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澄海区九年级毕业生学业模拟历史试卷
热播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中说,“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一个概念: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因此出现了中国独特的‘南米北面’主食格局。”南方人能吃上米饭与下列哪一远古居民有关
A.元谋人 | B.河姆渡原始居民 |
C.北京人 | D.半坡原始居民 |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对材料中所说的“周的制度”,下面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 B.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
C.它使西周成为强盛的国家 | D.它标志着西周进入封建时代 |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 “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这表现在
A.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
B.联络月氏、北击匈奴、通婚和亲 |
C.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
D.修筑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
唐太宗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戒奢从简”“轻徭薄赋”,社会经济繁荣。唐太宗的执政理念实质上体现了
A.儒家的“仁政德治” |
B.道家的“自然无为” |
C.法家的“以法治国” |
D.墨家的“兼爱”“非攻” |
“半生忙碌未安身,远涉重洋倍苦辛。缔结和平联谊广,播传友爱见情真。外交界里无双士,航海家中第一人。六百年来催后起,观潮但看画图新。”材料中的“第一人”远涉重洋最远到达
A.南北美洲 | B.非洲西海岸阿拉伯海 |
C.欧洲及地中海海岸 |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
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权柄。材料中“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
A.设置军机处 | B.大兴文字狱 |
C.实行八股取士 | D.设立锦衣卫 |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它的生产技术,曾在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陈旭麓先生评价鸦片战争时,这样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
B.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从古代过渡到了近代社会 |
C.中国是被迫走进中国近代历史的 |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
有人认为,“1840年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唱了一个‘悲凉’的四部曲”。其压台曲是
A.《南京条约》 | B.《瑷珲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如果说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文中“西化”指的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1915—1916年的中国,政治及思想界之沉闷、彷徨,已到了足以压跨人的地步……《新青年》慢慢发展出一条新路,认为解决当时中国的政治不能只靠政治,要靠文艺、伦理、思想方面的变革……”材料中《新青年》发展出“一条新路”指的是
A.自强、求富 | B.民主共和 |
C.民主、科学 | D.师夷长技以制夷 |
右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
A.五四运动 |
B.南昌起义 |
C.井冈山会师 |
D.遵义会议 |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 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 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
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为了达到此目的,日本发动了
A.甲午中日战争 | B.“九一八”事变 |
C.“七七”事变 | D.“八一三”事变 |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要求:“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体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军事行动是
一些历史名词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大串连”“红卫兵”“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土地改革时期 | B.整风运动时期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下图是王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这节课复习的专题是
A.建国后农村政策的新变化 |
B.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
C.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成就 |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千百年来人民的期盼。326年前,为把王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英国资产阶级确立的政治原则是
A.主权在民 | B.君主立宪 |
C.君权神授 | D.民主共和 |
1856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此,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为此,俄国
A.废除农奴制度 | B.进行工业革命 |
C.参加世界大战 | D.发动南北战争 |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是近代史上的两次科技革命。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从发明交通工具开始 |
B.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
D.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
在百度网站上输入下图的文字,下列哪些词汇出现的频率最高
A.封建、专制、共和国 |
B.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 |
C.民族、民主、民生 |
D.自然选择、相对论、万有引力定律 |
下表为1921—1925年苏俄(1922年改为苏联)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情况数据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 项目 |
1921 |
1923 |
1925 |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
6620 |
7860 |
8730 |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
22.13 |
34.55 |
44.24 |
A.《土地法令》开始实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新经济政策提升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斯大林模式突出了农业的重要地位
D.赫鲁晓夫改革卓有成效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这表明欧洲联合的目的是
A.发展经济,避免战争 | B.摆脱美国的控制 |
C.对付前苏联的威胁 | D.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该组织的成立顺应了
A.世界经济日益区域化 | B.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
2015年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以此为契机,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始筹备“中国近现代伟人风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推翻帝制孙中山】
材料一 1961年10月10日,周恩来在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大会上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是杰出的民主主义者,他在这次革命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1)材料一中的“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于何时?结合所学知识,用两件史实谈谈孙中山在这场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当家作主毛泽东】
材料二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
材料三 如下图
(2)根据材料二,说出毛泽东领导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富裕强盛邓小平】
材料四 1997年2月25日,江泽民在邓小平追悼大会上说:“邓小平领导我们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综合国力愈益强盛起来,人民生活逐步富裕起来,社会主义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举出至少三项史实说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复兴追梦习近平】
材料五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座谈会上说:“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材料六 如下图
(5)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6)结合材料五、六的内容,分析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21世纪世界的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然而当今天下并不太平:钓鱼岛争端、朝鲜核试验、乌克兰危机等战争阴霾依然笼罩着人类,警醒世人珍惜和平,勿忘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将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材料二 下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
(2)请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12月7日”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影响。
【探究战争根源】
材料三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规定,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公里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四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挑起的。分析材料三、材料四,归纳导致德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再现风云人物】
材料五 如下图所示
(4)请写出材料五(上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六 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材料七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5)材料六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6)结合材料六、七及所学知识,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