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浙江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白/风景 求/养老人 光/一十寒
B.悍/骑兵 除/弃旧俗 迂/方圆凿
C.饭/生趿拉/岌可危 粗日持久
D.寂/跷骜/命途多/穿红绿
来源:2015届浙江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开车的朋友经常会遇到汽车需要掉头却找不到“施展”场地的情况,有时夹在小巷子里进出不得,甚是尴尬。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这个技巧,还在被此问题烦恼的朋友可不要错过。
B.站在黄山顶上,眼观云卷云舒,耳听八面松涛,更闻仙乐冉冉,一切尘间扰攘、名缰利锁、宠辱得失俱化为乌有。这境界与缘分多么让人留恋忘返,却又是如此可望而不可即!
C.没有手机、无线WiFi、微波炉..这座小镇成了不少美国人心目中反璞归真的“桃花源”。一些人干脆迁居于此,只为这份宁静。
D.在晴朗的夜晚,不管寒风多么凛洌,海上浪涛多么大,晚饭后他总是独自在天桥上呆上几小时。
来源:2015届浙江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英九从洛杉矶过境,美方给以马一定礼遇,马的坐车悬挂着华盛顿特区车牌,包括前后警车在内的车队共有11辆车,其中有一辆救护车。
B.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将实行新的高考方案,与此相配套,将使用重新审定的教材。
C.为了迎接建党90周年,各省市都选送了一些精彩的歌舞节目,在昨天的彩排中,演员的服装尽显华美,他们个个长袖善舞,让台下的观众一饱眼福。
D.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不少大学生求职时习惯向上看,而不愿眼朝下,致使他们求职时往往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境地。
来源:2015届浙江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本届斯诺克世锦赛继续进行,在首轮的一场比赛中,对阵双方为丁俊晖与伯内特。最终,他凭借出色的状态,以10:2的总比分横扫对手成功晋级。
B.临床表明,有很多的幼儿白癜风都是由饮食不当引起,白癜风严重制约着患者的心理,患者受到的身体痛苦远不及心理上的痛苦。
C.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全球最具成长性的信息消费市场。
D.《星际穿越》为我们讲述了当人类遭遇生存危机时,穿越星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影片所描绘的情景令人神往,主人公突破时间空间的藩篱,改变了人类命运。
来源:2015届浙江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漫画,完成(1)(2)小题。

(1)简要解说漫画内容,不超过40字。
(2)请用一句话说出漫画的寓意。

来源:2015届浙江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接着开头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包含“春雨”“鸟”这两个词语和一句唐诗,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80字)
让我们“踏青”去:                            

来源:2015届浙江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洗手间的水龙头坏了,暂时得不到维修。学校环保社的同学经过研究发现,将水龙头拧紧,水龙头会漏水,但是将水龙头拧紧后往回推转5度,就不会漏水了。在水龙头得到维修之前,环保社同学准备在水池边贴一张爱心提示纸条。请帮助环保社同学拟写纸条,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20个字。

来源:2015届浙江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当今世界文化重大转折的景观是:国际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显现为“文化竞争”。换言之,那种可见的国家“硬实力”竞争,已逐渐被无形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遮掩。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此话提醒我们:中国文化不“走出去”,中国在世界上就只能永远是“提篮小卖”的农夫。当今中国在经济上已经加入了WTO,贸易出口量已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在不断走向世界,而中西文化交流却是“贸易逆差”,严重入超。在世界文明对话的舞台上,中国往往还是在人家搭建的舞台上、在人家的主场里当配角。因此中国不应该满足于人类物质生产加工厂的地位,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在世界文化中的位臵;中国应该有魄力和勇气参与调整当代世界文明进程,应该发出而且要把自己的声音放大为国际的声音;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拿来”了一个世纪以后,也要开始 “送去”,让世界了解我们的优秀文化,尽快结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赤字”现象。
那么,中国文化应该拿什么“走出去”?
中华文化的基因里,总有一股“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君子立于天地之间,就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一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理念,缔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使中华文明成为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今天,当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卫星通讯、数字传输、卫星定位、远程医疗等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活,当数字化、信息化使地球成为“智慧”地球、人类进人太空时代的时候,中国文化的“天下情怀”又得到了不断地充实更新,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贵和”。在世界三大文明中,西方文明崇尚自由,伊斯兰文明崇尚公平,中华文明则崇尚包容。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普遍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在我们眼前的世界却并不和谐。人类在自然资源的争夺、国际秩序的平衡、意识形态的认知、宗教信仰等许多问题上的纷扰、矛盾不断,导致出现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全球变暖、贫困蔓延、自杀率上升等现象。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避免人类自杀之路,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诚然,中国独具魅力的“和”文化,必将为化解人类面临的危机与冲突带来新的智慧。
因此中国文化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在自信与尊严中走出去,展示给世界的,不再是19世纪后西方人眼中的愚昧落后衰败脆弱的文化,更不是持“中国威胁论”所宣扬的那种冲突性、扩张性文化,而是一个强调和睦、和谐、和平的可以与世界各国合作的中国,是以人为本、仁者爱人、有宽容精神的中国,是怀有“天下”观念和博大精神的中国。
下列各项中,据文意不属于中国文化应该“走出去”的理由的一项是 ( ) 

