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重庆市主城八区高三第二次调研抽测文综历史卷

《史记》载,商鞅变法推行后,“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其主要原因是秦国

A.整顿吏治 B.实行连坐法 C.明法令 D.按功授爵
来源:2011届重庆市主城八区高三第二次调研抽测文综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中,我国现存最早的帛画出土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1届重庆市主城八区高三第二次调研抽测文综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齐民要术》说:“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下列人物中,提出与此针锋相对观点的是

A.范缜 B.王充 C.黄宗羲 D.王夫之
来源:2011届重庆市主城八区高三第二次调研抽测文综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为了防止武将专权,主要实行的措施是

A.“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B.“官分南北”、“因俗而治”
C.“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
D.建立禁军,拱卫京师
来源:2011届重庆市主城八区高三第二次调研抽测文综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立宣政院,管理佛教和吐蕃地区的军政和民事。……地方的行政机构系统是行省、路、府、州、县。”这反映的信息是

A.唐三省六部制完备了中国古代官制 B.元朝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
C.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D.清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来源:2011届重庆市主城八区高三第二次调研抽测文综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载:明末一些重臣名儒如徐光启等曾受洗入天主教,全国主要地区几乎都设有教堂,教徒达数万人。利玛窦来华传教获得成功的原因包括
①送西洋器物给皇帝,以引起其兴趣 
②广结朝野人士 
③采取西方习俗的传教方式
④通过传授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威望,扩大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1届重庆市主城八区高三第二次调研抽测文综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1840年到1894年间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从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B.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C.民族资本的部分投资者来自国外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来源:2011届重庆市主城八区高三第二次调研抽测文综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时期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一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1届重庆市主城八区高三第二次调研抽测文综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社会的开化,具体表现在人们衣食住行生活方式、行为观念等方面。在19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可能出现的是
①由武汉坐轮船到上海               ②在街头食店吃上机制面条
③到邮政局给亲人寄信               ④人们都剪短发、穿西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届重庆市主城八区高三第二次调研抽测文综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9年春,一曲创作于重庆的《嘉陵江上》唱响大江南北,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投身到了抗日战场。在枣宜会战中牺牲的国民党将领是

A.张自忠   B.叶挺  C.谢晋元   D.池峰城
来源:2011届重庆市主城八区高三第二次调研抽测文综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洲的觉醒”与“亚洲革命风暴”相比,具有显著的运动特点,主要原因是

A.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B.国内封建势力与外国势力相勾结
C.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D.列强加紧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来源:2011届重庆市主城八区高三第二次调研抽测文综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学者沃勒斯指出,“历史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达到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的架构之内动作的”。他实际上强调

A.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有紧密的联系 B.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C.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来源:2011届重庆市主城八区高三第二次调研抽测文综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的权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实现人的各种权利,是人类长期的共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省徭赋,不夺其时”……贞观元年至三年,关中、关东发生水、旱、蝗、霜之灾,唐太宗当即“诏所在赈恤 ,无出今年租赋”。
——摘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如下七项自由权: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享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有信教之自由。
——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材料三 五四运动前后,非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如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等思潮传入中国,大量团体和刊物在各地纷纷出现……介绍、研究、宣传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团体也不断增多。五四后的一年中,全国创办数百种新刊物……
——摘编自马尚斌等《中国近代史教程•下》
材料四 

新中国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表

——根据王桧林《中国现代史》等资料整编
材料五 1946年2月,国会通过了《1946年就业法》。规定联邦政府必须负责协调和利用自己的一切计划、职能和资源,为找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把促进最大限度就业置于联邦政府的肩上,这是美国历史上的首创。1949年国会通过《全国住宅法》,授权总统在6年内为低收入家庭建造81万套廉价住房,并为城市清理贫民窟和改善农村住宅提供大笔贷款和援助。
——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唐初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指出“不夺其时”的具体经济政策,这反映了唐太宗什么治国思想?
(2)材料二体现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哪些思想原则?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与材料二有何联系?请说明你的理由。
(3)就业和收入状况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根据材料四,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就业状况和全国职工工资收入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就业人数和职工工资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五,归纳二战后初期美国社会经济政策的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你有何认识?

来源:2011届重庆市主城八区高三第二次调研抽测文综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1859年4月,对奥战争爆发。除法国和撒丁的正规军外,革命家加里波第回国也组织志愿军参加了反奥战斗。……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各地爱国革命运动迅速高涨。从4月到6月,托斯卡纳、帕尔马、摩德纳先后爆发起义,推翻了当地的封建统治者。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我三大国因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侵略,三国决不会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日本亦将被逐出其以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中美英《开罗宣言》(1943年12月1日)
(1)根据材料一,分析1859年对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并归纳意大利统一战争中所呈现的特点。
(2)开罗会议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已发生根本转变的形势下召开的,请用具体史实予以说明。根据材料二,简要指出中、美、英三国制止日本侵略的具体目标。

来源:2011届重庆市主城八区高三第二次调研抽测文综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