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菜畦xí  骊歌lí 砭骨biān 鲜为人知xiǎn
B 花圃pǔ 吞噬shì 彷徨páng 锲而不舍qì
C 躯壳ké 脑髓 suǐ 磐石pán 迥乎不同 jiǒng
D 蝉蜕tuì 讪笑shàn 殷红yān 气冲斗牛dǒu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面词语或短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慷慨 知识渊博 义愤填膺 头晕目眩 耀武扬威
B 喧嚣 无动于衷 妇孺皆知 一反既往 锋芒必露
C 宰割 鞠躬尽瘁   警报跌起  家喻户晓 兀兀穷年
D 赫然 养精蓄锐 迫不及待 来势凶凶 芸芸众生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专家们评议,使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瓷夺得头筹,成为徐州的“民间国宝”。
B.是否具有节俭创新意识,是民族兴旺的决定性因素。
C.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与书为友能够让我们获益匪浅,既能增长阅历,又能丰富知识,增添情趣。
B.中海公园里,高低错落的树木鳞次栉比,游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C.邵逸夫为内地的科教文卫事业捐赠近47.5亿港元,真是兼济天下,无所不为。
D.面对这让人叹为观止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盛宴”。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B.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C.屈原写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D.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什么事情啦?”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 思考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④⑤③    B、⑤④③①②    C、②⑤④③①    D、②①④③⑤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都是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他的代表作还有《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等。
C.《口技》是由林嗣环写的,被清代的涨潮编入《虞初新志》这本笔记小说中。
D.《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共1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舍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会宾客大宴会: 适逢,正赶上 B.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绝:断绝,消失
C.群响毕绝毕:消失 D.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隐约的

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

A.贤于材人远矣 B.于舅家见之 C.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者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请你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至少写出一种特色。(3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阅读(共5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其中(6)题2分,共10分。】
(1)鸟向檐上飞,                     。《山中杂诗》(吴均)
(2)                          ,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岑参)
(3)《竹里馆》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            
(4)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李白)
(5)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6)写出有关“黄河”的两句诗                      ,                     
                       ,                           
(7)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1)          (人物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我的大学》。《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如此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阿廖沙没有被压垮或变化,反而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解释“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和“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中的“说“的含义。
为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选取了什么材料加以表现?简要概括。
诗人臧克家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请分析原因。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理解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童年的我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去 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 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 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 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联系语境,揣摩第⑥段画线句中“捧”字的表达效果。
(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在作者心里,故乡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对于你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对故乡的理解。(至少一种修辞,不少于40字)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写作
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同学的误解,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生活让我们学会了面对。请以“面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书写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