A.中国经济在不断走向世界,而文化交流却是“贸易逆差”。
B.中华文明崇尚包容,一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理念。
C.只有经济输出而无文化输出的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
D.中国要让世界了解其优秀文化,要参与调整当代世界文明的进程。

下列各项中,对文中的“中国文化”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中的中国文化指的就是自古以来中国人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
B.汤因比认为,拥有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国文化,为化解人类面临的危机与冲突带来了新的智慧。
C.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普遍和谐是中国“和”文化的三重意味。
D.中国文化中的“和”文化,能够彻底化解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与冲突。

根据全文内容并联系中国实际,请你为中国文化怎样“走出去”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来源:2015届浙江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南洋的脚印
徐风
①乙酉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走进了马六甲。
②夕阳下的圣安德鲁教堂响起了袅袅不绝的钟声,栖息在福莫沙广场巨大的荷兰风车上的白鸽正在徐徐起飞。这里是马来西亚西海岸的一个古城。我有感觉。许多地方走过了,我没有感觉;风景是一种灵性的呼唤,让我有感觉的地方必定与我的性情有着某种暗合。
③我在马六甲小城的一条唐人街上走得惶惑,是因为我固执地要在这里寻找一位故人的足迹。六十六年前,一个名叫徐悲鸿的宜兴人悄悄从新加坡来到这里,他只带了一卷宣纸和几支毛笔,他不是来旅游的,他没有闲情逸致;他一天画十几个小时,他卖画,从新加坡卖到马来西亚,每天把一口袋一口袋的钱寄回国内,支持抗战。他的祖国已经沦陷,炮火正在每一寸国土上燃烧。国已破,家亦亡,各路名士凄凄惶惶作鸟兽散,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选择。就徐悲鸿而言,当时他已名满天下,只要他愿意,可以去做官;他可以去发财,当时发国难财的君子小人何其多矣;他还可以躲到象牙塔里去搞他的艺术,或者干脆颓废沉沦。
④琼州会馆。侨生客栈。黄麻子蛇馆。鑫记百货。福贵金店。剥落的繁体汉字招牌点缀着马六甲的汉唐遗韵。但一路走来的我显然已找不到六十六年前那位宜兴前辈在此留下的任何踪迹。是的,现存的史料对徐悲鸿在马六甲小城卖画只是一笔带过。他一生走过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而我一走进这个城市就能感受到他的气息。那是一种冥冥之中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会心的默契。导游也坚持说她听年迈的居民说过当年徐悲鸿在这里卖画的情景。那是非常炎热的天气,徐悲鸿依然穿着中山装,口袋里插着一支粗大的自来水画笔。脸上则荡漾着江南人特有的自信的微笑。他画得汗流浃背,宜兴人吃不消那样闷热的桑拿天。这里的榴莲也不合江南人的口味。他日夜地画,他一生中从来没有这样卖命地挣钱,多卖一幅画,也许就可以多买一箱子弹。心在流血,他笔下的苍鹰却依然雄健,烈马依然奔腾,雄鸡依然高亢,天下兴亡在一个爱国的文人心里,永远是最重要的。从屈原到范仲淹,莫不如此。
⑤1939年的徐悲鸿在这里或许还会与一个朋友见面,他叫郁达夫,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量级人物。其时他已躲到新加坡,在一份华文报纸做编辑。战争不需要小说。他懂日语,但恨日本人。徐悲鸿来办赈灾画展,他连篇累牍地写文章捧场,称悲鸿的名字“已经与世界各国的大画师共垂宇宙”。因此我想,他们的见面应该有着共同的话题。他们或许会选一家能做江南菜的酒楼。这里不会有绍兴的黄酒,达夫是酒仙,身上有名士气,喝酒若喝不痛快,他会用富阳话骂娘;悲鸿则不善饮,但他会不断替达夫斟酒。他们说得最多的当然是国事,他们对局势的分析都不乐观。日本人已经嚣张得要与全世界为敌。悲鸿却还要在东南亚走下去,他还要去印度见泰戈尔。他还要继续用他的一千多幅画去宣传抗日、赈济灾民。而达夫恐怕在新加坡也呆不下去了,谁不知道他是个有抗日倾向的大文豪呢?
⑥天色渐渐晚了,马六甲的风也是烤炉般的热。我终于登上全城最高的圣保罗山,这里有一座圣地亚哥城堡的废墟,据说是古老的阿法摩萨城的最后遗迹。就像中国的圆明圆一样,这里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了。我想,当年徐悲鸿和郁达夫也许就在这里道别。看见了吗,那里就是苏门答腊岛。导游指着不远的马六甲海峡对岸的一处岛屿说。我心里一紧,那影影绰绰的所在,就是郁达夫最后的蒙难之地。在抗战胜利的前夜,他被日军杀害了。徐悲鸿得到消息,难过得久久不能言语。马六甲竟是他们的永诀之城。
⑦夜幕降临的时候,我要离开这里去吉隆坡了。万家灯火的马六甲并没有依依惜别的意思。但我还是有感觉。我相信这里的许多条街巷里有悲鸿的脚印,相信一些油漆剥落的门楣或樟木箱里深藏着与悲鸿有关的故事,那是一定的。那些老故事就像老酒,一百年两百年后,依然会弥漫着芬芳。
(文章有删节)
分析第②段和第④段段首景物描写的作用。
赏析第④段的画线句。
作者在马六甲小城寻访徐悲鸿的遗迹,为什么要写郁达夫?
文中为什么要把想象中徐悲鸿和郁达夫道别的地方安排在圣保罗山上圣地亚哥城堡的废墟上?
作者反复说他对马六甲小城“有感觉”?结合文章主旨进行分析。

