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木(nè)劣(zhuō)碑(tiè)不边际(zhuó)
B.肪(zhǐ)除(tī)弹(xiàn)按不住(nà)
C.茶(qī)刻(qǐng)量(zhì)次(dǎng)
D.商(bù)风景(shā)一糊涂(tà)渭分明(jīng)
来源:2015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切磋出奇制胜精兵减政嘉言懿行
B.舶来品挖墙脚亭亭玉立平心而论
C.亲合力两全其美真知灼见要言不繁
D.大姆指仗义执言椎心泣血惩前毖后
来源:2015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对于市场巨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相比于发达国家,订单可能更好拿,但生意不一定好做。不是遭反对党的_____,就是签好的项目一变再变。
②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首先是______的中国。
③数位四川政界人士还称,杨建华“贿选案”其严重程度“堪比甚至超过”2013年____的湖南省衡阳市人大代表贿选案。

A.干预法制爆发 B.干预法治爆发
C.干涉法制暴发 D.干涉法治暴发
来源:2015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根据规定,彩票公益金专项用于社会福利、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但记者调查发现,巨额的公益金去向却扑朔迷离
B.诚然,“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名利之心人皆有之,原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如何对待名利。
C.在两极的冰盖上居然还有生物生长,真是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D.在信任严重缺失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助已危如累卵,不堪一击。
来源:2015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一些国家援引“死刑不引渡”的原则,拒绝引渡,因此,引渡这些官员,我国需要做出不对被请求引渡人判死刑。
B.记者咨询多位业内人士,得知目前路条的价格大约在0.3—0.5元每瓦之间,而一个光伏电站每瓦的建成成本目前也只有大约7元每瓦。
C.中国法学会银行法研究会会长王卫国表示,银监会应公开各银行换芯工本费的成本核算,让消费者了解钱花在哪里,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
D.大学教授是民国期间一个非常体面的职业,当然,说这个职业体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经济原因。
来源:2015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正如郭沫若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可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美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所谓‘乐’者,乐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但它以音乐为其代表,是毫无问题的。”
可见《乐记》所总结提出的便不只是音乐理论而已,而是以音乐为代表关于整个艺术领域的美学思想,把音乐以及各种艺术与官能(“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和情感(“乐从中出”,“夫民有好恶之情而无喜怒之应,则乱”)紧相联系,认为“乐近于仁,义近于理”,“乐统同,礼辨异”,清楚指明了艺术——审美不同于理智制度等外在规范的内在情感特性,但这种情感感染和陶冶又是与现实社会生活和政治状态紧相关联的,“其善民心,其移风易俗易”。
正因为重视的不是认识模式而是情感感受,于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从“阴阳”(以及后代的有无、形神、虚实等),“和同”到气势、韵味,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规律和原则大都是功能性的。它们作为矛盾结构,强调得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作为反映,强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作为效果,强调得更多的是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营智慧以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作为形象,强调得更多的是情感性的优美(“阴柔”)和壮美(“阳刚”),而不是宿命的恐惧或悲剧性的崇高。所有这些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和”原则和艺术特征,都无不可以追溯到先秦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先秦各派的共同倾向。名家搞逻辑,法家倡刑名,都表现出这一点。其中,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大和影响深远的,除儒学外,要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道家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作用。
