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高中地理选修部分城乡分布练习卷

读“江苏省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及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情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甲、丙两条折线的含义。
(2)简述农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
(3)有人主张在该省城市郊区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说说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城市空间形态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城市的名称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空间形态是_______,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城市空间形态在今后发展中的优缺点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东南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过程,图中显示的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经民意测验,位于A处的化工厂需要搬迁,其大致的布局位置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开发商准备投资郊区农业,在图中B处选好了地址,最有可能布局的农业是________。

A.奶牛饲养 B.禽蛋生产
C.鲜花种植 D.蔬菜种植

(4)图中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3)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8+1”城市圈也越来越成为发展的重点。读“武汉城市圈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武汉市在城市圈中的作用。
(2)图中城市等级最高的是________市。武汉周围的8个城市,其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________(独立或重叠交错)。在整个城市圈中,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________(多或少),服务范围越________(大或小)。
(3)随着武汉城市圈的不断发展,武汉城市圈将形成________型空间形态的大都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