来源:2015届浙江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尚德缓刑书(节选)
(汉)路温舒
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 乱,而孝文为太宗。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文帝永思至 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
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汉国,披肝胆,决大计,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 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 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 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 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
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故古人有言:“山薮臧 疾,川泽纳污,瑾瑜匿恶,国君含诟。”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 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注】:汉昭帝逝世后,昌邑王刘贺刚继位就被废黜,宣帝开始登上皇位。路温舒趁这个时机上书。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桓、文扶兴坏 微:微小的国家
B.而立之 援:推举
C.绝者不可复属:嘱托
D.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 唯:希望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太平未洽 待圣人出而投缳道路
B.天下归仁激于义而死者也
C.然后宗庙安 思垂空文自见
D.太平之风可兴于世 于其身也,耻师焉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善于用史实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文章第一自然段叙说孝文帝继位以后能深谋远虑,以仁德治理天下,尊重贤人关怀百姓,社会安定,论证“尚德缓刑”之必要性,体现了文章论证有力的特点。
B.选文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狱吏。汉承袭秦朝这一弊政,必须改革。选文除了对狱政黑暗、用刑酷烈的现象进行痛斥外,还对造成冤狱的刑讯逼供展开具体描写,并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
C.当时“治狱之吏”都“以刻为明”,是当时朝廷倡导的结果。朝廷利用权势,大搞思想箝制、舆论一律,使执法“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造成死亡无数。
D.作者继承了古代开明政治家反对“防民之口”的优良传统,提出“除诽谤以招切言”,劝谏国君要不计较臣民们的“谤言”,才能招来他们至切之言。

用“/ ”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正 言 者 谓 之 诽 谤 遏 过 者 谓 之 妖 言 故 盛 服 先 王 不 用 于 世 忠 良 切 言 皆 郁 于 胸 誉 谀 之 声 日 满 于 耳 虚 美 熏 心 实 祸 蔽 塞 此 乃 秦 之 所 以 亡 天 下 也
把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
⑵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

来源:2015届浙江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永遇乐
(宋)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注】:①燕子楼:唐徐州尚书张建封在宅邸所筑小楼。②黄楼:徐州东门上的大楼,苏轼徐州知州
时建造。
词的上阙主要运用了               两种表现手法。
全词表达的思想情感比较复杂,请联系全词简要赏析。

来源:2015届浙江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认为,一个人实现他的目标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志”      、和        。
根据王安石的这段话,结合你的求学和生活经历,在上述三者中选择你认为对实现理想具有最重要意义的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5届浙江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季氏将伐颛臾》)  
②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③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            。独上高楼,          。(晏殊《蝶恋花》)  
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书愤》)

来源:2015届浙江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欠着
乞丐:“能不能给我一百块钱?”
路人:“我只有八十块钱。”
乞丐:“那你就欠我二十块钱吧!”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准角度立意,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来源:2015届浙江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