还要从孔子开始。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互相补充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庄子尽管避弃现世,却并不否定生命,而对自然生命抱着珍贵爱惜的态度,这使他的泛神论的哲学思想和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充满了感情的光辉,恰恰可以补充、加深儒家,而与儒家一致。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和补充者。
(李泽厚《美的历程》)
下列对于“乐”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所谓乐是以音乐为其代表,包括诗歌、舞蹈、绘画、雕镂、建筑和仪仗、田猎、肴馔等内容的美学思想。
B.所谓乐就是,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使人快乐的东西。
C.《乐记》所总结提出的不是音乐理论,而是以音乐为代表关于整个艺术领域的美学思想,把音乐以及各种艺术与官能和情感紧相联系。
D.“其善民心,其移风易俗易”表明了“乐”与现实社会生活和政治状态紧相联系的。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中国美学与中国哲学思想一致,重视的不是认识模式,而是情感感受。
B.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味,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规律和原则大都是功能性的。
C.作为反映,强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
D.中国古典美学无论在矛盾结构方面还是在反映、效果、形象方面,表现出的“中和”原则可以追溯到先秦理性精神。

下列表述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儒家作为道家的补充和对立面,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B.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的无神论,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
C.儒家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道家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两者是相互对立的。
D.道家的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都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
来源:2015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李顺,字德正,赵郡平棘人也。顺博涉经史,有才策,知名于世。始光初,从征蠕蠕。以筹略之功,拜后军将军。
世祖将讨赫连昌,谓崔浩曰:“朕前北征,李顺献策数事,实合经略大谋。今欲使总摄前驱之事,卿以为何如?”浩对曰:“顺智足周务,实如圣旨。但臣与之婚姻,深知其行,其性果而不慎于去就,不可专委。”世祖乃止。初浩弟娶顺妹,又以弟子娶顺女,虽二门婚媾,而浩颇轻顺,顺又弗之伏也。由是潜相猜忌,故浩毁之。及克统万,世祖赐诸将珍宝杂物,顺固辞,唯取书数千卷。世祖善之。至京论功,以顺为给事黄门侍郎,赐奴婢十五户,帛千匹。又从击赫连定于平凉。三秦平,迁散骑常侍,进爵为侯,加征虏将军,迁四部尚书,甚见宠待。崔浩恶之。
顺凡使凉州十有二返,世祖称其能。而蒙逊数与顺游宴,颇有悖慢之言,恐顺东还泄之朝廷,寻以金宝纳顺怀中,故蒙逊罪衅得不闻彻。浩知之,密言于世祖,世祖未之信。太延三年,顺复使凉州,及还,世祖曰:“昔与卿密图,期之无远。但以顷年东伐,末遑西顾,荏苒之间,遂及于此。今和龙既平,三方无事,比缮甲治兵,指营河右,扫荡万里,今其时也。卿往复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当克以不?”顺对曰:“臣畴日所启,私谓如然。但民劳既久,未获宁息,不可频动,以增劳悴。愿待他年。”世祖从之。五年,议征凉州,顺议以凉州乏水草,不宜远征。与崔浩庭诤。浩固执为宜征。世祖从浩议。及至姑臧,甚丰水草。世祖与恭宗书以言其事,颇衔顺。后谓浩曰:“卿昔所言,今果验矣。”浩曰:“臣之所言,虚实皆如此类。”初,蒙逊有西域沙门昙无谶,微有方术。世祖召顺令蒙逊送之京邑。顺受蒙逊金,听其杀之。世祖克凉州后,闻而嫌顺。凉土既平,诏顺差次群臣,赐以爵位。顺颇受纳,品第不平。凉州人徐桀发其事。浩又毁之,云:“顺昔受牧犍父子重赂,每言凉州无水草,不可行师。及陛下至姑臧,水草丰足。其诈如此,几误国事。不忠若是,反言臣谗之于陛下。”世祖大怒,真君三年遂刑顺于城西。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是相猜忌潜:私下
B.未西顾遑:空闲
C.比甲治兵缮:保养
