莫奈旅居伦敦期间的作品为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莫奈创作于那时期的画作中,展现了阳光在泰晤士河上跳跃闪耀,天空呈现出奇异的色彩变化。约翰·托宁想到,这些丰富的颜色并非出于莫奈头脑中的艺术幻想,而来自于真实的伦敦生活。那漫天黄色,应是高硫含量的煤燃烧后烟尘和硫酸盐颗粒散布到空气中,成为水蒸气的凝结核所致,在此条件下形成的雾霾比自然形成的雾更为持久。比较巧合的是,狄更斯在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小说《雾都孤儿》中也写到:“在城市边缘地带,雾是深黄色的。靠里一点儿,是棕色的。再靠里一点儿,棕色再深一些。直到商业区的中心地带,雾是赭黑色的。” 
科学家并且还去做了验证,选取莫奈1898~1900年间创作的9幅作品,结合他同一时期的信件和日记,与美国海军天文台的数据对比。令他们惊叹的是,莫奈身为艺术家,却如同科学研究者一样,一丝不苟地记录了创作日期及太阳所处的位置,绝无臆造。所以印象派大师的确是非常可信地用手中画笔将伦敦当年的绝世光影留存于世。不过印象派大师的绚丽色彩,可能来自PM10之类的大气污染物,想到这点不免让人有些沮丧。(节选自《北京青年报》2015年1月23日,入选本试卷时,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中“沮丧”的原因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蒙克的“呐喊”中,天空充满了红色的颜料,它们像一大块黏糊糊的东西,看起来如此沉重。
B.日落油画和水彩画中红绿两色的使用频率随着大气中粉尘含量的上升而上升。
C.莫奈画作中那漫天黄色实为高硫含量的煤燃烧后的烟尘和硫酸盐颗粒散布到空气中形成的雾霾。
D.原先人们对印象派大师作品艺术特色的认识可能是错误的,而且PM10之类的大气污染物早已有之,这不免让人有些失落。

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一些著名画家笔下夸张的色彩,一定程度上是大气污染等自然现象的真实呈现。
B.约翰·托宁多年来对英格兰各个时期各地的天气状况的苦心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开始就得益于他对莫奈旅居伦敦期间的作品的研究。
C.研究者认为,大气后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呈上升趋势能导致全球暗化,不过并非都由人为原因造成。
D.艺术家莫奈对创作日期及太阳所处位置的客观记录,与美国海军天文台同期的数据相比,相当客观。

