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次氯酸钠(NaClO)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漂白的作用,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 B.+2 | C.+5 | D.-1 |
物质名称(或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胆矾—CuSO4 | B.熟石灰—CaO | C.碳酸钠—Na2CO3 | D.干冰—H2O |
关于分子、原子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微粒 |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
C.给篮球打气时气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体积变小 |
D.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大 |
对以下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
锅炉烧煤时用鼓风机将煤粉吹起,形成沸腾状燃烧。其目的是
A.可以使煤成为绿色燃料 |
B.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如二氧化硫等) |
C.可以降低煤的着火点 |
D.能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 |
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一定发光放热 |
B.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
C.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
D.液氧和氧气是同一种物质,所以均为无色 |
有关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氧气作火箭的燃料 | B.氦、氩气作焊接切割金属时保护气 |
C.用胆矾检验水 | D.生石灰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
“尾气催化转换器”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
B.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
C.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D.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个数不变 |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 |
Cu |
在空气中灼烧 |
B |
CaCl2 |
CaCO3 |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
C |
N2 |
O2 |
通过灼热的炭 |
D |
H2O |
Ca(OH)2 |
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再过滤 |
有一瓶30%的某溶液,倒出其四分之三的体积后,再加水到原来的质量,然后再倒出一半体积,所剩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3.75% | B.7.5% | C.11.25% | D.22.5% |
某气体可能由H2、CO2、CO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粉末变成蓝色;④最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对该气体成分推断合理的是
A.一定含有H2、CO和CO2 |
B.一定含有CO、H2,一定不含CO2 |
C.一定含有CO,一定不含H2和CO2 |
D.一定含有CO,一定不含CO2,可能含有H2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将一定量红磷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
B.电解水 |
C.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 |
D.氢气还原一定量氧化铜 |
从H、C、O和Al四种元素中,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⑴ 。
②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 ⑵ 。
③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⑶ 。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⑷ 。
乙烯(化学式为C2H4)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同时还是基本的化工原料。试回答:
①乙烯中含有 ⑸ 种元素。
②乙烯的摩尔质量为 ⑹ 。
③14克乙烯中含氢原子的个数约为 ⑺ 。
水和水溶液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①在天然水净化处理中,加活性炭的作用是 ⑻ ,很多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替代氯气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工业上用Cl2和NaClO2来制取二氧化氯(ClO2),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⑼: Cl2+ NaClO2→ 2NaCl+ ClO2。
②我们用“电解水”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两个探究实验来证明水的组成元素。依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Ⅰ.上述探究水的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⑽ 。
Ⅱ.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⑾ ,检验正极上气体的方法是 ⑿ 。
Ⅲ.上图步骤③中集气瓶里观察到的现象是 ⒀ 。
下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①图中 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气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影响变化相似。
②t1℃时,25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物质⒂克。
③t3℃时,取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小的是 ⒃ 物质。
④现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浓溶液,可用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 ⒄ 物质。
⑤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⒅ 。
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
B.t2℃时,甲、乙物质溶解度相等,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
C.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液分别升温(溶剂不蒸发),丙物质溶液浓度可能发生改变 |
D.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是甲物质 |
A、B、C、D是本学期学习的常见物质,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其它反应物和部分产物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A是一种式量为100的难溶性的含有钙元素的白色固体,写出A转化为B和C的化学方程式:⒆,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⒇ 。
②若D是黑色粉末,则A物质的化学式为 (21) 。
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现取12克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70克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反应中水分蒸发忽略),测得烧杯中的剩余物的质量为78.7克。试计算:
①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 ⑴ 摩尔。
②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为 ⑵。(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根据装置图回答。
Ⅰ.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⑶ ,仪器b的名称⑷ 。
Ⅱ.在图中若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品加热制取甲烷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⑸ ;装置B 和C都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⑹ ;装置B和C相比,B装置的优点是 ⑺ 。
Ⅲ.以下收集装置中能用于收集氧气的是 ⑻ 。
Ⅳ.以下具有启普发生器功能的简易气体发生装置是⑼。
某兴趣小组用木炭还原氧化铜制取铜。该小组对生成的气体提出了质疑,根据碳与氧气反应后产物可能是CO2和CO,联想到碳与氧化铜反应是否有可能会产生CO。基于上述思考,为探究产物中气体的组成,设计如下实验:
Ⅰ.请写出A装置试管中的化学方程式: ⑽ 。
Ⅱ.装置B、D中盛放的足量的试剂名称及作用是 ⑾ 。
Ⅲ.若在 ⑿ 的现象,说明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
Ⅳ.当装置B中的石灰水里不再冒气泡时,反应停止,待A装置中试管冷却后倒出残留的固体物,固体残留物中一定含有铜,可能还含有物质有 ⒀ 。(用化学式表示)
Ⅴ.兴趣小组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应生成CO和 Cu;
原因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还可能产生CO的反应: ⒁ 。