D.颇顺衔:怀恨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又弟子娶顺②顺议凉州乏水草
B.①诈如此②孰能讥之乎
C.①顺又弗伏也②蚓无爪牙
D.①真君三年遂刑顺城西②知名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顺得到世祖宠待的一组是
①李顺献策数事,实合经略大谋
②今欲使总摄前驱之事
③迁散骑常侍,进爵为侯,加征虏将军,迁四部尚书
④顺固辞,唯取书数千卷
⑤浩知之,密言于世祖,世祖未之信
⑥卿昔所言,今果验矣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顺喜欢读书,有才能与谋略,跟从世祖四处征战,多次得到封赏,十二次出使凉州,对凉州的地理情况了如指掌,然最终因贪贿枉法丧身。
B.世祖征讨赫连昌时,想让李顺总领前锋人马,因为崔浩的反对而作罢,从此李顺与崔浩两人私下里相互猜忌,崔浩经常在世祖面前诋毁李顺。
C.世祖派尚书李顺出使凉州,经常向李顺了解凉州的情况,寻找时机要灭掉凉州。但李顺贪财,被凉州重金收买,他怕受贿之事暴露,以凉州“乏水草”为由,极力反对进攻凉州。
D.在是否征讨凉州的问题上,崔浩力主西征,世祖最终采纳崔浩的意见,亲自率兵攻打凉州,很快攻下了凉州的都城,他见凉州水草丰盛,方知李顺说的都是假话。

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臣与之婚姻,深知其行,其性果而不慎于去就,不可专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民劳既久,未获宁息,不可频动,以增劳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顺颇受纳,品第不平,凉州人徐桀发其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宫怨 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诗歌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的后两联分别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并简要分析这两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
(6)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来源:2015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因此,即使是曾经一度使我们难以承受的痛苦磨难,也不会是完全没有价值的。
②假如没有黑夜,我们便看不到闪亮的星辰。
③因此,当困难与挫折到来,应平静地面对、乐观地处理。
④光明使我们看见许多东西,也使我们看不见许多东西。
⑤它可使我们的意志更坚定,思想、人格更成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修辞一致,句式一致。
例句: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本报讯(记者李新玲) “百名院士进校园活动很好,但是我们与你们面对面交流,不是教给你们知识,因为时间很短,而是要传播给你们一些科学精神和方法。中科院王启明院士在开始发言前,先对坐在台下的中学生讲了几句心里话。
日前,北京市东城区2014年中小学生科技节开幕,同时启动了“百名院士进校园”活动,向来自中科院的王梓坤,中国工程院的金国藩、戚发轫等多名院士颁发了“少科院名誉导师”证书,随后8名院士在50中学和东直门中学与中学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百名院士进校园”活动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支持东城区建设少科院的第一步,“大院带小院”、“大手牵小手”,双方将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课题研究、举办学生科技讲堂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合作。

来源:2015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答 谢
宋 志 军
老憨什么时候也忘不了县长到他家里来慰问的那一刻。
那是去年春节来临的前几天,当时正是老憨日子最难过的时候。那一年对于老憨来说,真算是多灾多难,儿子在外打工时出了事故,不仅把挣来的钱花了个一干二净,还落了一屁股外债,最后还把一条腿丢了,拄着个拐杖回到家里。老伴也害了一场大病,在医院里躺了三个月后,终于在春节快要来到时撒手西去,撇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县长要到他家慰问的时候,老憨正对着妻子的遗像和床上的儿子发愁,不知道这年关要怎么熬过去。要知道他的家里是一块钱也难以找到,该办的年货更是一点也没有着落呢。
谢天谢地就在这个时候县长来慰问他了,跟着来的还有乡里村里的干部,还有电视台的记者,好几辆小车满满地停在老憨门前的土路上,一大群人跟着县长进到老憨的家里,其实老憨并不认识县长,但他头一天晚上就接到村长的通知,所以一大早就在家里等着。
但老憨还是被当时的阵势吓了一跳,他没有想到随同县长来的有这么多人。老憨一时间认不出哪位才是县长,就傻傻地在那站着,心里又惶恐,嘴里说不出一句话来。好不容易想起了村长昨天教他的两句话,就忙不迭地说着:“谢谢县长!谢谢政府!”他低着头,听见县长用很洪亮的声音对他说:“老乡啊,你家的困难乡里村里都和我说了,党和政府很关心你啊。今天我代表党和政府来看望你,给你带来了过年的东西,还有500元钱,你还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和政府反应啊,我们不会忘记一家困难户的。”老憨听着县长的话,心里感到一阵温暖,眼眶里不觉就潮湿起来。