作家狄更斯与画家对天空雾气的描绘趋同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来源: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午后书房
林文月
我又睡了一个失眠的午觉。
我走进属于自己的小小天地——-这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微暗书房。为了节省能源,我给自己规定,日间只开台灯,吊灯至少要到黄昏才能亮起。
桌面上,书籍笔记杂陈,只留小小一方空间。我犹豫了一下,不知该用什么数据填满这个留白。侧头看一看右壁上的月历,那上面的各种记号显示,这个月内,有两个学生的论文学位口试、一个学术会议的讲评,以及一次校外的演讲要完成。
看来,这个下午还是务正业要紧。
这一学年,为了配合大学部的课程,谢康乐山水佳篇已大体讲完,余下二首临终之作,除典故技巧的讲解之外,最难处理的是诗人充满矛盾的性格与心理。每次讲到这个问题,都不免徘徊感慨。其诗也,富艳精工,其人也,恃才傲物,而诗篇与行迹之间的距离,最是难以常情衡量理解。把这两首康乐生命末期的作品讲完,给诗人送终,这学年也将结束了。回顾一学年以来,这班课,人数并不多,但正式选修的学生,加上一些零星出席的旁听生,倒也始终维持一个局面。只是,有时难免反省,未知学生们可曾从这个课堂上学得一些什么没有?几回看到他们茫然的眼神,心底难免着急,唯恐自己的讲解乏味,未足以引人入胜。何以这样在乎学生的表情呢?也许他们只是偶然出神分心罢了,人人都有特殊的理由分心出神的。
我合上谢康乐诗集和讲义夹子,起身到饭厅去冲一杯热茶。从前只喝冰水及咖啡,不懂得品茗,近年来逐渐喜欢喝茶,也许是年岁的缘故吧,稍微解得苦涩中带甘芳的趣味。尤其午后书房静坐,放置一杯热茶于案头,颇有些定心的功用,而当阅读略感疲惫之际,或写作灵感困踬之时,更可藉细啜以为调剂。
再度回到书桌前。这次,我把《洛阳伽蓝记》的各种版本及参考数据摊满眼前。杨衒之写这本书,颇具悲壮的使命感,其序文有语:“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寮廓,钟声罕闻,恐后世无传,故选斯记。”我引导学生注意杨衒之著述此书的心态与笔调等文学旨趣,以及历史观点方面的问题。逐条讨论下来,令学生仔细阅读,慢慢摸索。由于可资参考的论著不多,所以我和学生一样怀着诚惶诚恐的心理,必得战战兢兢准备充分,才敢踏入教室。
然而,毕竟这是一本记述有关北魏寺院的书,年轻人读久了,也许会厌腻。上课的情形甚不热烈,空气窒凝,陷入低潮。那时,也是我自己家中多事之际,高龄的父亲住入医院,准备接受切除脑廇与否?正徘徊犹豫着。我奔走于课堂与医院之间,应对人与事,忧虑又疲惫。但面对环坐的学生,便像是一个粉墨登场的演员,不容表露一己的欢愁情绪,只是伪装平静的结果,终于使我也感染到教室里弥漫的低潮气氛,深为挫折感所浸蚀。那天于责备学生之余,回家后,自己竟然像一个打败仗的士兵,顿丧斗志,甚且萌生辞去教职的念头。不过,经过那次责备以后,学生们的读书情绪似稍提高,堂上的发言与讨论又复苏;而父亲的白发也已剃去,所幸紧急会诊之后,决定不予开刀,已返家静养。
我消沉的情绪,才又慢慢解散。
教书真是一个奇妙的行业。如果自觉准备得充分,教得有条理,甚至偶尔还有些许神来之笔,因而见到学生之间有振奋的眼神,下课之后,实在轻松愉快,觉得世界如此美丽,人生充满信心!可是,有时候同样用心准备,却遇着学生没精打采,丝毫不起共鸣沟通,便会越讲越没有兴趣,为此,常会一整天都心灰意冷,消沉乏力。
有时在书房里独坐良久,倒也未必是一直专心读书写作。譬如说,重读远方的来信,想象朋友的近况,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甚至什么念头都没有,只是空白的发呆,也是人生的片刻。因为在这个宁谧的斗室内,我最是我自己,不必面对他人,无须伪装,更无须武装,自在而闲适。
自在而闲适的时光,可也最容易不知不觉地溜走。像现在,我已经从方才刚进书房时的专心一致,而逐渐变得分心出神起来。许是坐得太久,有点儿累了吧。
天色已昏暗,我本想让吊灯也亮起,可是并没有走到门口去开那个开关,反而顺手把台灯关熄;于是,薄暮忽然就爬进我的书房里。
(本文有删节)
文章插叙父亲病情有何作用?请作分析。
作者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台灯和吊灯?请谈谈你的理解。
赏析本文结尾画线句。
阅读全文,判断作者的年龄段(青年,中年,老年),并至少写出4条理由。  
有人说作者在书房的这段时光是自在而闲适的,也有人说是纠结而无奈的,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廖有方
(唐)范摅
廖有方,元和乙未岁,下第游蜀。至宝鸡西,适公馆。忽闻呻吟之声。潜听而微惙也。乃于间室之内,见一贫病儿郎。问其疾苦行止,强而对曰:“辛勤数举,未偶知音。”眄睐叩头,久而复语。唯以残骸相托,余不能言。拟求救疗,是人俄忽而逝。遂贱鬻所乘鞍马于村豪,备棺瘗①之,恨不知其姓字。苟为金门②同人,临歧凄断。复为铭曰:“嗟君殁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
后,廖君自西蜀回,取东川路,至灵龛驿。驿将迎归私第,及见其妻,素衣,再拜呜咽,情不可任,徘徊设辞,有同亲懿③。淹留半月,仆马皆饫。掇熊虎之珍,极宾主之分。有方不测何缘,悚惕尤甚。临别,其妻又悲啼,赠赆缯锦一驮,其价值数百千。驿将曰:“郎君今春所葬胡绾秀才,即某妻室之季兄也。”始知亡者姓字。复叙平生之吊,所遗之物,终不纳焉。少妇及夫坚意拜上。有方又曰:“仆为男子,粗察古今,偶然葬一同流,不可当兹厚惠。”遂促辔而前,驿将奔骑而送复逾一驿尚未分离廖君不顾其物驿将执袂各恨东西物乃弃于林野。
乡老以义事申州。州将以表奏朝廷。文武宰寮,愿识有方,共为导引。明年,李逢吉知举,有方及第,改名游卿,声动华夷,皇唐之义士也。其主驿戴克勤,堂牒本道节度,甄升至于极职。克勤名义,与廖君同远焉。
【注】①瘗(yì):掩埋。②金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③亲懿:至亲。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勤数,未偶知音举:被举荐。
B.再拜呜咽,情不可任:承受。
C.淹留半月,仆马皆饫淹留:羁留,逗留。
D.李逢吉举,有方及第知:主持,执掌。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问其疾苦行止,强对曰至无所见犹不欲归
B.遂贱鬻所乘鞍马村豪不拘于时,学
C.物弃于林野今君亡赵走燕
D.克勤名义,廖君同远焉亦知水月乎

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廖有方侠肝义胆,仁者襟怀,济人于苦厄而不受回报,他的义举为时人所称道。
B.戴克勤因为廖有方为自己妻子的长兄胡绾料理后事,而对廖有方及其仆人盛情相待。
C.灵龛驿将一家重情重义,知恩图报,戴克勤的德行也获得了朝廷的肯定,被提拔为驿站最高长官。
D.本文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表现了主人公廖有方的义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朝社会对情义的推重。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驿将奔骑而送复逾一驿尚未分离廖君不顾其物驿将执袂各恨东西物乃弃于林野
把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久而复语。唯以残骸相托,余不能言。                                                                                  
(2) 仆为男子,粗察古今,偶然葬一同流,不可当兹厚惠。

来源: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鹧鸪天 惜别
严仁
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①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①捩柂:转动船舵。
从字数看,《鹧鸪天》属于             。这两首词都主要用了              意象,抒写惜别之情。
这两首词都写到送别引起的“恨”。请比较分析“恨”的差异。

来源: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出自本段的成语是                 
概括本段的主旨,并谈谈你对“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这句话的看法。

来源: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李白《蜀道难》)
(2)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季氏将伐颛臾》)   
(5)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白居易《琵琶行》)

来源: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题目中有一道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孩子的父亲把试卷拍成照片发到了微博上,引发了众人的热议。
读了上面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抄袭,套作。

来源: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