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座次,因为座次是分别尊卑的重要标志。在封建官场中,是以官阶大小来分座次的,而座次的尊卑则是通过方向来表示的。如皇帝聚会群臣,最尊贵的皇帝座位应该是

A.座北面南 B.座南面北 C.座西面东 D.座东面西
来源: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吕氏春秋·去私》中记载:“墨者必须服从巨子(墨家领袖)的领导,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这说明墨家思想

A.与法家思想本质相同 B.主张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C.力图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D.充满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来源: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政府“不抑兼并” B.地主阶级掌握政权
C.重农抑商政策 D.封建土地私有制
来源: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魏源有首诗这样描写鸦片战争前的状况:为问海夷何自航?或云葱岭可通大西洋,或云括尔咯印度可窥乌斯藏;或云弥夷佛夷鄂夷辈,思效回纥之助唐;或云诸国狼狈叵测不可防,使我议款议战议守无一臧。呜呼!岛夷通市二百载,茫茫昧昧竟安在。这实际上反映了:

A.中国与世界联系加强 B.中国人对西方的状况一无所知
C.中国的统治区域非常大 D.英国是海外殖民地最多的国家
来源: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利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 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C.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来源: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百度搜索某词条时找到这样的话: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以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由此判断他搜索的词条应该是是

A.洋务运动之民用工业 B.维新思想之经济方针
C.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
来源: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维多克雨果在《九三年》(注:指1793年)这部小说中歌颂国民公会说:“它是一座熔炉,一座冶炼的熔炉。这座熔炉里虽然翻滚着恐怖,但是也酝酿着进步”。下列事件体现了它“酝酿着进步”的是

A.发布《人权宣言》 B.实施“限价法令”
C.宣布共和政体 D.处死路易十六
来源: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的产业革命虽然表现为生产方式的变革,但它的爆发却首先取决于市场革命的成功。而产业革命带来的军事技术优势不仅使新经济体系能战胜旧的体系生存下来,而且使之成为全球各国争相模仿的对象。”这不能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A.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的急剧扩大 B.诱发的因素是海外市场的急剧扩大
C.与英国海外军事扩张有密切的关系 D.对世界文明进程、近代化进程影响深远
来源: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苏联的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出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是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D.只抓农业不抓工业”
来源: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人在撰写论文时使用了以下的参考书:《国富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范围应该是

A.工业革命和自由主义 B.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C.欧共体和欧洲的联合发展 D.区域经济和经济全球化
来源: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动机--电力革命
C.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来源: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至2009年因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冲突,美俄关系紧张,有人说,俄美之间将步入一种“新冷战”关系。但有人认为,用“新冷战”描述当前的美俄关系似乎不准确,之所以说“不准确”主要是因为
①现在不存在直接对抗的两大意识形态         ②现在不存在两大军事集团的直接对峙
③俄罗斯目前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不成挑战 ④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已经是多极格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外交事务比以前各代有所增加,特别是清代后期,与世界很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外交事务繁杂是此前任何一个朝代无法相比的。因此,有清一代外交机构的设立,亦与前代有所不同。清代前期,既保留了传统的鸿胪寺建制,又设立理藩院,会同四译馆管理外交事务,清代后期根据国内国际形式改革官制,先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在美国、西班牙等国的要求下于1901年7月24日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具体负责外交事务,鸿胪寺与理藩院的外交职能相应转向国内。           
陈彦辉《中国古代外交人员及机构名称严格述略》
材料二:在民国时期,有专门进行外交官、领事官的考试,既是为了给使领馆招募合格的官员,又是为了提高外交官、领事官乃至外交部官员的素质。应试人必须先通过外交部举行的甄录试,这意味着外交部对于将来的录取者有初审权。通过初审后便通知举行面试。面试有两项:一是作文,用中文和外文笔试;二是口试外语。甄录试及格者,由外交部咨送参加正试。
朱汉国、杨群《中华民国史·志三》
材料三:1949年至1999年世界各大洲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统计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初年和清朝晚期外交方面的突出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2)材料二反映了民国政府时期外交建设方面的哪些现象?并列举民国时期重要的外交成就。(最少两例)
(3)根据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五十年代、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外交成绩突出的原因。

来源: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 年到公元前1100 年……
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 年到公元前850 年……
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初年…… 
第二个寒冷期从一世纪到600 年……
第三个温暖期从 600 年到 1000 年……
第三个寒冷期从1000 年到1200 年……
第四个温暖期从1200 年到1300 年……
第四个寒冷期从1300 年到1900 年 ……
材料二:王俊荆在《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与中国战争关系研究》一文中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循环过程,战争数目以及朝代更替也是一个循环,气候的恶化通过对农业的影响,间接地影响着王朝的统治基础。……我国历史上几次农民起义都是在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爆发后所进一步激起的。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和关系也与气候变化有关,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大多发生在气候变冷时期(其他方向的少数民族远没有北方的少数民族威胁之大)。一旦气候变冷,漠北少数民族的畜牧业必然受到影响,面临食物短缺的威胁,于是不得不向南迁移,这样就会与中原王朝产生战争。”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我国古代大规模的经济重心南移大都与气候变化相关。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主要表现在三个时期:巍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停滞和衰退,长江流域大规模开发与南方经济上升;五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上升并超过北方,形成了新的经济重心,经济上“南盛北衰”的局面继续发展;明清以来,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畸形发展,东西差距及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在第二个寒冷期后半期,我国的历史发展体现出怎样的时代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俊荆的基本观点?你如何评价这样的观点?

来源:2011届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