老憨不知道,县长慰问他的事当天就在县里新闻中播出了,县长的话一句不漏地传到全县,感动了很多人。当然老憨也上电视了,他那包含泪水的眼睛还成了特写镜头。
县长的慰问给老憨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动力,过了不久儿子打工的工地也赔了一笔钱,老憨和瘸腿的儿子用这笔钱盖了两个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当年就有了好收入。老憨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他心里有个愿望也一天天强烈起来,他相信自己的这一切都离不开县长当初的那次慰问,他要把自家的新鲜蔬菜送给县长品尝一下,表达一下感激之情。
眼看今年的春节又要到了,老憨的心愿也越来越迫切,这一天一大早,他和儿子就到大棚里摘了满满一大筐新鲜蔬菜。老憨带上这些蔬菜,开上三轮车就到县城去了。来到县政府,老憨看到县政府的大楼是那么壮观,心里就又有点发怵。他胆怯地来到大门口,吞吞吐吐地告诉门卫他要找县长,却被门卫拦下了。门卫怎么也不相信他是来感谢县长的,快到年底了,这一段上访的群众多,说不定老憨也是来上访的,只不过是骗他们说是来看县长。一旦放他进去,一定会给他们惹出大麻烦来,所以就坚决拒绝他进门,还警告他如果再不离开就通知乡里把他领回去。老憨兴冲冲地来看县长,却不料碰了一鼻子灰,心里特别堵得慌,可又无可奈何,只好怏怏地回到家里,好几天别不过劲来。
可老憨终归是不死心,他觉得县长这么爱老百姓,如果知道了门卫不让他进门的事,一定会狠狠地批评他们。他如今又多了一件心事,不仅要去看望县长,见了县长还要告上门卫一状,诉诉心里的委屈。有了这样的想法,过了几天他又到县政府去了。
这次意外地门卫没有再拦他,但是看他的眼神都有点怪怪的。老憨也没有多想,轻易地就到了县政府办公楼前。当他进楼里正想问问县长在哪里办公时,却看见县长正被一左一右两个人扶着往外走,县长的表情很沮丧,全然不似去年春节慰问他的时候那样。老憨虽然觉得有点奇怪,但也顾不上那么多,他见一次县长多么不容易呀,无论如何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于是老憨大着胆子迎上前去,拦着县长说:“县长,我是你去年春节慰问的老憨啊,俺一直记着你对我的好呢。今年家里的日子好过了,我把自家种蔬菜给你送一些来,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对你说一声谢谢啊。”他说完这些话就把菜篮子往县长手里递。县长先是完全陌生地看着她,听他说完后,县长分别看了一下左右的两人,突然羞愧地低下头,在他们的扶持下快步向外走去
老憨愣愣地站在那里,他当然不会知道县长此时因为涉嫌重大违纪违法。正被市纪委的同志带去“双规”,要交代自己的问题。老憨也不会知道,县长早已把他忘得一干二净,根本不晓得他是谁呢。
可怜的老憨站在那里,口里还在喃喃地自言自语:“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是想来看看他,当面向他说声谢谢呢。”
(选自2014年5月26日《羊城晚报》)
阅读小说全文,简要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
小说中的“老憨”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文中画线语句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
本文虽然不是正面来写领导慰问困难群众之事,但是也从侧面肯定了这事的积极意义。对此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慰问之积极意义的看法。

来源:2015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老师是全国优秀班主任,原来在贫困山区任教,他常常教育学生说:“你们要有吃苦精神,全身心投入学习,努力考上好的大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挣钱养家,让家人过上幸福生活。”他的学生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就按他说的去做,他的好多学生因此考上了名牌大学,成就了一番事业。
后来,王老师调到省城一所中学任教。班上有一名同学学习很不认真,成绩很差,自己也想好好学习,但是就是学不下去,为此十分苦恼。王老师就找他谈心。
王老师:“你没有吃苦精神,不努力学习,将来怎么考上好的大学?”
学生:“我为什么要考上好的大学?”
王老师:“将来找份好的工作呀!”
学生:“我为什么要找份好的工作?”
王老师:“能够挣到较多的钱,让家人过幸福生活呀!”
学生:“我家有三台车、四套房,有我两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
王老师一脸无奈,学生一脸茫然。
……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哪些联想和感受?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立立意,自拟标题;但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来源:2015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